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 kV 配電網的分布量多、面廣,控制10kV線路的跳閘率對電網供電可靠性及安全運行至關重要,本文主要對如何減少10kV配電線路跳閘次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10kV 配電線路;跳閘;應對措施
0 前言
在10kV以下配電系統中,故障發生幾率較大,據有關資料顯示,10 k V 配電網故障率占整個電網故障率的70%。10 kV 配電線路有架空線路、電纜線路以及兩者的混合線路。城網線路供電負荷重、供電半徑較短,基本實現單環網“手拉手”方式、雙環網或多分段多聯絡網格式接線,一般是直接從上級變電站10 kV配電裝置出線,再T 接支線至配變或出線至戶外環網箱再分接至配變。農網線路較多,供電半徑一般較長,多為放射式供電線路或樹形供電線路。因城、農網配電線路沿線走廊地理條件較復雜,特別是農網線路絕緣水平較低,因此10 kV 線路故障率高。
1 影響10 kV線路跳閘的原因分析
國內10 kV配電網系統基本采用兩段式保護,即以速斷保護作為主保護,過流保護作為后備保護。10 kV 線路跳閘是指因為線路發生速斷或過流情況,導致上級變電站的10 kV 饋線柜斷路器動作,使整條10 kV 線路斷電。由于配電網線路較多、網絡結構較復雜,使得其故障較多。10 kV線路跳閘按照故障地點分類,可以分為設備自身故障和外力破壞故障。設備自身故障包括:線路設備故障、導線故障、配變臺區故障和保護定值設置故障等。外力破壞故障包括:樹障、竊電或私自操作設備引發故障、偷盜線路設備故障、線路通道故障等。
10 kV配電系統保護級數一般至少有2~3級,主干線安裝2~3臺分段柱上真空開關,分支線路連接處安裝1臺分支柱上真空開關。不論是10 kV線路設備自身故障,還是外力破壞故障,均通過柱上真空開關的速斷、過流保護動作,減小停電范圍,控制10 kV線路跳閘率。在引發保護跳閘的各種故障中,多次出現保護
越級跳閘。以廣東省惠州市配電網系統為例,2009年1~12月,惠州供電公司10 k V配網線路共跳閘222次,其中主干線分段開關跳閘65次,分支線路分支開關跳閘38次,而變電站10 kV出線跳閘119次,占總跳閘次數的54%。保護越級跳閘擴大了故障范圍,增加了線路停電時間,也增大了事故處理的工作量。導致保護越級跳閘的原因如下。
1.1 保護整定原因
由于城市配電網10 kV出線的距離一般都不長這加大了上下級保護的配合難度,如圖1所示。
圖1 10 kV配電網故障示意圖
圖1 中,當10 kV 分支線路k1 或k2 處發生短路故障時,開關1 和開關2 處所測量的電流值相差不大,因此無法通過設置不同的動作電流定值,來實現上下級保護的配合。目前除了極少部分10 kV 線路采用全線速動保護( 縱差保護)外,大部分10 kV線路采用兩段定時限保護:主保護為速斷保護,延時整定為0 s ;后備保護為過流保護,延時由實際情況來設置。當分支線路發生短路故障時的故障電流不大時,可以通過設置了時間差的后備保護實現配合。而當配電網線路較短、阻抗較小時,發生短路故障后會產生較大故障電流,使其滿足速斷保護的動作條件。例如:惠州電網10 kV 配網線路保護共動作222 次,其中速斷動作194 次,過流動作28次。對于這些較嚴重的短路故障,上下級保護無法進行配合,從而造成越級跳閘。
1.2 開關性能原因
不同類型的開關,其性能存在差異。例如:普通的柱上真空開關,因為采用彈操機構,其動作時間與變電站10 kV出線斷路器動作時間基本相同;永磁真空開關,因為采用永磁機構,整組動作時間(保護動作時間與分閘時間)小于或等于30 ms,小于變電站10 kV出線斷路器動作時間,柱上真空開關典型性能參數見表1。
表1 柱上真空開關典型性能參數
項目普通柱上真空開關永磁柱上真空開關
規格型號ZW32-12/630ZW45-12/630
分閘時間/ms≤65≤30
額定開斷電流/kA2020
即使同為采用永磁機構的柱上真空開關,如果品牌不同,性能也有所不同。A B B、庫柏等公司的永磁柱上開關,可以輕松達到整組動作時間小于或等于30 ms。而某些價格低廉的永磁柱上真空開關,因為制造工藝和選用元器件的原因,分閘速度與采用彈操機構的柱上真空開關相當,甚至更長,根本不能達到快速分斷的目的。
2 快速分斷開關的技術特點
10 kV線路能夠實現速斷、過流保護的一次開關設備主要是柱上真空開關和跌落式熔斷器。一次開關設備按照全分斷時間,可以分為一般開關和快速分斷開關。快速分斷開關是指具備瞬時動作能力,整組動作時間小于或等于30 ms的一次開關設備。
2.1 柱上真空開關
柱上真空開關是10 kV配電網的重要設備,擔負著線路分段和聯絡等任務。柱上真空開關按照操作機構,可以分為彈操機構和永磁機構的真空斷路器,通過彈操機構或永磁機構的動作,實現真空斷路器的分、合閘。永磁機構斷路器與彈簧機構斷路器相比,采用了一種全新的工作原理和結構,將永久磁鐵應用于操動機構中,使真空斷路器的分、合閘動作和保持通過永久磁鐵實現,它克服傳統彈簧機構運動部件多、鎖扣裝置復雜的不足,能夠控制分閘動作時間,達到分閘整組動作時間小于或等于30 ms。國內某廠家的Z W45-12/630永磁柱上真空開關的整組動作時間為18.01 ms。
