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富拉爾基區是齊齊哈爾市最大的工業區,集中供熱熱網問題一直困擾著城區基礎設施的健康發展,本文簡單介紹了調節水力平衡幾個改造實例,對大范圍直供管網的水力平衡調節提出簡單可行的解決辦法,供運行人員以及設計人員參考。
關鍵詞: 集中供熱 水力失調
(一)供熱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現有集中供熱面積575萬平方米。管網與熱用戶的連接為簡單直接連接方式,無換熱站和熱力分配站,實際供回溫度75℃/50℃。按照供熱區域的劃分,從熱源總出口分出三個相對獨立的熱網系統,即區網、重網和鋼網。其中區網為235萬平方米,重網為180萬平方米,鋼網為160萬平方。
隨著熱負荷的增長,熱網規模逐年增大,由于熱網缺乏應有的運行調控計量設施,導致熱網末端流量不足,不熱區域逐年增多,水力工況失調嚴重。
大量不熱用戶為了解決室內溫度低的問題,采用放水取熱的方法,嚴寒期最大失水量在達1100t/h,占循環水總量的8%左右,遠遠超出2%的補水標準。為了保證運行工況,只得采用補充非處理冷水,這樣進一步導致了管道腐蝕速率加快。
熱網補充的是冷水(一般在10~15℃),要把它加熱到供水溫度至少是循環水的三倍熱量,熱網系統補水不僅僅是水耗的問題,而更重要的是熱耗的問題,大量的失水不但惡化了供熱工況,而且嚴重的浪費了能源,加大了供熱成本。
(二)熱網改造具體實施方案
(1)區網商貿中心體育場區域
基本情況:商貿中心體育場位于區網西線末端,區域內管網布置形式為同程式,分兩環路敷設。區域內負荷29800㎡,管徑DN200-DN80.
不熱原因:從現狀圖看,管網布置與管徑沒有問題;從水壓圖來看,管網末端資用壓頭不足,末端資用壓頭6.05米,無法支撐同程系統管路內熱水循環。
改造方法:
a.為體育場熱負荷地點設置供水加壓泵站一處,設水泵2臺,流量均為100t/h、揚程7.5米、電機功率5.5千瓦1臺;流量均為100t/h、揚程10米、電機功率7.5千瓦1臺,一用一備,設置水泵旁路管,供熱初寒期不開,中寒期開一臺小泵,嚴寒期開啟大泵。
b.縮短最不利環路長度,將原有兩環系統改為三環供熱,將教育局、新入網樓、教育局前樓單獨設置一個環路。
(2)區網齊鋼1#,2# 樓
基本情況:位于區網東線向陽大街支線末端,支線管徑小,管網迂回供熱,線路長
不熱原因:水力失調嚴重末端不熱,從水壓圖來看,管網末端資用壓頭不足,無法支撐超長迂回管路末端熱水循環。
改造方案:把齊鋼1#、2#、3#改為區網中線供熱,轉移負荷共計9801.2㎡,由新建百合家園泵站引接。
(3)區網南華苑小區
基本情況:地處區網東線花園街支線末端,現有加壓泵站一處,區域負荷28549㎡,
不熱原因:加壓泵站來水管徑為DN300,足夠用,水泵參數合適。不熱原因兩方面,一是每棟樓入戶管管徑小,二是熱網主干線前端水力失調嚴重,末端無流量。
解決辦法:加強熱網主干線前端水力平衡調節,熱網主干線前段熱負荷加裝手動流量調節閥,以限制前段熱負荷流量。
(4)鋼網鐵北北樓與鐵北新區
基本情況:鋼網鐵北北樓與鐵北新區不熱
存在問題:該區域處于鋼網鐵北管網末端,鐵北環路路徑偏長,管網水力失調現象嚴重,后端流量不足。
解決方案:
a. 加強調解:熱網前端廠泵出口DN400支線用戶和DN500支線用戶必須加裝手動調節閥,削弱前端流量、增大末端流量,避免水力失調。
b.轉移負荷:摘除部分鋼網前端DN500主干線上沿線單棟樓熱負荷,減低水力失調可能性,增大末端流量。
(三)結論
本次提出的改造方案可以歸結為以下幾個方法:
1.對末端循環水壓差不足的區域,增設加壓泵站;
2.轉移熱網末端熱負荷,整理管網布置,減少管網長度;
3.嚴格限制熱網前段熱用戶的流量,增大末端流量;
4.轉移前段熱網主干線上零散熱負荷。
解決直供枝狀管網水力失調問題的關鍵在于限制熱網前端流量,采取措施促進熱網末端循環,無論是在熱網末端設置加壓泵,或者是局部熱網擴徑,都是有利于熱網末端循環的手段。
本次改造方案重點解決水力失調問題,而對于熱源的供熱能力以及熱網主干線的輸送能力并沒有根本解決。只能待2015年富拉爾基熱電廠1×350MW機組建成,同時熱網改為高溫水間接供熱以后,以上問題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