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對區域物流與區域經濟的關系進行詳細論述的基礎上,對中原經濟區域物流與區域關系進行了探討,同時對中原經濟區物流產業的發展做出了的研究與思考。
【關鍵詞】區域物流 區域經濟 中原經濟區
一、區域物流與區域經濟之間的關系
區域物流和區域經濟這兩者之間具有著很大的相關性,作為區域經濟構成部分的區域物流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其在提升流通領域與生產領域的經濟效益以及運作效益和提高區域經濟競爭能力、改善企業生產方面和生產布局方面發揮著明顯的作用。而作為區域物流發展源動力的區域經濟的發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在決定和制約著區域物流的發展。
一方面區域物流是區域經濟發展的產物,區域經濟的發展對區域物流所產生的影響不僅體現在經濟增長帶來物流發展需求,物流需求能夠促進區域物流增長方面,同時也體現在區域經濟對區域物流本身的發展水平具有著較大的制約性,經濟的增長會增加區域內的物流量,而經濟欠發達則區域物流沒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與潛力。首先,區域經濟的發展規模對區域物流的發展規模起著決定性作用。物流產業具有所有服務業都具有的共同點,即它對區域內的生產性產業以及流通性產業具有很大的依賴,所以區域經濟本身的發展規模與區域物流的發展空間成正比。從包括中原經濟區在內的許多地區物流發展來看,區域經濟發達或者區域中的商貿比較活躍,那么物流的發展具有良好的市場與客戶群作為基礎,并具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其次區域經濟層次與水平對區域物流層次與水平發揮著決定性作用。隨著區域經濟的日益發達,其發展必然會要求區域物流具有更高的能力,同時也有能力為區域物流能力的提高提供技術條件以及經濟物質條件,這些內容包括倉儲、通訊、交通等物流發展必須依賴的硬件條件以及物流發展理念、管理技術等能夠保證物流向更高層次和更高水平發展的條件;再次區域經濟的結構對區域物流的結構起著決定性作用。區域經濟的結構以及結構的發展趨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區域物流的結構,尤其是對物流的基礎設施、服務范圍、路線、水平以及類別等產生著明顯的影響,這些影響的產生是物流本身的服務屬性所決定的。作為后發產業的區域物流維系著區域經濟中的各個企業、產業以及部門,并促使他們形成統一的整體。區域內工業和農業的發展帶來了對物流的需求同時為區域物流的發展提供了平臺,所以區域物流的結構在很大程度上由區域經濟的結構所決定;最后區域物流整個系統本身的協同度受到區域經濟的影響。區域物流的系統是在區域經濟合作以及分工的基礎上發展而撐的,在促進區域經濟的一體化發展以及解決區域經濟中存在的沖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區域內貿易和分工的合理會形成大量物流需求,從而推動物流發展。區域間資本的流動、技術的傳播以及勞動力的流動不僅會創造物流需求,同時物流技術也會得到發展。區域間產業的轉移有利于實現區域間的協調和調整,這無疑會給建立與完善區域物流體系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
區域物流和區域經濟的關系不僅體現為區域經濟對區域物流的影響,同時也體現在區域物流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推動方面。首先區域物流能夠有效地降低區域交易成本并推動區域內的經濟發展。物流產業中的合作伙伴需要進行合作和溝通,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搜尋客戶信息的費用,在個性化的物流服務中雙方可以建立良好的信任,這能夠有效地降低違約風險,當雙方出現沖突時,由于合同具有的長期性能夠促使雙方進行協商解決,從而減少因為仲裁和訴訟而產生的不必要費用,所以區域物流發展能夠在社會交易過程中降低交易費用;其次區域物流的發展可以對區域產業起到優化作用。對物流企業的培訓和集中可以通過規模優勢和整體效益的發揮來推動物流向合理化和專業化發展,在此基礎上可以帶來大量的資金流、商業流、技術流以及信息流,并促進旅游、信息業、金融業以及商貿業的發展。相對于技術原始、功能單一、經營分散的儲運業務而言,現代物流屬于高附加值與技術密集型的產業,具有高度化的勞動力、技術結構以及資產結構,而區域物流的發展涉及到基建行業、運輸行業、通訊行業等眾多服務行業,同時也涉及到金融、保險、商務和餐飲等行業,所以區域物流的發展也有利于區域產業向高度化發展并使其結構得到優化;再次區域物流的發展有利于形成區域市場。