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普蘭店市市政園林工程有限公司 遼寧)
【摘要】建筑是城市建設中的重要部分,做好建筑設計工作對整個城市規劃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對建筑設計如何與城市規劃相協調進行簡要探討。
【關鍵詞】建筑設計 城市規劃
1.引言
城市是由一個個建筑組成的。城市要想可持續發展,必須要進行規劃設計,因此城市規劃與建筑設計的關系就顯得十分微妙。如何處理好二者的關系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就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如何協調發展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2. 建筑設計應服從城市規劃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人口的不斷增長,因而城市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 ,而城市以空間與環境利用為基礎,由建筑、綠化、道路、水系、人文風景等共同組成的服務于人的空間地域系統。人在任何時候都在領會城市,城市提供給人們的各方面感受便是城市空間,我們對城市空間進行分析及設計,使人活動的區域空間和各區域空間之間的關系協調,就是城市規劃。而城市規劃是動態地解決和協調各類建筑之間的聯系、建筑群的整體形象 ,以生態的、可持續的觀點延續城市的歷史,展望城市的未來,因此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城市規劃對城市的有序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建筑作為城市構成的基礎要素之一又必須服從于城市內容,他們之間在空間上是點與面的關系,好的建筑如同凝固的音樂,是城市的靈魂,但建筑也不能脫離城市環境,必須與城市環境相融合,因此建筑設計與城市規劃同等重要。建筑師在設計單體或群體建筑時,必須考慮建筑的大環境和開發地盤紅線內的小環境問題。在新的市場環境下,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建筑設計也得到了長足發展。在建筑創作繁榮的同時,也存在著令人擔憂的問題,在快速發展中,建筑師在建筑創作時對人文的關注、對環境的關注顯然不夠,存在著一味追求“新、奇、特”而不考慮建筑物所處的環境問題。如北京的長安街,雖然每棟建筑單體都采用了中國最好的設計院和最優秀的建筑師的作品,而且在建筑造價上也毫不吝嗇,就其藝術價值本身而言,仍然是業界人士批判的焦點,究其原因,主要不在于建筑本身造型,而在于對周圍環境的忽視,以及強烈的個體表現欲所造成的整體不和諧;再如希臘的愛琴海上有一座叫伊特拉的小島,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尤其是攝影家和畫家,被稱為“藝術家之島”,整座島上布滿了十分簡單的希臘式的民居,連警察局、醫院、飯店都化整為零 ,成為民居式建筑尺度。幾百年來,島上的居民始終恪守一個規則,就是所有建筑均不超過三層,所有外墻均為白色,這種熱愛自然、相互協調的觀點,已經形成了一種設計理念。可見,在城市規劃設計的指導下,注重周圍環境的協調,即使是最簡單的建筑設計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3.建筑設計與場地設計應協調
建筑設計不僅僅是對單個建筑物體的設計,還牽涉到場地設計問題。場地設計是為滿足一個建設項目的要求 ,在基地現狀條件和相關的法規、規范基礎上,組織場地中各組成要素 (建筑、交通系統、室外活動設施、綠化景園設施、工程系統)之間關系的設計活動。其根本目的是通過設計使場地中各要素和諧,其中,建筑物是場地設計中的核心內容,與其它要素能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分析如下:
(1)從工作內容上看。場地設計即是整個建筑設計中除建筑物單體的詳細設計外所有的設計活動,一般包括建筑物、交通設施、綠化景園設施、場地豎向、工程設施等的總體安排以及交通設施 (道路、廣場、停車場等)、綠化景園設施 (綠化、景園小品等 )、場地豎向與工程設施(工程管線 )的詳細設計。
(2)從建設流程來看。實際建設流程中,一般首先是業主確定一個建設項目,并取得了相應的用地 ,然后再委托建筑師來設計,建筑師是在業主所提出的設計任務和基地條件的基礎上開始工作的。設計者在進行具體的設計前要做細化和完善設計任務的工作,包括項目的組成內容 ,并對這些內容的規模、形式等一些有關問題做出較為明確的認定,同時要與業主協商,以取得一致的意見。
4.場地設計應服從城市規劃
城市規劃對場地設計的要求 ①體現在城市總體規劃對于城市用地的發展方向和布局結構的控制上;②體現在控制性詳細規劃中。因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要求是具體性的,對場地設計有更直接的影響,場地設計對控制性詳細規劃之中的土地使用和建筑布置等各項細則必須做出恰當的切實反應。這些要求一般包括:“對用地性質和用地范圍的控制,對于容積率、建筑覆蓋率、綠化覆蓋率、建筑高度、建筑后退紅線距離等方面的控制,以及對交通入口的方位規定等”。它們會對場地設計尤其是布局形態的確定構成決定性影響,分析如下:
(1)對用地性質的規劃。具體建設項目的選址上,控制性詳細規劃限定這一項目只能在某一允許區域內選擇基地地塊;對用地進行開發的場地設計,控制性詳細規劃限定該地只能做一定性質的使用。
(2)對用地范圍的控制。規劃是由建筑紅線與道路紅線共同完成的。
(3)對用地強度的控制。是通過容積率、建筑覆蓋率、綠化覆蓋率等指標來實現的,通過對容積率、建筑覆蓋率最大值及綠化覆蓋率最小值來限定,可將基地使用強度控制在一個合適的范圍之內。
(4)對建筑用地范圍的控制。由建筑范圍控制線來限定,即基地允許建造建筑物的區域。規劃中一般都要求建筑范圍控制線從紅線退后一定距離。
(5)要求規劃中對建筑高度、交通出入口的方位、建筑主要朝向、主入口方位等方面的要求,在場地設計中也應同時予以滿足。
4.立足建筑設計,做好城市規劃
建筑是基礎,城市規劃對建筑設計起著引導作用,通過規劃將建筑組合形成有機的建筑群體空間,因此在對建筑進行設計時應考慮以下問題。
(1)結合環境。處理方法是①從城市區域規劃出發設想建筑與大環境的結合:建筑的整體輪廓上,與周圍的現有建筑呼應,立面上虛實對比、色彩處理與環境格調相協調,流線上符合環境的肌理。②從人的感覺出發想象建筑局部小環境的處理。通過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來感受塑造空間。
(2)造型。應有自己的風格,整體性強、簡單中體現復雜,不變中起變化。這方面我喜歡板材效果,直接、明了、輕佻。
(3)理性。承傳歷史文脈,用抽象化的手法引用或延續歷史的痕跡。
這方面最重要的是把視線集中在人的視覺所能及的范圍內進行思考,視線所能及范圍內著重考慮。高層建筑頂部以及多層屋頂等視線不能及處采用簡潔處理,體現一定秩序,滿足可能的俯瞰效果,并從墻面傾斜、局部層高處理等來控制人的視線和控制小環境。如曲面玻璃可將天空反射向地面,使局部低層或鏤空引進陽光等。
建筑作為城市的重要構成要素,同時也反映出城市文化和歷史。重要的標志性建筑是一個城市的象征,它的好壞對一個城市的形象有著很大影響。所以在建筑方案設計時不僅要關注建筑物本身,而且還應關注其是否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即要在城市規劃設計的指導下對建筑進行設計。
5.總結
綜上所述,城市規劃與建筑設計是從屬關系,建筑設計要服從服務于城市規劃。城市規劃是全局性地設計,而建筑設計則是一個個具體的實物,好的建筑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味,正確處理好二者的關系將對城市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巨大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