“特異功能”熱潮初興,
胡耀邦指示“不要宣傳”
1979年3月《四川日報》刊發一篇“耳朵認字”的報道,說四川一名叫唐雨的12孩子能用耳朵辨認字。報道受到時任四川省委書記楊超的支持,很快傳遍全國,一時間,“耳朵認字”“腋下認字”等“超自然現象”在媒體上粉墨登場。
當時中科院的簡報記載:“現在,除四川的唐雨外,北京、湖南、湖北、四川、安徽、河北、遼寧等省市又相繼推薦了17名所謂能用耳、鼻、手、腳、胃認字的青少年。其中大多是由地、縣科委或黨委正式來函報告的。”
“耳朵事件”還驚動了高層,時任中宣部部長的胡耀邦曾在中科院工作過,他看到這期簡報,并作了“不要宣傳”的批示。
錢學森力挺“特異功能”
本來上層定調之后,這股特異功能熱潮應會日漸退卻的,但意想不到的是,局勢開始逆轉。1980年2月4日至10日,“第一次人體特異功能科學討論會”在上海召開,會議的結論是:“耳朵認字這種人體特異功能的真實性現已為公眾所證認。”
這是一次標準的科學會議,與會者都是來自各地科研所,其與官方中特異功能支持者有著千絲萬縷關系。作為這次會議的舉辦者《自然雜志》背后有時任國防科委科技委副主任的錢學森和主任張震寰支持。“上海會議”后的1980年6月,錢學森赴上海訪問了《自然雜志》,表示了自己對特異功能研究的支持。
“人體特異功能”剛開始被作為研究對象的時候,很多人反對,而且對于“人體特異功能”現象也存在非常大的爭議,所以,錢學森就提出了“人體科學”這樣一個概念。錢學森曾經談到:“因為這個特異功能,人家反對的很多,有的人要打棍子扣帽子,所以我就把它換了一個詞,不叫特異功能,叫人體科學,委婉一點。”
有錢學森的支持。
胡耀邦也不得不讓步
胡耀邦當時已當選為中共中央主席,其態度依然非常鮮明,認為應該堅守“不是我們的科研方向和不介紹、不宣傳”兩道關。此即時人所熟知的關于“特異功能”的“不宣傳、不介紹、不批判”的“三不”政策。
為此,錢學森于1982年5月5日給中宣部副部長郁文寫了一封名為《以黨性保證人體特異功能是真的》的短信,表示了對特異功能的支持。
這封信被推到胡耀邦手中。對錢學森的信,胡耀邦作了如下批示:“這不是我們的科研方向,在科學上還沒有充分證實之前,報刊上不宣傳,不介紹,也不批評,這兩者我看是穩妥的,公正的,要堅決這么辦。但可以允許極少數人繼續研究這個問題,也允許他們辦一個小型的定期的研究情況匯編,發給對這方面有興趣的科學工作者閱讀和繼續探討。”
很顯然,胡耀邦的態度有所軟化(一個值得特別提出的背景是:當年高級老干部群體中,相信特異功能和氣功者大有人在,錢學森的“證詞”給了他們相當大的鼓舞,這個群體反過來也可能對胡耀邦造成相當的壓力)。
此后,反對者就基本上沒有再進行批判,支持者以“研究”的名義進行宣傳的活動卻沒有停止,《自然雜志》繼續大量刊登“研究”“人體特異功能”的文章。從此,“人體科學”與“氣功熱”更加一發而不可收,風靡全國。
(鐵冠摘自騰訊網,圖/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