2.2 跌落式熔斷器
跌落式熔斷器是10 kV線路分支線和配電變壓器最常用的一種熔斷式開關,作為保護和進行設備投、切操作之用。它安裝在10 kV配電線路分支線上,可縮小停電范圍;安裝在配電變壓器上,可以作為配電變壓器的主保護,切除變壓器或低壓側故障。所以,在10 kV配電線路和配電變壓器中得到了普及。
國內現在應用的跌落式熔斷器具有一定的裝置性缺陷,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1)熔絲的時間電流特性較差,需要較大的短路電流才能熔斷熔絲;(2)產品工藝粗糙,上觸頭彈簧彈性不足,熔管合閘困難,造成觸頭接觸不良而產生火花過熱;(3)熔管轉動軸粗糙不靈活,造成熔體熔斷后熔管不能迅速跌落,不能及時將電弧切斷、熄滅;(4)熔管尺寸與熔斷器固定接觸部分尺寸匹配不合適,極易松動,在運行中一旦遇到外力作用、振動或者大風天氣,便會自行誤動而跌落。
目前,ABB、庫柏、SC等公司的快熔跌落式熔斷器較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它們的熔絲能夠提供全范圍的故障保護,熔絲中的熔體由低熔點的合金經精密加工而成,從最小的熔化電流到最大開斷電流,均能按照準確的時間電流特性,提供可靠的過載和短路保護。同時,熔絲自帶輔助滅弧管,能夠在熔化時,保護熔絲架不被電弧破壞。上觸頭接觸簧片組使用不銹鋼彈簧支撐和鍍銀接觸,增大上觸頭壓力,減小接觸電阻,提高電接觸的可靠性。熔管轉動軸使用增強連接套和掛軸的鉸鏈連接設計,保證在戶外惡劣環境下操作自如。當配電變壓器為500 kVA時,選用50 A的K型熔絲,短路電流2 200 A時,10 ms內熔斷;短路電流1 500 A時,30 ms內熔斷;短路電流680 A時,100 ms內熔斷。
3 快速分斷開關控制10 kV線路跳閘率的工作思考
為了縮小停電范圍,提高10 kV線路的供電可靠性,減少變電站10 kV饋線柜斷路器跳閘的次數,在對10 kV線路設備自身故障和外力破壞故障進行防范的同時,尤其要考慮如何避免保護越級跳閘的事故。
保護越級跳閘主要是保護整定和開關性能的原因,保護整定要根據10 kV 線路結構和負荷情況,及時進行調整。而合理選用具備快速分斷性能的開關,能夠有效地解決保護越級跳閘的事故,控制10 kV 線路的跳閘率,縮小停電范圍,提高10 kV 線路的供電可靠性,具體方案如下:
(1) 合理選用柱上永磁真空開關。在10 kV 線路的主干線和每個分支線路采用柱上永磁真空開關,當發生速斷、過流故障時,柱上永磁真空開關可在30 ms 內切斷故障電流,先于變電站10 kV 出線斷路器動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與變電站10 kV 出線斷路器進行時間配合。同時,對于容量在630 kVA 及以上的專變用戶,為明確責任和減少對其他用戶的影響,要求在產權分界點上配置整組動作時間小于或等于30 ms 的柱上永磁真空開關,實現用戶快速分斷開關和10 kV 線路干線、支線開關的進一步配合,避免因為用戶設備原因,造成變電站10 kV 出線斷路器跳閘。
(2)合理選用快熔跌落式熔斷器。在10 kV線路的所有公用變壓器的高壓側,統一安裝快熔跌落式熔斷器,選用時間電流特性良好的熔絲,實現反時限過流或過負荷保護,確保在變壓器故障或低壓側故障時,及時切除故障點,避免變電站10 kV出線斷路器動作。對于容量在630 kVA以下的專變用戶,要求在產權分界點上配置快熔跌落式熔斷器,實現用戶快速分斷開關和10 kV線路干線、支線開關的進一步配合,避免因為用戶設備原因,造成變電站10 kV出線斷路器跳閘。
4 結語
提高配網系統供電可靠性,應根據實際情況,既要考慮技術上的必要性和可靠性,又要考慮經濟上的可行性和實用性,使其達到合理水平。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快速分斷開關的控制10 kV線路跳閘率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10 kV線路的跳閘率,提高配電網的供電可靠性。各供電單位可根據其自身城市配電網的實際結構、供電對象的重要性以及運行經驗,因地制宜地改造10 kV配電網的整體結構。
參考文獻
[1] 蔡亞萍.10kV 配電網中性點靈活接地方式及接地故障檢測系統的研究[D].北京: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2002.
[2] 張緯鈸,何金良,高玉明.電力系統過電壓玉絕緣配合[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