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光纜線路建設規模的日益擴大,如何有效提高光纜通信的可靠性,并減少通信傳輸網絡中故障的發生,已然成為了當前光纜通信傳輸網絡維護工作的重點課題。本文結合工作實際,為保證光纜通信網絡的信息傳遞質量,主要就光纜通信傳輸網絡維護系統的設計與實現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光纜通信維護系統設計實現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光纜通信已然成為了我國通信傳輸網絡和國民經濟信息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公眾電話網、增值網以及數字傳輸網等各種網絡的基礎。在現代化光纜通信網絡中,應加強對網絡維護系統的設計與開發,以進一步提升故障處理的能力和故障處理的時效性,確保實現光纜通信網絡工作的可靠性。
一、光纜通信傳輸網絡維護系統設計
1、設計基本目標。當前,光纜通信傳輸網絡存在線路施工點多、人為破壞多、設備更新換代較快以及技術指標不一等多種問題。在進行光纜通信傳輸網絡維護系統的設計時,基本目標主要為以下幾點:維護系統能有效保證光纜通信網絡及設備的良好運行及信息傳輸的質量;維護系統能有效預防和監測故障的發生情況;當出現故障問題時,維護系統能對故障進行及時的解決,保證故障處理的時效性。
2、設計相關指標。光纜通信傳輸網絡維護系統的相關設計指標主要包括了日常維護指標、線路設備維護指標以及修復能力指標這幾個方面。日常維護指標包括了通過線路巡回檢查線路附近是否存在危及光纜線路安全的異常情況、清除光纜線路上方堆放的腐蝕性物質或易燃易爆物品、對挖掘和受沖刷路段線路進行及時加固和檢修,以及線路的季節性維護和故障搶修準備工作等等。線路設備維護指標則主要包括了對直埋光纜、架空光纜、管道和管道光纜以及局內光纜的維護標準要求。光纜修復能力指標主要指光纜通信網絡的修復時限,即從光纜線路因故障或障礙引發的信息阻斷開始,通過搶修、代通等維護行動到恢復業務時刻的時間,一般要求光纜線路(包括地埋、架空、管道,不含水線和海纜)故障修復時限應低于6小時,光纜線路障礙修復時限應低于24小時。
3、系統功能模塊設計。對光纜通信傳輸網絡維護系統的功能模塊進行分類,主要可分為基礎管理、日常維護支撐管理、技術維護支撐管理、障礙指標計算管理和自動告警系統管理這五個方面的模塊內容:(1)基礎管理模塊主要包括了對系統儀器、儀表及機具這幾個方面維護硬件標準的設計內容;(2)日常維護支撐管理模塊通過對架空線路、直埋線路、管道線路、局內線路及巡檢系統的設計,以顯示光纜通信網絡的日常維護管理情況;(3)技術維護支撐管理模塊通過對光纜網絡日常工作的實際情況進行監測和考核,以負責對光纜網絡在技術指標和數據信息上的管理;(4)障礙指標計算管理模塊主要對光纜通信網絡在障礙指標的完成情況和障礙搶修工作這兩個部分的內容進行管理;(5)自動告警系統管理模塊通過對光纜網絡提供統一完整的綜合告警和性能查詢功能,以及時準確的提供網絡在配置、性能以及告警方面的數據,以便于及時分析和排障。
二、光纜通信傳輸網絡維護系統的實現
維護系統是一個綜合管理系統的概括,包括了對光纜通信傳輸網絡的配置、性能、告警、調度流程、物理資源以及報表等多方面的管理,以提供統一完整的性能查詢和綜合告警的功能,通過準確及時的提供故障或障礙數據,并進行智能的告警相關分析與故障定位,從而有效提供光纜網絡的運行維護水平,實現高質量精品通信網絡的建設。
基礎管理模塊可以提供通信網絡硬件設施的添加、修改、刪除和批量命令功能,實現對不同屬性值進行多種條件的組合查詢;日常維護支撐管理模塊則能顯示了光纜日常管理信息,實現分頁顯示,并通過下拉列表事件實現按條件查詢信息;技術維護支撐管理模塊和障礙指標技術管理模塊根據光纜網絡不同屬性值,實現對多種條件下光纜網絡信息數據的查詢、管理和計算;自動告警系統管理模塊通過對所有光纜線路網絡在點設施上的電子登記,并清晰的顯示在電子地圖上,實現對信息變化上的及時掌握,以更好的完成網絡技術支撐工作。
三、總結
光纜通信傳輸網絡維護系統的設計與實現,不僅改變了過去光纜通信網絡維護工作任務重、項目繁多的情況,而且極大提高了光纜網絡在障礙處理和通信保障方面的能力,保證了網絡故障的維修時效。為此,我們應進一步加強對維護系統在設計與實現方面的研究與探討,以逐步完善和提高維護系統的技術水平,保證光纜通信網絡工作的可靠與安全。
參考文獻
[1]陳如青.導致光纜通信效率降低的因素及處理[J].國外通信工程,2010(25).
[2]楊永林.分析通信工程采取系統維護方案的意義[J].復旦大學學報,2010(16).
[3]胡先志,劉澤恒等.光纖光纜工程測試[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