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和畫家,其山水詩畫意境幽美,蘇軾曾贊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后人將他與孟浩然合稱“王孟”,因其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有“詩佛”之譽。
民間流傳著一個“王維買藥結良緣”的故事:王維趕考羈留京城,因病去藥鋪買藥,見抓藥少女美貌聰穎,頓生愛慕之心,有意結識。竊忖之:“美則羨矣,其才若何?待予一試即知。”于是說:“姑娘,小生遺處方于家,但憑記憶,可得為余配藥否?”姑娘笑著說:“但說無妨。”王維說:“一買宴罷客何為。”答道:“宴罷灑酣客‘當歸’。”王維說:“二買黑夜不迷途。”答道:“夜不迷途是‘熟地’。”王維說:“三買艷陽牡丹妹。”答道:“牡丹花妹‘芍藥’紅。”王維說:“四買赴征萬里路。”答道:“萬里戍疆有‘遠志’。”……王維說:“十買青藤纏古樹。”答道:“青藤纏樹是‘寄生’。”王維心生敬意,連聲贊賞,道謝而去。后來,他得中進士,乃往聘姑娘,喜結良緣。
最令人稱奇的,當屬王維給秦觀治病。一個是唐代詩人,一個是宋代詞家,如何橫跨了幾百年的光陰呢?秦觀在河南汝陽任職時,由于處理政事勞累過度,加上脾胃不調,出現了厭食、胸悶、惡心、腹脹等癥狀,雖請了當地名醫診治,吃了無數湯藥,仍未好轉。這天,秦觀的一位朋友送來一幅古畫,對他說:“你是勞神過度所致,這是王維的《輞川圖》,你只要每天凝神細觀就能痊愈。”秦觀聽了不以為然,但打開畫一看,見畫中山青林秀,筆墨酣暢,充滿大家之氣,心想能否治病不要緊,這樣的名畫誰不想看?此后,秦觀每天用心觀賞,細細揣摩,他想象自己進入畫中,清風陣陣,鳥語聲聲,頓感神清氣爽。過了一些時日,秦觀感覺胸膈寬松,胃口大開,腹脹惡心也消失,又重現了往日風采。
秦觀有感于“詩佛”的“搭救之恩”,特地寫了一幅《摩詰輞川圖跋》,敘述這件令人稱奇的事情。后來,秦觀的老師蘇軾聽聞此事,更是寫下了“因病得閑殊不惡,安心是藥更無方”的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