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施工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使得建筑機械日益成為了影響工程進度和施工質量的關鍵因素。保證施工現場建筑機械的良好使用狀態,提高建筑機械的利用率,長機械的使用壽命,成為了建筑企業縮短施工周期和保證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在這樣良性的循環發展過程中建筑企業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的安全生產水平,從而提升經濟效益來擴大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這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文章針對建筑機械的維修管理現狀展開討論,就提高建筑機械維修效果的路徑展開了深入探析。
關鍵詞:建筑機械;維修管理;效果;途徑
在建筑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對于施工機械進行全面的維修也是日常的管理工作內容之一。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施工機械已經逐漸成為了建筑企業不可或缺的作業工具,在建筑施工企業資產中所占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建筑機械管理與維修工作的完善,能夠有效地提升建筑機械的使用效率,延長使用壽命,時刻保證建筑機械處于正常的工作狀態,這對提高建筑企業施工效率,縮短施工周期,完善施工流程,提升經濟效益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建筑機械設備管理的現狀分析
建筑施工企業對于建筑機械的使用往往存在重使用、輕管理的問題,使得機械的使用與維修保養上均存在一定的問題。據調查,不少意外事故的發生就是因為機械設備的管理不當、維修保養不夠及時,造成了事故的發生。建筑機械是施工企業從事生產活動的重要工具,也是企業生產管理的主要對象,其質量和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生產活動的深度和廣度。
國家建筑改革的實施,使得建筑施工機械化的程度和水平不斷提高,機械設備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出。就目前來看,建筑機械設備管理尚存在以下的不足:
1.機械設備失修嚴重導致施工技術下滑
不少企業機械設備的記錄和歸檔嚴重分散,缺乏統一的管理,甚至設備丟失都無人過問,相關的負責人員也是缺乏崗位意識,素質低下,總之,對于建筑機械設備的管理呈現出一盤散沙的狀況。同時,由于建筑企業的分支機構眾多,基本每個機構都有自己購置的機械設備,進行統一的管理更無從談起。在這樣的體制下,可能出現幾臺設備同時用于一個工程項目的現象,這顯然很難對這些機械設備進行系統的管理。這就造成了這些設備長期處于只用不管的狀態,在設備出現問題時就閑置不管,導致設備長期失修,嚴重影響了建筑施工的技術,同時對于機械設備的管理也是很難落實到位的。
2.維修技術有限增加了修理成本
機械設備出現問題擱置不管,加上反復使用,使得問題更加嚴重,新舊問題重疊,處理又不夠及時,這對機械維修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國目前修理人員的專業素質普遍不高,能單獨完成修理任務的高級人才少之又少,這就使得矛盾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修理工具不能及時得到更新,也是造成機械維修能力跟不上的重要原因。因此,不少企業在遇到重大機械維修問題時大多會選擇送外維修,這就造成了修理成本的大大提高。
3.企業施工人員和修理人員的矛盾日益激化
迫于建筑企業設備管理的現狀,也有不少企業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紛紛采取措施意圖挽回這樣的局面,比如一些建筑企業就建立了機械設備管理責任制,誰使用誰管理,誰損壞誰負責。這樣的做法雖然提高了管理人員的責任意識,但卻沒有使施工人員的責任意識得到有效提高,還是存在不少施工人員將企業的設備管理制度置若罔聞,導致了對于施工機械設備的各項檢查工作都沒能得到有效的貫徹實施,一些定期的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也沒有全面落實,因此,企業的管理制度只能是成了一個空架子。這也導致了企業施工人員和維修人員之間產生了嚴重的矛盾對立,部分修理人員甚至將維修工作當兒戲,缺乏認真對待的態度,這是對民眾的生命安全極不負責任。由于沒有對機械設備進行定期的維修與保養,就可能造成一些本可以避免的意外事故的發生。
二、提高建筑機械維修效果的路徑分析
當前,建筑企業機械設備的維修與保養呈現出不少問題,需要引起建筑企業管理人員的足夠重視。筆者從管理和使用兩個方面加以闡述,探討了提高建筑機械維修效果的路徑與策略,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建筑企業的機械設備維修成本,從根本上幫助企業提高經濟收益,保證建筑施工的優質與安全。
1.健全建筑企業的內部管理機制
建筑企業的機械設備使用不當、維修不及時一定程度上是企業管理的不當造成的。施工企業必須從內部的管理機制入手,完善內部機構的改革,對內部組織機構進行全面的分析。一味地精簡機構和壓縮人員并未最好出路。此外,必須突出企業設備管理人員和維修人員的作用和地位,合理安排維修流程,讓人員做到按規矩辦事。無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在健全的管理體制下,企業人員才能發揮自身的崗位職能,促進崗位工作的順利、有效完成。
2.完善企業的機械維修管理制度
目前不少建筑企業在管理過程中經常出現制度不完善、管理不服從的現象,人員管理的極度混亂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機械設備的管理欠缺妥當。由此可見,建立完善的企業機械設備維修管理制度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日常的施工管理工作中必須形成一定的規范化與制度化,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解決機械維修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做好相關記錄,以便日后查詢。這樣一來,就確保了機械維修的有章可循,一定程度上也是企業維修管理水平的體現。
3.改變建筑企業機械設備重使用、輕管理的現象
當前很多企業對于機械設備實行專人專管的策略,看似保證了設備的正常使用,實則這種做法沒有考慮到長遠影響,對于機械的維修與保養產生了很大的消極作用。大部分機械設備由于沒有得到正常的維修與保養,而導致在施工過程中出現技術問題,不得不停止施工,延長了施工周期,影響了施工進度。因此,建筑企業必須從思想上重視這一問題,改變重使用、輕管理的現象,并付諸實際行動,才能從根本上改善這一狀況。
三、結束語
企業對于機械設備的管理,必須建立科學有效的管理體系,實行采購、使用、維修、保養的良性循環發展模式,有效地提高機械設備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周期。此外,在建立完善的設備維修管理制度的同時,還要注重人的作用,不斷提高機械設備維修人員的專業素養,優化維修效果,從而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劉學軍,工程機械維修管理[J],福建建材,2011(02)
【2】鄭亞明、楊光偉,工程機械維修的誤區[J],工程機械與維修,2007(12)
【3】李付濤,淺議工程機械的維修技術[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