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企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占據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但大部分小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相對落后,本文針對目前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諸多問題,提出提升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確保小企業健康經營、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小企業 財務管理 對策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我們國家中小企業發展非常迅速,數量巨大,據有關資料統計,目前以個人獨資企業等形式的企業大概有1100萬家,占我國全部注冊企業數的90%以上,絕大部分是小企業,已經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小企業大多數自己出資,自己經營,一方面表現為企業決策靈活及時,經營目標明確和強烈的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優勢;另一方面表現為公司在經營上缺乏有力的外部監督,資金使用隨意性大,企業管理水平相對落后,平均壽命過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這些小企業隱藏著巨大的經營風險,優勝劣汰成為擺在企業生存和發展面前的嚴峻考驗,如果不及時改善管理水平,特別是財務管理,則很可能會走向衰敗。如何提升小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則是企業管理中的難點和重點。下面用筆者遇到的小企業甲企業為例,揭示小型企業普遍存在的財務管理現象及問題,從而有針對性的提出提升小企業財務管理的措施和對策。
一、甲企業財務管理混亂的現象
甲企業2009年3月設立工貿為一體的有限公司,租用車間及倉庫從事機械配件加工及鋼材貿易,企業注冊資本500萬元,兩個股東各出資50%,企業固定員工17人。甲企業規模不大、管理落后、抗風險能力差、企業內部組織機構不健全。2011年銷售額5000多萬元,其中:配件加工銷售1200多萬元、鋼材批發貿易銷售2800多萬元。該企業會計、出納由兩個股東各派一人,會計從應屆畢業生招聘,未獨立從事過財務,經驗不多;出納另一股東妹妹擔任,未取得會計從業資格。經查看甲企業2011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有關憑證及賬簿發現:資產負債表期末庫存現金、應收賬款、應付賬款、庫存商品余額為負數;總賬與明細賬不符、銀行日記賬與銀行對賬單余額不等、沒有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賬務處理中存在無原始憑證即編制記賬憑證情況;缺乏相應的授權審批;空白支票與印鑒均由出納保管;無庫存商品明細賬及盤點表;固定資產及折舊沒有明細核算;經企業客戶詢證發現,往來賬賬面余額與實際不符,銷售人員挪用貨款。
二、甲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甲企業財務管理不完善是比較典型的、通過分析,該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財務管理基礎工作薄弱
1.表現在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上。該企業財務人員實踐經驗欠缺,賬賬相符、賬證相符、賬實相符這是會計記賬起碼的要求,但在甲企業卻看到總賬與明細賬不符,存貨期末余額為負數,這顯然不符合常理。經過詢問和查賬發現,負數的存貨是由于在月末結轉銷貨成本時一律按銷售收入的90%結轉,另外,固定資產折舊按原值總額5%計提折舊且未明細核算,沒有按照會計制度的規定進行賬務處理。
2.表現在會計核算上。企業經理更多地關注于業務的拓展和銷售業績好壞,而忽略了對企業內部自身管理的完善和提高,特別在會計控制上投入不足,沒有制定統一會計規范,會計基礎工作薄弱,會計行為不規范,編制資產負債表直接按總賬科目余額填列,造成應收賬款、應付賬款項目期末為負數,會計信息嚴重失真。
3.表現在財物管理上。企業為了節約人力成本,讓一個員工身兼數職,造成分工不明,職責不清。企業財物管理混亂。物資的采購、驗收、入庫、保管各個環節缺乏監控,造成財產不實,賬實不符。
(二)內控制度缺失
1.財務管理制度體系缺失
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就是實行權責明確、相互制衡的內部牽制制度。由于甲企業沒有建立財務管理制度,未制定日常經營的各項規定、管理辦法等,所以無法對企業日常財務活動進行規范和約束,企業的財務管理是未加約束、缺少監督的松散管理,沒有授權審批制度。
對采購的管理過于放松,沒有審批和監督,多數付款先于購貨發票,購貨發票拖延時間較長,導致企業在與供貨商的談判中處于被動,同時這也是導致企業增值稅稅負率較高的原因之一。
2.缺乏相應的授權審批
在對甲企業的財務檢查中發現,企業的付款、報銷、采購等均沒有經過必要的授權審批過程,付款隨意,采購由采購人員自行決定,缺少什么就購入什么,甚至由于人為損壞、管理不當造成丟失的采購也無人監控,造成企業成本增加。
3.不相容崗位未加分離
經濟業務由一人承辦又缺乏制約的情況。公司股東借入資金未存入公司賬戶,存入出納個人卡,結果出現期末庫存現金負數,經核實出納挪用資金3萬多元。企業銷售人員與收款人員為一體,雖然銷售人員對客戶熟悉有利于應收賬款催收,但違背了企業會計制度中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的規定,給銷售人員挪用貨款舞弊制造了機會。
(三)重銷售業務、輕財務管理
該企業管理模式是所有權與經營權的高度統一,這種模式勢必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負面影響。從企業的年銷售額可以看出,將注意力集中在企業業務發展上,忽視了企業的內部管理,尤其是財務管理。隨著企業發展,當管理者意識到財務管理存在問題時,卻不知問題產生的根源是什么,如何解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企業管理者并不是財務專業人員,不清楚財務運行和內部控制,不能對各個控制點實施有效的監督。
(四)投資決策缺乏科學性
公司追求短期投資目標,總是希望盡快收回投資,缺乏理性的分析與評估,無法對風險做到足夠的認識和鑒別,造成盲目投資。2010年5月與他人合作投資200萬元的項目,未得礦山開采許可證,結果被政府勒令禁止探礦、采礦。從而進一步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
