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高層建筑施工特點出發,對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和詳盡的論述。
關鍵詞:高層建筑;施工技術
近年來,隨著區域型經濟的深入發展導致城市土地利用緊張,這給建筑行業帶來了巨大挑戰。為了更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土地,建筑行業對建筑的設計更加注重多樣化及功能多樣,使得我國的建筑向著更高、多式多樣、技術先進的方向不斷發展。隨之帶來的是更高的建筑施工標準及更先進的技術,更專業的施工管理,更好的施工工藝。
1高層建筑施工特點
1.1工程量大
目前,我國的高層建筑施工的工程量都比較大。普通的高層建筑,其占地面積通常都在2000m2以上,如此大的建筑面積帶來的是巨大的工程量。此外,對于高層建筑,其施工要求較高,使得其現場的設備、材料等物品也較多,進一步加大了項目的工程量。
1.2.作業難度大
對于高層建筑,其大部分的施工作業都要求施工人員在高空中工作,這必要導致工作難度的加大,并且容易出現傷亡事故。此外,對于高空作業,其防火難度較地面作業加大,且其物料運輸困難,導致其作業難度加大。
1.3支護費用高
高層建筑大多要在高空作業,隨著樓層的增加,其對基坑開挖的要求也更高。但是在城市中,對于高層建筑的基坑不能無限制地開挖,這就要求支護結構具有較高的強度及位移要求,導致其支護費用增加。
1.4施工工期長
對于高層建筑,由于其特點要求其建設工期較長。一般情況下,高層建筑的工期約在兩年左右,有的甚至達到三至四年。在這種情況下,建筑的工程設施使用時間較長,在這期間會出現自然因素或人為因素對設施的破壞,影響設施的運轉,對工程產生隱患,導致事故發生。
2 高層建筑的施工技術
2.1 高層建筑的鋼結構施工技術
在高層建筑的鋼結構施工中,往往根據建筑自身的特點來進行安裝施工的。在高層建筑的施工過程中,鋼結構的焊接、吊裝、測控、安裝、拆除等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對于較高的高層建筑,外框都是以全鋼結構為框架,通過鋼梁、斜撐與核心墻的連接達到建筑結構的穩定,并通過樓面鋼板的鋪設和混凝土的澆筑來加固整體的建筑結構。一般高層建筑的核心墻內均有鋼結構柱,其數量應在二十四根以上且高寬要達到一定的比例,以保障整體結構的穩定。鋼結構的吊裝過程也要按著一定的方法來進行,這決定了整體工程的施工速度和施工質量,通過一機多吊和分區吊裝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鋼結構的焊接技術也是十分重要的,高層建筑的鋼結構焊接技術內容相對復雜,施工任務重,質量要求較高,所在施工過程中必須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藝才能保證工程的質量,工程一般采用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采用立焊、斜立焊的方法進行焊接,焊接時要注意焊絲的伸出長度、焊縫層間清理、焊槍的施焊角度,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焊接的操作方法,以完成工程鋼結構的焊接工作。
2.2 高層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術
高層建筑的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術由為重要,因為由于高層建筑施工周期較長,混凝土會因氣候和工作條件的影響而產生質量問題,這就需要在施工過程中控制好混凝土的強度。在工程開工前,要按著高層建筑的設計要求來配制不能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并進行強度試驗,等試驗結果出來后,再對混凝土的配合比進行調節,以達到高層建筑的施工標準,試驗主要調整的是砂石、水混、含水率的配合比,在調整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并嚴格控制配合比的計算,以保障工程的施工質量。在泵送混凝土的過程中也要在配比、原材料、攪拌控制嚴格的情況下進行細仔的檢查工作,由于在高層建筑施工中施工單位為了搶工期而不注意養護時間,在對大面積混凝土澆筑時沒有確定完整的養護措施和具體方案,所以就容易造成混凝土結構的質量問題。混凝土養護時應從人員、水源、晝夜、養護時間要求,覆蓋等多方面進行考慮采取措施,同時注意根據規定不同水泥品種確定養護時間,并加強養護期的督查工作。另外,因凝混土質量問題產生的裂縫也要注意,施工中要設置永久性伸縮縫,外墻面適當位置留分隔縫等。避免因結構斷面突變帶來的應力集中,重視對構造鋼筋的配置,在對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等輕質墻體,增設間距不大于三米的構造柱,每層墻高的中部增設混凝土腰梁,砌體無約束端增設構造柱,預留的門窗洞口采用鋼筋混凝土框加強兩種不同基體交接處,應用鋼絲網進行加固處理,特別注意梁底的砌筑要求及屋面保溫層與隔氣層的合理設置。
2.3 高層建筑的地基與測量技術
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地質環境復雜,高層建筑的基礎更要因地制宜,采取多種途徑。如果地基土質較復雜,持力層較深,而地下室埋置深度并不大,采用樁基礎是必要的。預制樁已有較長的發展歷史,質量較有保證,鑒別承載力方法明確,使用的預應力空心管樁有較大的承載力,預制樁對高地下水位地區更為適用,但這種樁存在著耗鋼量大、造價貴、施工噪聲大和截樁困難等問題。所以應采用現澆樁進行地基的施工,現澆樁適應性強,噪聲小、造價低,可以作為發展重點,并努力實現機械化。當基礎埋置特別深時,在施工技術上困難大,并且不易保證施工的安全,宜采用沉井或沉箱法施工。在高層建筑進行測量時,由于高層建筑的層數多,對施工測量精度要求較高,故在工程開工前應制定好施測方案,確定好測量儀器,并根據施工方案建立好施工控制網,將高層建筑控制軸線及時投影到建筑面層上,然后根據控制軸線作柱列線等細部放樣,以備綁扎鋼筋,立模板和澆筑砼之用。高層建筑施工測量一般采用外控法和內控法相結合,當采用外控法投測軸線時.應每隔數層用內控法測一次,以提高精度,減少豎向偏差的積累,當用內控法時,一般用激光鉛垂儀法,必須在首層面層上作好平面控制,并選擇四個較合適的位置作控制點或用中心“十”字控制,在澆筑上升的各層樓面時,必須在相應的位置預留與首層層面控制點相對應的小方孔,保證能使激光束垂直向上穿過預留孔。高層建筑施工測量要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切實可行的方法進行,但必須經過校對和復核,以確保準確無誤。
3結論
我國高層建筑行業快速發展和壯大,施工技術的不斷升級。但是,由于我國現有高層建筑施工理論和技術還不成熟,國家必須加大力度引進和吸收國外先進的施工技術和理論,并組織相關技術人員進行研討和分析,結合我國現有的實踐經驗,制訂符合我國國情的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技術標準,并呼吁政府出臺相關的法律規范,對高層建筑工程進行科學地、規范地管理,使我國高層建筑行業逐步邁入嶄新的階段。
參考文獻:
[1]劉偉.高層住宅轉換層的施工技術及其質量控制[J].大眾科技,2006,(03).
[2]鄧瓊秋,李劍.高層建筑厚板轉換層混凝土施工技術研究[J].大眾科技,2006,(05).
[3]干兆和.高層建筑不規則厚板結構轉換層設計與施工技術[J].建筑施工,2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