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若要做好統計工作還應有效克服一系列的挑戰。從粗略的分類來看,其中包括人為和客觀因素兩方面所導致的干擾因素。人為方面不僅可能來自于企業項目小組的成員,也可能來自于統計人員本身。而客觀因素方面則受困于信息偏在現象的影響。為此,需要在加強統計人員崗位培訓、優化企業統計制度安排,以及強化企業統計監管職能等方面進行措施構建。
【關鍵詞】統計工作 挑戰 措施
隨著精益化生產模式在現代企業中的推廣,統計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進一步的體現。無論是成本控制還是組織資源的優化配置,都依賴于通過統計工作所得到的數據作為指示。然而在實際工作中筆者也感知到,若要做好統計工作還應有效克服一系列的挑戰。從粗略的分類來看,其中包括人為和客觀因素兩方面所導致的干擾因素。
在利益驅使下企業項目小組可能隱藏部分關鍵信息來影響統計工作的精確性,而在信息不對稱條件下則使得統計工作的精確性更是難以保證。前者與后者之間又形成了惡性循環,既因信息偏在現象的存在又激勵了項目小組隱藏關鍵信息的動力。可見,在應對挑戰上應采取系統的觀念來展開。鑒于以上所述,筆者將就文章主題展開討論。
一、統計工作面臨的挑戰
結合上文所述的挑戰分類,以下將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一)人為方面所形成的挑戰
需要指出的是,人為方面不僅可能來自于企業項目小組的成員,也可能來自于統計人員本身。特別在我國企業內部較為重視人際關系的情況下,這種負面干擾因素時常存在。就前者而言,因專業化工作流程往往超出了統計人員的專業知識儲備,從而使得統計人員習慣于根據項目負責人所提供的生產信息進行統計;就后者而言,因人際關系影響力的存在而使得統計人員有目的地使統計數據偏離客觀實際。不難看出,人為方面所形成的挑戰更具有隱蔽性,而成為措施構建的重點指向。
(二)客觀方面所形成的挑戰
上文提出了信息不對稱(信息偏在)的概念,這一概念在本文中體現為,企業項目小組應實施專業化分工協作的生產模式,使得在生產的專業知識儲備上小組成員優于統計人員,從而導致了生產人員處于信息的強勢方,而統計人員處在了信息的弱勢方。另外,團隊作業模式下的技術流具有不可分性,也使得統計人員難以獲得生產成本中的關鍵數據。由此,客觀方面所形成的挑戰就會同人為方面,共同構成了現代企業統計工作所要面對的課題。
在挑戰應對中需要明確兩點:即實效性和簡便性,這是企業管理工作的原則也是指導措施構建的要求。
二、挑戰應對下的措施構建
根據上文所述并結合筆者的工作體會,相關措施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構建。
(一)加強統計人員崗位培訓
加強統計人員崗位培訓主要從強化崗位意識和生產專業知識等兩個方面入手。
1.崗位意識。很顯然,在企業關系性影響力的作用下,部分統計人員難免在不影響工作大局的情況下行為失范。然而,因統計人員個體的失范行為卻可能產生整個統計中的系統性誤差。因此,需要在培訓中增強他們的職業操守意識,并學習相應的懲戒制度。
2.專業知識。為了減少因信息偏在而導致的統計誤差,則需要統計人員具有一定的專業生產知識。關于這一點,對于那些才入職的統計新人更是如此。為此,可以選派生產技術骨干給統計人員進行授課。
(二)優化企業統計制度安排
之所以在企業項目小組中存在著人為的信息隱藏行為,原因在于統計數據與他們的績效考核掛鉤。除了生產領域之外,企業銷售團隊仍然存在統計數據與自身經濟利益的聯系。因此,需要在優化企業統計制度安排上下工夫。即,在統計部門進行統計的同時,也可以引入項目小組的自我統計,但后者只是作為參考而不直接決定統計數據的匯總。這樣一來,就通過數據對比、業務部門申述提升了統計的精確性,而降低了信息不對稱現象的影響。
(三)強化企業統計監管職能
統計數據是指導企業經營決策的關鍵指標,對于那些集團公司類型的大企業更是如此。因此,企業管理層還應該設置一個只向管理層負責的機構,從而來實施企業統計監管的職能,這樣一來將通過外部壓力來促使統計人員合規、按質完成統計工作。
三、問題拓展
諸如成本核算、進貨數量等方面的統計工作,將直接關系到商品活性和企業經營利潤的獲取情況。因此,還應在客體方面盡可能地獲得相關信息資料。根據管理學原理可知,優質的信息包括:信息量大、信息之間相連貫以及信息的真實準確程度。因此,這也是統計工作開展前所要認真開展的工作。那么如何實現上述要求呢。從目前商貿企業在信息化平臺的建設上可知,合理引入ERP系統將能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上述要求。另外,對于相關信息資料的取舍、側重也應根據商品銷售和銷售需求給予選擇。具體選擇模式的確定,應在信息要件與當前銷售任務之間的關聯程度上進行把握。
綜上所述,以上便構成筆者對文章主題的討論。誠然,對于提升煤炭企業統計質量的對策還有很多,但本文仍在獨特的視角下對主題進行探討。
四、小結
本文認為,從粗略的分類來看,其中包括人為和客觀因素兩方面所導致的干擾因素。為此,需要在加強統計人員崗位培訓、優化企業統計制度安排,以及強化企業統計監管職能等方面進行措施構建。
具體而言,在培訓中增強統計人員的職業操守意識,并學習相應的生產知識;統計部門進行統計的同時,也可以引入項目小組的自我統計;企業管理層還應該設置一個只向管理層負責的機構。
參考文獻
[1]于云飛.我國統計數據質量問題研究[J].中國市場,2012(41).
[2]黃仁紅.基于如何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問題及措施的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19).
[3]王建高.影響基層統計數據質量的因素分析及其對策[J].青海統計,2012(09).
作者簡介:劉淑英(1964-),漢族,黑龍江省虎林市,黑龍江省八五四農場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中級統計師,研究方向:統計管理。
(編輯:唐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