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利縣城鄉規劃局 黑龍江 154500)
【摘 要】城市生態環境的建設是當前城市規劃的重要環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環保意識的加深,生態城市的規劃與建設勢在必行。但是在實際城市規劃過程中,由于工作人員存在諸多誤區,導致生態城市建設顯得非常鼓勵,綠化城市呈現“斑塊”分布。本文就生態城市建設中規劃與綠化問題進行研究。
【關鍵詞】生態城市 規劃和綠化 功能和作用
引言
自上個世紀80年代起,我國城市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城市化進程逐漸加快,然而由于沒有將綠色空間、生態環境融入到城市建設中,導致了城市資源消耗極大,使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直接威脅到人們的身心健康。如今,在可持續發展的指引下,國家已加大生態城市的建設力度,也就是在城市發展過程中與自然環境、生態環境完美的結合,加強城市綠化規劃的建設,即全面考慮城市衛生、市政、環境等事業。
建設生態城市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建設生態城市的最終目的也就是建設一個節能環保、和諧文明、宜居的城市,其建設的內容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加強城市生態環境的建設;二是全面提高科學技術水平;三是調整與優化城市的產業結構。城市綠化規劃是建設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下文首先分析了城市規劃與城市綠化之間的關系,其次闡述了城市規劃與城市綠化的功能,最后對城市建設中綠化規劃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取合理的措施來建設生態城市,以供大家參考。
一、城市規劃與城市綠化之間的聯系
城市是評價國家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當地文化的展現方式,這足以說明城市規劃的重要性。為了構建一個和諧文明、穩定完整的城市生態系統,就需要合理的對城市進行規劃,而綠化規劃則是城市規劃的重要環節,它具有改善生態環境、緩解城市壓力、調節氣候的作用,通過城市綠化規劃能夠為市民提供一個良好而又舒適的生活環境。生態城市的建設是以先進的科學技術、自然與人文環境為一體的建設模式,在其規劃過程中,主要取決于當地的自然資源以及生態系統,也就是說,城市規劃與城市綠化存在密切的關系。首先,在生態城市規劃過程中,我們需要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來優化城市的產業結構,改變經濟的增長方式;其次,需要合理的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維持生態協同,從而保證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
二、城市規劃和城市綠化的功能
從我國人類發展史上看,我們的祖先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不斷認識自然、了解自然、征服自然,我們將這種發展至今,卻發現城市建設與生態環境無法同步發展。所以要想實現人、自然、社會和諧統一的發展,就需要在城市規劃中摻入自然、綠化的理念,提升城市綠化、生態的服務功能,將城市中的廢舊物合理的循環利用,從而有效的提高城市的社會經濟效益以及生態效益、環境效益。
綠化是城市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通過對生態資源的充分利用、人為綠化工程來建設一個和諧文明的城市,從而提高城市的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城市綠化的功能有:1)凈化功能。綠化植物是城市綠化的必要條件,通過綠化植物可以將城市中的有毒氣體與灰塵全部吸收,并且還能夠有效的隔離噪音污染;2)防護功能。眾所周知,植物具有防風固沙的效果,在城市中通過植物可以有效地隔離城市中的風沙,保持水土;3)降溫增濕功能。綠化植物具有防輻射的效果,并與外界空氣向平衡,增加濕度,提高城市的空氣質量;4)景觀功能。在城市中建設園林或者植物能夠為城市增添光彩,展現出當地城市的文化、品味等;5)社會、經濟效益。通過良好的綠化規劃能夠提升人們的品味,增強他們的認同感與幸福感,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資源資源的利用壓力。
三、生態城市建設中規劃和綠化存在的問題
雖然城市規劃與綠化在生態建設中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其中主要包括:1)城市中既有建筑非常多,要在此基礎上進行綠化規劃,顯然可規劃的面積不足,無法形成完勝的生態系統。2)當一個城市綠化建設成功之后,很多城市紛紛以此為借鑒,在城市建設中不具有個性化,綠化形式極為單一。3)在綠化規劃之前,規劃部門并沒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規劃體系,只是憑借理想的方案進行建設,顯得非常凌亂。4)城市居民的綠化意識依舊淺薄,當綠化規劃完成之后并不懂得愛護,反而帶來了負面影響。5)由于生態建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是由于資金不足,規劃部門無法正常實施生態城市的建設。6)由于缺乏專業的管理人才,規劃部門只是注重城市綠化的建設,而忽視的后期的養護與管理。
四、生態城市綠化規劃的原則
(1)增加綠地面積。在進行城市建筑規劃同時要配套留出綠地空間,是建筑和植物構成點、線、面的立體綠化系統。
(2)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滿足人們對環境的要求和觀賞需求,維系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3)合理利用城市水體,豐富植物多樣性,構建完整的、穩定的城市生態系統。
(4)堅持節約型、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在城市綠化建設中,在能達到同等效益的植被選擇上,選擇那些經濟、美觀、實用、節約的植物。
(5)科學的原則。植被的選種、種植和養護都應該嚴格遵照一定的科學方法進行,例如:選擇的植被應該符合當地的生態條件,種植時候科學的做好挖穴、施肥、填土、包裝等工作,養護時候,注意澆水、病蟲害的防治、修剪形狀等。
(6)整體性原則。整個城市的綠化應該作為一個整體統一統籌,使整個城市的綠化有延續性、拓展性和伸展性。
五、優化生態城市建設的措施
(1)城市建設用地和綠化用地要合理規劃。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相關法律、法規規劃城市綠化建設用地,使綠色氣息縈繞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2)綠地植物種植多樣化、合理化。綠地樹種配置布局要合理、因地制宜,采取多種植物混合綠化模式,對城市建筑的屋頂、陽臺、墻體、天臺采取立體化綠化。
(3)加強城市綠化教育宣傳和法制建設,提升市民護綠、愛綠意識。通過各種媒介宣傳城市綠地的重要性,讓市民明確自身在生態城市建設中的責任和義務,同時對一些嚴重破壞城市綠化的行為給予法律的制裁。
(4)培養專業的城市綠化人才。對城市綠化規劃做到科學合理,例如:公園綠地多采用效仿自然或依托自然構建綠化;道路綠化多以喬木為主,再配以草坪,這樣既能夠滿足視覺效果,又可以遮陰;沿河綠化應該以水生植物為主,滿足休閑、觀賞需要;居民區綠地植物的選擇應該與建筑相協調;防護林綠地多以喬木為主,是城市綠地一個重要補充;風景園林用地盡量保持原貌,減少人工痕跡的干預,維持它的多樣性和穩定性。
六、結語
生態城市建設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做好城市綠化規劃以及綠化后期的養護,為生態城市建設的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保證。在建設過程中,需要每一位市民積極配合和主動參與,共建和諧、健康、穩定、舒適的生態城市。
【參考文獻】
[1]周強,李倩.城市公共綠地景觀設計與環境保護的辯證關系[J].城鎮規劃與發展,2009(6).
[2]C.A.DoxiadiS.Ecology and EkiStics.E1ek Books Ltd.,2007,P3.
[3]封新茹.城市綠化要走節約型可持續發展之路[J],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