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營改增被認為是繼2009年增值稅轉型改革后的又一次重要的結構性減稅改革,上海經過一年的改革,各個行業對此改革的反應也各有不同。本文通過對增值稅的政策解讀,現實意義及通過對交通運輸業稅負、利潤的變化分析,來顯示營改增的社會經濟效應。
【關鍵詞】營改增 稅負 交通運輸業
一、營改增試點方案政策解讀
中國目前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關鍵,經濟發展的方式正在從農業變為第三產業尤其是服務業進行調整,這對調整國家經濟結構以及提高國家綜合實力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因此稅制改革已成為調整經濟結構的必經之路。基于上述原因,2012年1月1日上海作為首個試點地區啟動“營改增”改革,即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將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范圍,由上海市分批擴大至北京、天津、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廣東、廈門以及深圳等10個省(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并于2013年繼續擴大試點地區,選擇部分行業在全國范圍試點。目前從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發布的《營業稅改增值稅試點方案》來看,有以下幾個點:
1.營改增試點目前是集中于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等生產性服務業進行改革。交通運輸業包括陸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和管道運輸。
2.在現行增值稅17%標準稅率和13%低稅率基礎上,新增加了11%和6%兩檔低稅率。租賃有形動產等適用17%稅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適用11%稅率,其他部分現代服務業適用6%稅率。并規定服務貿易進口在國內環節征收增值稅,出口實行零稅率或免稅制度。
3.試點期間,原歸屬試點地區的營業稅收入,在改征增值稅后收入仍歸屬試點地區。同時,原國家給予試點行業的營業稅優惠政策仍延續,但是能通過營改增解決重復納稅問題的予以取消。
二、營改增對稅制改革的重大意義
首先,營改增避免了重復計稅。由于增值稅與營業稅并行,破壞了增值稅的抵扣鏈條,影響了增值稅不重復征稅、具有中性稅收的特征。若要發揮其中性特點,前提之一就是增值稅的征稅范圍應該盡可能寬廣。而在我國現行的稅制中,增值稅征收范圍較為狹窄,這是導致流轉型增值稅的抵扣鏈條被打斷,中性特征發揮不出來的原因。
其次,營改增有利于服務行業專業化、外包化。由于增值稅把第三產業排除在征稅范圍外,營業稅又是多環節、不可抵扣的全額征稅稅種,這就使企業考慮自身稅負成本而傾向全面發展的模式,及自行提供所需服務而非外購服務,由此導致服務行業的生產內部化,給服務業和制造業帶來雙向的損失。
最后,營改增使得出口實行零稅率或免稅制度,這是又一重大意義。我國是出口大國,但是由于營業稅的存在且沒有出口退稅,因此出口產品價格提高,不利于國際競爭。
三、營改增給交通運輸業帶來的問題
(一)小規模納稅人
小規模納稅人由于會計制度不健全,不能按規定報送有關稅務資料,因此適用于簡易納稅辦法,稅率為3%且不得抵扣進項稅。這樣來看,稅率雖然沒變,但是減少了營業稅。因此可以說,營改增降低了小規模納稅人的稅負,同時試點納稅人和原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也因進項稅額抵扣范圍擴大而降低。
(二)一般納稅人
由上表可以看出,營改增后,一般納稅人物流企業的稅負不僅與應稅的銷售額相關,還與成本中可抵扣的成本有關。當可抵扣成本占收入比重越高,稅負就越低;反之,一般納稅人的稅負就越高。
一般納稅人在營改增中的常見問題:
1.發票取得難,稅收抵扣難。由于一些不正規的企業開不出增值稅發票,交通運輸業中主要成本項目油料費用和維修費用基本都是普通發票,不能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由此使得虛開發票的幾率增加。
2.人力成本等不能抵扣的問題。比如物流企業成本構成,一般油費約占30%、過路過橋費約40%、人力成本約30%,而這當中人力成本、房屋租金、路橋費等不能抵扣,這也使得可抵扣比重過低而稅基過高,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稅負。
3.購進的運輸設備等固定資產較少,大多為以前年度購入的,不能產生增值稅進項稅額。
4.營改增后稅率由3%猛增到11%,稅率上升過快,導致企業初期負擔較重。
四、解決辦法
1.擴大進項稅可抵扣范圍。交通運輸業中勞務費用,維修費用,及折舊費用等都可列入可抵扣范圍。
2.加大政府補貼。上海專門設立了營改增試點政策專項資金,用于扶持在改革中稅負過重的企業,但這只是暫時性的解決辦法。根本解決辦法還應該是設計出使得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稅率。
3.增強行業鏈條的完整性,使其環環相扣。這樣不僅減少了重復征稅,解決了抵扣難的問題并且有效的制止了假發票的產生。
4.制定出更為嚴格的以票控稅方法。
五、思考與總結
在新形勢下,營改增不僅符合國際慣例,而且是深化我國稅制改革的必經道路。可以預見,在以上海為試點施行營改增將大大促進服務業物流業等試點行業的改革與發展,并有利于企業針對稅制進行自身成本的縮減,服務質量的專業化,同時也可以給百姓帶來了更大的實惠,減少了大眾為企業承擔的稅負。
參考文獻
[1]中國會計師協會編.稅法[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
[2]賈康.為什么要“營改增”[J].上海國資,2011(01).
[3]周艷.淺議“營改增”對物流企業的影響[J].財會研究,2012(18).
[4]夏相如,金其森.芻議增值稅、營業稅兩稅合一[J] .經濟師,2010(05).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