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博羅縣龍華鎮人民政府規劃建設辦公室 廣東惠州 516122)
摘要:文章通過對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管理的概括、項目施工管理的事前準備、事中控制、后期管理以及項目施工管理的創新問題分析,建議引進創新的管理方法。逐步探索出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管理模式, 以適應生產力發展, 適應市場經濟需要, 最終達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
關鍵詞:施工管理;質量控制;事前準備;事中控制;后期管理
建筑工程量大,涉及面廣,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其質量對國民經濟建設具有直接的影響。多年來,因劣質工程的返修、加固、補強而發生的器材、能源的浪費數量巨大,使得用戶蒙受了不必要且巨大的經濟損失;因劣質工程而造成的各類事故的發生也比較頻繁,由此而造成的生命財產損失令人痛心。在這些因素當中,最基本的是設計和施工兩大階段,設計是靈魂,而施工是關鍵。施工把設計方案變為建筑實體,施工質量的優劣,對建筑物的質量起著最終的決定作用。控制施工質量,最重要的是做好事前準備,其次是抓好事中控制,最后要做好事后驗收。
1 施工管理內容
1.1 施工過程管理
施工過程管理是指對建筑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全過程的管理。包括工程預算的編制、施工計劃的制定、項目實施、項目竣工結算、項目試運行等幾個部分。
1.2 施工質量管理
質量管理包括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質量標準的制定、施工質量檢測、質量控制、質量分析等幾個方面的內容。
1.3 施工進度管理
生產進度管理包括進度計劃制定、施工任務分解、施工進度監控等。
1.4 施工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內容包括安全計劃的制定、安全設施的管理、人員安全培訓、安全檢查和安全記錄、安全評估等。
2 項目施工管理的事前準備
2.1 人員的控制
第一:必須以態度—管理能力—技術—施工經驗為次序精選合適人員;其次,以個人專長、生理及心理特點為依據對人員做出合理的組織安排,實施人性化管理,改善工作及生活條件,以確保工作人員處于最佳狀態。
第二:對所有工作人員要有計劃地組織具有針對性的培訓,提高其專業技能,以適應處于不斷發展中的工藝、技術、設備和規范的要求。
第三: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是健全和完善責任人簽字制度、責任文件存檔制度以及追究當事人責任等責任問責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責任制度實際是在姑息和縱容工程質量低劣行為,不改變這種狀況,提高施工質量水平根本無從談起。
2.2 材料的控制
對于材料的質量控制,首先要抓好源頭控制,這一方面需要精選采購人員,挑選專業知識扎實,具有較高質量鑒定能力的人員負責各種材料的采購,另一方面要掌握各個廠家生產材料的詳細信息,優選供貨廠家。材料進場時,要加強檢查驗收,對出廠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以及材料的數量和質量進行嚴格核對驗收,并且要對材料做二次鑒定,鑒定不合格不能在施工中使用。
2.3 強化施工現場的機械管理
第一:使用正確是工程現場機械管理的中心環節。機械設備的使用規范及安全操作規程存在的概念模糊,內容空乏等問題,往往會導致其得不到正確的使用。因此,必須對此加以明確,要明確操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必須注意的事項,包含現場清理、狀態檢查、使用者的技能要求、崗位責任、使用規范等多方面內容。
第二:加強機械設備的檢測和保養,這是設備管理的基礎環節,對設備的工作效率的充分發揮起著奠基作用。這要根據生產和技術的不斷變化的要求制定和修訂設備維修保養制度并加以貫徹實施。
第三:要對設備進行日常的清潔、潤滑、緊固和調整;實行設備的分級保養;設備退場時,要利用工地的調轉空隙,對設備進行整修,確保正常使用;定期對設備進行大修,使設備的所有技術指標達到既定的要求;同時要根據季節的變化而采取必要的維護措施。
2.4 施工方案的控制
方案的制訂和審核,應以技術可行,有利于施工難題的解決,經濟合理為目標,因此必須以工程實際為基礎,進行全面分析,綜合考慮技術、工藝、操作、管理、經濟等各方面的因素,以確保工程質量,加快進度。
2.5 環境控制
對工程質量有影響的環境因素較多,如工程地質、水文、氣象、噪音、通風、振動、污染、質量管理制度、勞動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環境對工程質量的影響復雜而且多變,如氣象條件,變化萬千,各種氣象因素,如溫度、濕度、空氣流動速度、太陽光照強度等對工程質量具有直接影響;從空間角度來說,前一工序改變并且構成了后一工序的環境,譬如,隨著前一工序的完成,后一工序的光照、大氣流動速度以及地質應力等方面環境也相應發生改變。
3 事中控制
施工過程是由相互聯系的一系列工序組成,而每道工序都是上述五大因素,即人、設備、材料、方案和環境等因素綜合作用的過程,對上述五要素的控制和管理必須落實到每一道工序的質量管理之上,必須建立質量控制點,根據工程特點,找出對工序施工質量有影響的主要因素,依靠完善的質量體系和質量檢查制度,完成工序的質量控制,尤其是對于工序中的重要部位或薄弱環節,要預先分析各方面因素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并做出相關預防措施,以便進行預控,同時,由于各道工序之間相互關聯,因此,必須要做好工序交接,完善交接程序,這是進行質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4 建筑工程后期管理
做好后期施工管理,確保整個項目保質保量按期交工,是工程總承包單位經常遇到和需要不斷解決的問題。為此,可以從組織、技術、管理、經濟幾個方面采取措施。建立一個有權威的、有組織能力、效率高的項目領導機構,組織機構根據項目的特點、規模、專業性質等要求設置,做到因崗設人、辦事高效、結構科學合理,并層層分解目標,落實責任,訂立規章制度保證目標的實現,都是實際中有力的組織措施。在管理措施方面,則是要求項目管理者統一思想,并且各參與方的管理目標應該保持統一,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應采取動態控制,如做好工作面的安排和控制,做好材料和機械設備的供應,及時檢查工序質量,搞好工序交接檢查,進行成品保護,處理好交叉施工的安全防護以及文明施工問題等等都須統籌安排。
5 項目施工管理的創新問題
所謂觀念創新,就是要根據建筑施工企業的實際情況和項目施工管理的內在要求,不斷尋求符合實際的模式并進行完善,探索符合市場規律的施工管理模式。觀念創新是施工管理創新的關鍵所在。技術創新的實質是企業應用創新的知識和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占據市場并實現市場價值。工程項目的施工是由建筑企業承擔的,因此,建筑企業的組織機構對于項目的施工管理具有重要影響。
建筑施工企業在招標承包制下推向了市場, 人們的思想觀念、經營意識逐步轉變, 市場觀念、競爭意識逐步形成, 清除了人們長期形成的“ 等、靠、要”思想。建筑施工項目能否全面、順利實施, 解決好項目與企業的關系是關鍵, 項目與企業間責任不明、關系模糊、激勵不夠、約束不嚴、不確定因素過多等嚴重影響著項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實施, 必須通過創新才能使項目施工管理適應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要求。
6 結語
建筑工程施工的施工質量對工程最終產品的質量起決定作用,必須以事前準備為重點,以事中控制為關鍵,做好事后驗收,對每一道工序質量進行嚴格控制,將事前準備、事中控制、事后驗收有機結合,提高工程整體施工質量水平,將隱患消滅
在萌芽狀態。
參考文獻:
[1]林知炎.工程施工組織與管理[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4.
[2]毛鶴琴.工程建設質量控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
[3]丁士昭.建設工程施工管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