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作為一種商業化的保險手段,可以通過調節保險費率及風險管理指導,預防和減少環境污染事故的發生,保護生態環境;還可以通過賠償機制及時賠償受害者的損失,保障受害者的權益,創建和諧的社會環境。本文基于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供需不足視角,提出解決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供需不足對策,進而形成我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的框架思路,期待能夠為我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實施提供理論基礎。
【關鍵詞】 環境污染 責任保險 供需不足 制度研究
一、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概念界定
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是以企業發生污染事故對第三者造成損害依法應承擔的賠償責任為標的的保險。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對當今社會建設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其可通過保險費率機制及風險管理指導,促使企業使用環保技術及設備,預防并減少環境污染事故發生,保護生態環境;通過賠償機制及時賠償受害人損失,保障受害人權益,從而創建和諧社會環境。
二、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供需不足的原因及其對策研究
我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在推行中卻出現了供需不足的現象。在需求方面,2008年,作為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的地區,湖南曾確定了環境污染風險較大的化工、有色、鋼鐵等18家企業作為第一批試點。但截至當年10月底,只有3家企業投保環境污染責任險??梢姡覈h境污染責任保險需求明顯不足。在供給方面,截至2008年國內只有幾家保險公司專門做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且大都是區域性的分公司在經營。
(一)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供需不足的原因
基于西方經濟學的理論知識,可知,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供需不足的原因是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供需主體的外部性引起的。需求主體污染企業的生產經營具有外部不經濟性,其私人成本小于社會成本,導致私人活動水平高于社會活動的最優水平。因此在推廣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時,若無外界干預,污染企業為了自身利益一般不會自愿購買此保險,易造成環境污染責任保險需求不足。
供給主體保險公司承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具有外部經濟性,其私人成本大于社會成本,導致私人活動水平低于社會活動的最優水平,進而引起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供給不足。因此,如果沒有外界的支持,如政府提供的財政支持等,保險公司承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外部經濟性易造成此險種供給不足。
(二)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供需不足解決策略
1.相關環保法律法規的頒布和實施
結合國際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法律法規,嘗試指定屬于我國的“環境污染賠償責任法”和“環境污染保險責任法”,明確環境污染事故發生的賠償機制和環境污染保險責任的界定。環境污染方面法律的完善和實施可以促使污染企業為了避免污染事故發生后的巨額賠款,而積極地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改善我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需求不足。
2.政府法制的推動機制
針對當前我國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基于不同污染企業的類型,我國可以通過法律的形式規定污染企業必須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并且保險公司采取以“強制型保險”為主,以“自愿性保險”為輔的經營模式,直接改善我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需求不足。另外,加強政府對經營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保險公司的財政補貼,這樣可以擴大保險公司經營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供給。
3.設立“環境保護稅”等有利于環境保護、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稅制
研究制定“環境報稅”,對污染企業征收環境保護稅,用于對環境的保護和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補貼。相關機構可以將征收的環境保護稅一分為二,一方面用于對經營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保險公司的補貼,另一方面用于環境保護方面的相關基金。這樣既可以促使污染企業積極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又可以提高保險公司經營環境污染保險責任的積極性,改進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產品的研制和供給。
(三)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框架的思考
1.完善環保方面的法律法規
政府通過環保法律法規規定污染環境所造成的損失及防治污染的費用應當由污染者承擔,而不應當轉嫁給國家和社會,即污染者承擔原則。同時應完善相關的法律,使環境污染的處理有法可依。在環保法律法規的壓力下,污染企業的污染行為將受到相應的懲罰。為了規避風險,污染企業可通過支付固定數額的保費向保險公司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將大額的不確定的環境污染賠償支出轉移出去。完善的環保法律體系可刺激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保險需求。
2.研究有利于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財政補貼、“環境保護稅”等財稅機制
完善政府對保險公司經營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補貼機制,提高保險公司經營環境污染保險責任的積極性,擴大保險公司經營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供給;結合污染企業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情況和污染企業的類型,征收不同程度的“環境保護稅”,來提高污染企業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需求。同時政府合理的運用“環境保護稅”,起到保護環境和補貼保險公司的作用。
3.建立強制性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經營模式
目前,我國面臨著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需求不足現象,而且環境污染的程度越來越嚴重。針對這種情況,我國保險公司應該采取以“強制性保險”為主,“自愿性保險”為輔的經營模式,可以直接改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需求不足現象。具體而言,污染嚴重的企業必須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污染輕度的企業可以采取自愿的方式。
另外,還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措施,比如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產品的創新開發、建立專門經營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保險公司和環境保護、救濟方面的基金、完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再保險機制、提高污染企業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的意識等。
參考文獻
[1]張瑞剛,許謹良.我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發展的難點與對策[J].上海保險,2011(12) .
[2]王學冉.國外環境污染賠償責任保險制度設計對我國的啟示[J].上海保險,2012(05) .
作者簡介:王浩(1987),男,漢族,河南駐馬店,研究生,西南財經大學保險學院,研究方向:商業保險與風險管理。
(編輯:龍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