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對國內外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被當作市場競爭主體的企業要想站穩腳跟,就必須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要求,堅持把降低成本、提高質量納入到企業的戰略核心之中,不斷完善企業的管理模式,發現企業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時進行改善,從而保證企業的低投入和高產出。本文基于目前的企業現狀和管理模式,首先介紹了企業成本的內在含義,比較傳統與現代兩種企業成本理念的不同,同時說明降低成本的經濟意義,然后分析我國企業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和現象,最后針對相應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介紹降低企業成本、增加利潤的幾點有效措施。
【關鍵詞】降低成本 企業管理 問題 有效措施
目前, 大部分企業的經濟效益相對較差, 開支困難, 由人為和非人為因素共同造成的企業成本居高不下的現狀也正困擾著許多企業。與此同時,成本的經濟內涵也正經歷著由傳統到現代的過渡,如何降低成本也是企業管理者一直思考的問題。此外,企業采取有效的措施減少企業成本,是增加利潤的關鍵所在。在某種程度上說,降低成本與利潤的增加是成正比的,因此,企業管理者應將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的著重點放在降低成本這一環節上,并將如何降低成本作為核心問題進行研究。
一、 企業成本的重要含義
(一)成本的經濟內涵
成本管理的基礎是成本概念,所以研究成本概念對于成本管理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在成本管理中,有這樣一個原則“不同的對象使用不同的成本”,即成本含義是隨著它所服務的管理目標而變化的。例如,管理會計,又稱作內部會計,會根據不同的目的分配不同的成本,其將成本的內涵進行了擴展,認為只有按支出的目來認識成本,才能從本質上理解成本的真正內涵。
(二)傳統成本觀念與現代傳統觀念的比較
國內外研究成本的學者曾經明確指出,傳統的成本理念具有局限性與片面性,無法完全涵蓋成本真正的經濟內涵,具體表現如下:傳統的成本概念主要用于產品的生產過程,只關注產品的成本,其觀點是“成本是生產過程中勞動耗費的貨幣表現”,然而現代企業的經營不再只包括生產過程,還涉及到產品的設計、銷售和售后服務,其成本同時還包括一些無法進行預測的變動成本,所以,面對一體化的經濟服務系統,企業有必要轉變陳舊的成本觀念,關注市場的變化趨勢,準確界定成本觀念。
(三)降低成本的經濟意義
首先,降低成本是提高市場競爭力的有力保障。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國際環境下,大多數企業將降低成本作為擊敗競爭對手的重要手段。成本的高低,通常直接決定著企業的效益,其作用不可小覷。其次,降低成本是增加企業利潤的關鍵因素。如果成本控制得當,企業的利潤就能翻倍增長,企業的資金流動就能暢通無阻,不僅可以改善員工的福利待遇,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減少人才流失,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而且企業可以進行擴大再生產,獲得更多的利潤,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系統。 最后,降低成本是節約資源的重要措施。根據生產的需求,準確計算出所需物料的份額,然后控制物料消耗在一定的范圍之內,以節約資源,有效遏制鋪張浪費。
二、企業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普遍問題與現象
(一) 陳舊落后的成本管理方式與理念制約企業發展
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安易、用友、管家婆等會計軟件也在高速發展,但一些企業的管理方式卻陳舊落后,仍然采用手工做賬,致使成本管理人員無法及時提供成本信息。許多企業受傳統成本管理理念的影響,依舊片面地用節約的方式來降低成本,未能正確應用成本效益原則,這種狹隘的以成本論成本的觀念嚴重制約著企業的發展。此外,許多企業將成本管理的認識局限于企業內部,單方面認為只能從生產過程中減少成本,沒有從整體上思考成本的管理,同樣制約著企業的發展。
(二)成本管理人員素質缺乏,導致成本數據失真
成本管理人員綜合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成本管理組織的工作效率,而完善的成本管理組織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順利經行的必要條件。 一方面,成本管理人員不具備先進的成本管理理論知識,無法及時更新成本數據,影響工作效率。同時,不能及時發現成本數據中的錯誤,導致成本數據失真;另一方面,部分成本管理人員因個人利益胡亂篡改成本,惡意調整數據,使成本數據嚴重失去其真實性,最終導致企業虛盈實虧的局面,其后果不堪設想。
(三)對成本管理的認識淺薄,致使成本管理效率低下
成本管理的關鍵在于提高企業內部各個階層職工的素質。成本的管理涉及到各個階層的人員和管理。目前,企業各級成本管理人員對自己的責任不明確,致使各部門的成本管理者之間無法默契配合,也不能協調工作。除了成本管理者對自己的分工不明確之外,企業職工對成本管理的認識也存在著偏差,誤認為成本和效益只與企業領導和成本管理者有關,廣大職工缺乏成本控制意識,缺乏控制成本的積極性,致使能源無法得到充分利用,材料大量浪費,無形中增加了物料的成本,使企業成本管理工作難于順利進行。應該讓企業的所有員工參與到成本管理的工作當中,充分調動全體職工的積極性,與成本管理人員相互監督,共同執行,防止資源浪費,從而減小成本管理的力度。
三、降低企業成本的有效措施
(一)利用現代化手段,改善成本管理模式
企業要想在信息時代獲取更全面準確的信息,有必要調整陳舊的管理模式,建立其屬于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統,使各個部門及時更新數據資料,優化施工工序,準確計算收入支出,并密切關注國內外的市場的最新動態,準確把握市場價格,確保采購進底價優質的原材料,從而降低成本。與此同時,學習國外經驗,引進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例如,作業本成本法,它不僅協調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合理安排各項流程,使不必要的成本開支被避免,部分作業流程得到改善或被撤銷,從而獲得成本優勢,而且可以利用價值理論對企業的流程進行優化,協調企業內部與外部的關系,從使企業的外部成本得到最大限度地降低。
(二)改變落后的管理理念,建立全方位的成本管理制度
要想降低企業成本,需要仔細考察企業成本的發生過程和各個環節,并制定出詳細的成本管理方法以及成本責任管理制度,然后將成本管理分配給具體的員工,并采用責、權、利相結合的方式,使員工參與到成本管理當中,建立全方位的管理制度。并轉變傳統的成本管理方式,不再只關注產品的生產,使成本管理形成一個包括采購、設計、生產、營銷和售后服務在內的完整體系。
(三)建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保障成本信息的準確性
成本管理人員是保證成本信息準確可靠的關鍵因素,企業應建立良好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使成本費用的各項支出被精確及時地反應出來。同時,開展講座,提高成本管理者的職業素養;進行培訓,普及成本管理的相關知識;調查市場,反饋成本信息,使成本信息高效地為企業的整體決策服務。
綜上所述,在現代化的市場經濟環境之下,企業成本的高低對企業未來的發展具有深遠而重要的意義。降低企業成本不僅需要企業領導做出正確的決策,更需要企業上下各個員工的積極參與配合,不斷學習現代化手段,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使企業的管理模式煥然一新,主動了解企業的成本管理制度,摒棄陳舊的管理理念,并堅守自己的崗位,嚴格遵循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保證成本信息準確無誤的被應用于企業的決策當中,使企業的利潤得到最大提高。
參考文獻
[1]趙克勤.略論我國企業成本管理[J].經濟問題,2005(07).
[2]徐傳國.論目前我國企業成本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半月),;2008(05).
[3]肖超盛.我國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商業經濟,2010(23).
[4]張利平.淺談降低企業成本的有效途徑[J].山西建筑,2009(08).
(編輯:唐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