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前,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今天,劉曉慶身體力行地為此論斷做出補充:保養要趁活著時就充分展開。這樣說,并非僅對她所創造的天山童姥式的臉部奇跡作出比喻,年近花甲仍可以拍幾張豆蔻的照片出來,無論對當今的整形醫學、化妝術,乃至圖片后期處理技術來說,都不算什么難事。我所說的,是指那種不被歲月擊垮、不被痛苦折磨、不被厄運湮沒的精神,事實上,不僅未被擊垮、折磨和湮沒,她反而越挫越勇。
你看她在網上自曝的那幾張像女高中生一般緊實、陽光、活力四射的照片,笑得就像這57年來,發生在她身上的所有事情都好得不能再好似的。
可事實是,將命運多舛這個詞放在她身上并不過分。至少有兩件事,在她的一生里都算得上走麥城。一是在她拍完《火燒圓明園》和《垂簾聽政》后達到事業巔峰,卻毫不顧忌地介入青年男演員陳國軍的家庭,引發群唾;再就是逃稅入獄一年多,幾乎令她身敗名裂。
劉曉慶擁有一顆極其罕見的拼命三郎式的偽裝成自尊乃至自傲的虛榮心,無論處于如何惡劣的逆境中,都裝也要裝出一副喜不自勝的優越感來。這是性格使然。就算墊底也要做出第一名的樣子,令劉曉慶在娛樂圈里獨樹一幟,一見到她,各色圈內人就算不掩鼻而去,亦敬而遠之,這種孤立顯然對其伺機反撲、翻身做主的人生理想不利,卻也從相當程度上,為她落草為寇、占山為王奠定了客觀基礎。
一定程度上,她不僅站在整個娛樂圈的對立面,甚至站在整個社會的對立面。
在她談到陳國軍因她離婚時她所承受的輿論壓力時,說“我向社會宣戰”。那是1982年,27歲的劉曉慶如此闡述了她對婚姻和第三者的態度:“對我來說,沒有結過婚的男人都是些愣頭青,想要有男朋友只有在結了婚的男人中間找。但沒有人為我去離婚,離婚太復雜了。他們害怕在這相當于死路一條的離婚大戰中失去聲譽,失去前途,失去一切,然后再失去我。”
30年過去了,據說當今世界的觀念更多元,更開放,也有不少喜歡當眾炫耀叛逆的年輕女演員,那么,你能從中找出一位敢這么說的嗎?
劉曉慶所自詡的女強人跟波伏娃所幻想的女權主義者背道而馳,無論在事業上,還是在兩性關系上,劉曉慶一直在努力的,不是戰勝男人,而是成為男人。往極端里說,劉曉慶不是企圖跟男人平等,而是致力于將尼采所說的那句“去女人那里時,別忘記帶上鞭子”改為“去男人那里時,別忘記帶上鞭子”,男人對她來說無非玩偶、臺階和某種符號而已,就跟男權社會里女人對男人而言那樣。
直截了當說,陳國軍、阿峰,乃至頗有沙文主義之風的姜文,都是劉曉慶某段人生中的小跟班。
關于目前這場新人年紀加起來已超過130歲的婚姻,即劉曉慶與年紀有71歲的香港商人王曉玉的婚姻,一些浪漫的人說,作為劉曉慶的腦殘粉,在追求了她這么多年之后,這位風燭殘年的王曉玉盡管抱得歸的美人已度過了更年期,但總算是給了自己的人生和情感一個交代。如同劉曉慶永遠呈給我們的是不老仙子和極樂人間一般,就讓我們與她篤信這一切吧。為什么不呢?
(大泥摘自騰訊娛樂2013年9月3日,圖/狼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