三、解決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小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既有宏觀經濟環境因素又有自身因素造成的。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小型微型企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財稅金融扶持政策,解決小企業經營壓力大、成本上升、融資困難。但自身因素造成管理觀念落后、管理模式僵化、內控制度缺失等問題,從以下幾方面途徑解決。
(一)更新財務管理理念、提升財務管理水平
財務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的管理工作,財務管理工作的好壞直接反映了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在財務管理已取代生產管理成為企業管理核心的今天,小企業應重視財務預算管理、營運資金管理以及財務控制等,從大局把握企業的經營狀況,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層次。一是要確立“以人為本”的財務管理觀念,舍棄任人唯親的陳舊觀念,要引進一批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同時,要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全面提升企業員工對財務管理制度的認知度。要取得員工對內部財務管理的理解和支持,切實發揮企業員工在財務管理實施過程中的作用和主觀能動性,實施民主式和參與式的財務管理模式。
(二)加強制度建設、完善財務管理體系
制度問題是一個帶有根本性的問題。在創業初期,由于主客觀條件不成熟,企業管理者過分依賴情感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實施的是一種感性而非理性管理,削弱了企業的“制度意識”,企業大多缺乏完整的管理制度。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沒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是很難保證企業的長期發展。企業必須拋棄創業初期憑經驗進行管理的模式,建立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以及能夠相互制衡和約束的權利分配和決策機制。由于企業不同、具體情況也不同、在制度建設上、企業應當認真分析自身特點、如組織結構、治理層管理理念、財務管理目標、人員狀況等、為企業打造適合自己的財務管理制度、從各方面規范企業內部的財務運行,還應當針對具體的工作和業務制定具體工作規范、流程、如現金管理和使用規范、銀行賬戶管理辦法、費用報銷流程及標準等。此外,還應當看到企業制度的建設是長期的、發展的、不是靜止不變的,制度建設應當專人負責、全員參與,并具備自我完善機制,根據企業日常經營活動和發生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完善制度體系。
(三)強化會計基礎工作,提高會計核算水平
會計核算作為一門管理科學,而且是一門硬科學,它有一套嚴格的確認、記量、記錄與報告程序與方法,會計是用價值的方式來記錄企業經營過程、反映經營得失、報告經營成果,會計的審核和計算只有在業務發生后才能進行,因此會計核算都是事后反映,其依據國家的統一會計制度,會計政策、會計估計也是大家所熟知的“企業會計準則”、“小企業會計制度”等進行分類整理。作為管理科學一個分支,他有一整套的國際通行的方法和制度,包括記賬方法、會計科目、會計假設及國家制定的會計準則、制度、法規、條例等,這些東西為整個會計核算提供了較多的規范,目的是要得出一本“真賬”,結論具有合法性、公允性,一貫性,相對來講結論是“死的”,不同的人對相同的會計業務進行核算,在所有重大方面不應存在大的出入,當然除有意做假賬外。
(四)企業要苦練內功、強化資金管理、加強財務控制
1.提高認識,把強化資金管理作為推行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內容,對任何企業來說,資金的運用與管理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資金于企業而言優如人們身上血液,沒有、多了、少了、流動快了、流動慢了、不動了、帶病了,都有可能使企業完蛋,作為企業的價值管理的財務部門,其重要職能包含資金的籌集、調度與監管,簡單地說就是把企業的“錢”管好。
2.加強財產控制。建立健全財產物資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在物資采購、領用、銷售及樣品管理上建立規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維護安全。對財產的管理與記錄必須分開,以形成有力的內部牽制,決不能把資產管理、記錄、檢查核對等交由一個人來做。定期檢查盤點財產,督促管理人員和記錄人員保持警戒而不至于疏忽。
3.加強對存貨和應收賬款的管理。近年來,很多小型企業陷入經營流動資金緊缺的困境,加強存貨及應收賬款管理是重要的解困措施。加強存貨管理,盡可能壓縮過時的庫存物資,避免資金呆滯,并以科學的方法來確保存貨資金的最佳結構。加強應收賬款管理,對賒銷客戶的信用進行調研評定,定期核對應收賬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辦法,嚴格控制賬齡。對死賬、呆賬,要在取得確鑿證據后,進行妥善的會計處理。
(五)科學進行投資決策、防范投資風險
投資決策是小企業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對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正確進行投資決策,努力降低投資風險,規范項目投資程序。小企業應采取以下投資方式:一是為盡快收回投資,多采用中短期投資。因為長期投資雖然有較高的回報率,但其投資規模大,不確定因素多,所以投資風險也大。二是揚長避短,多采用對內投資方式。三是在對外投資中應以直接投資為主。
(六)加強財會隊伍建設,提高企業全員的管理素質
要解決好小企業會計賬目不清,信息失真,財務管理混亂等問題,有的小企業設置賬外賬,弄虛作假,造成虛盈實虧或虛虧實盈的假象。究其原因,一是企業財務基礎薄弱,會計人員素質不高,又受制于領導,無法行使自己的監督權;二是企業領導的法制觀念淡薄,忽視財務制度、財經紀律的嚴肅性和強制性。為要解決好上述問題,必須加強財會隊伍建設,會計人員要持證上崗,2013年1月1日實行《小企業會計制度》對會計人員應進行專門培訓,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增強財會人員的監督意識。加強全員素質教育,首先從企業領導做起,不斷提高全員法律意識,增強法制觀念。只有依靠企業全員上下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改善企業管理狀況,搞好財務管理,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
(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