區域中集中了供應鏈上的許多節點企業,這些節點企業的結合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推動區域市場的發展與形成,同時供應鏈中的節點企業也能夠通過互補優勢來形成區域市場的主體并形成有機整體以促進區域市場的發展與成熟化;最后區域物流的發展有利于形成區域產業集群并提升產業本身競爭力。供應鏈物流模式中的企業從競爭的關系向合作與競爭結合的關系轉變,在整合與協作的前提下,能夠使自身的競爭力加強并提升供應鏈的整體效率以推動產業競爭力的進一步提升。同時區域物流的發展會形成產業的集群,并成為區域經濟中重要的增長點。
二、中原經濟區物流發展對策
中原經濟區包括晉南、河南、冀南、蘇北、魯西、鄂西北以及皖北等七個省與二十八個市。中原經濟區的發展推動了相鄰省經濟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優化,使這些地區中的經濟發展不再受到過大的約束與封閉。從中原區域經濟發展與物流發展來看,只有實現物流與經濟的協調發展與互相支撐才能夠實現中原經濟區的經濟發展戰略目標。中原經濟區通過經濟水平的提高已為物流的發展建立經濟基礎,在此過程中推動中原經濟區的構建將加強各省市之間的經濟交流,而其中物流需求的出現也會成為帶動中原經濟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同時中原經濟區物流的發展能夠優化中原經濟區的經濟增長模式,在推動物流發展的基礎上可以促使中原經濟節約物流成本,提高經濟運行效率與質量并使物流以及經濟都走向集約化道路??傊性洕鷧^中的經濟水平決定著物流的發展水平,而物流的發展能夠對經濟發展起到推動作用,所以發展中原經濟區物流十分重要,在此過程中不僅要認識到中原經濟區物流發展中在勞動力、交通、空間、原材料、能源以及基礎設施方面的優勢,同時要認識到當前中原經濟區在基建投入、物流企業競爭力與規模方面的劣勢,針對這些問題,為了讓中原經濟區物流能夠發揮出推動經濟增長的作用,物流發展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重視基礎設施建設
在基礎設施建設中,中原經濟區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做出努力:一是加大基建投資,通過擴展籌資渠道來為區域物流發展建立物質基礎,物流基建需要的投資較多并且具有較長的回報周期,單純依靠國家投入是難以達到較好效果的,所以在對國家政策性投入進行充分利用的基礎上要積極吸收社會融資、投資以及外資,在統一規劃以及科學管理前提下打破行業限制、行政限制以及區域限制以推動物流基建設施的良好完善;二是開展信息網絡完善工作。當前建設以Internet與EDI技術為核心的信息化物流已經成為了現代化物流發展的重要趨勢,在中原經濟區推動信息化物流的發展需要建立起自動化、信息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在此過程中要對發達地區以及發達國家的經驗和技術進行借鑒,并對中原經濟區物流的實際發展特點做出調查以做到因地制宜,從而保證物流信息的共享以及物流效率的提高。
(二)強調物流人才培養
在物流人才的培養中,首先要構建現代化的物流教育體系,在此過程中,一方面要在物流教育方面加大投入,支持各個省市科研機構、高校與社會物流企業的合作以建立實驗基地與培訓基地。另一方面要鼓勵高校在市場需求下設立供應鏈管理以及物流管理專業,同時物流行業協會有必要發揮作用并領導與倡導物流管理職業教育的全面開展;其次要采用多種方式來進行物流人才的培養,在此過程中可以以社會培訓單位以及院校為依托對物流行業在職人員進行物流管理培訓,特別是要重視物流企業管理人員、經理等對物流發展發揮直接作用的物流人才的培訓工作,通過探索與貫徹職業資格認證制度來完善物流行業中的資格認證,以規范對物流人才的管理。
參考文獻
[1]姜悅學. 現代物流業與區域經濟[J]. 中國物流與采購,2005(19).
[2]唐建民. 區域物流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J]. 中國科技信息,2005(16).
[3]李慶民. 關于區域物流發展有關問題的再認識[J]. 經濟師,2005(10).
[4]姜華,陳功玉. 基于物流的區域經濟競爭力研究[J]. 東南學術,2006 (5).
作者簡介:趙琳(1972-),女,河南鄭州人,經濟學學士,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經濟管理。
( 編輯;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