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這給現代企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對于企業來講,要想提高在經濟市場中的競爭能力,有效的財務管理是尤為必要的。隨著企業活動的多元化發展,使得財務管理內容也更加復雜,一旦財務管理出現問題,便會造成經濟危機,使得企業面臨嚴峻問題。因此,要重視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防止財務風險發生,使得企業在健康的狀態下發展。
【關鍵詞】現代企業 財務風險 防范措施 企業管理
對于企業經營管理來講,重要的管理內容便是對企業中的財務進行管理,是企業進行一切經營活動的前提,是發展的基礎。在激烈的經濟市場競爭中,財務風險是每個企業都要面臨的問題,是不可以逃避的,貫穿著整個經濟活動,是市場競爭的產物。然而,經濟市場的不斷發展,使得企業的經營活動各式各樣,面對的財務風險也更加復雜多樣。對于企業發展來講,若不對財務風險進行分析處理,風險將會不受控制,從而造成較為嚴重的經濟危機。財務風險對企業的發展進行時刻的威脅,企業要對此加以重視,加強對財務風險的分析,將風險控制在發生前。根據企業的經營特點,制定完善的財務風險預警系統,并制定相應的控制機制,提高風險防范能力,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一、現代企業財務風險存在的問題
(一)對籌資風險的控制存在問題
對于企業的籌資來講,方式多種多樣,產權被劃分為兩類,一類是負債權益,一類是所有者權益,即負債與權益資金,由于產權分兩種,那么風險也有兩類:第一類風險是對負債資金進行籌集時所產生的風險。此風險產生的原因有很多,由于經營者考慮欠缺,采用的資金籌集方式不當,造成資金風險產生,也可能是因為沒有對借入的資金進行充分的使用,效率低,使得經濟效益沒有達到,造成企業無法進行按時還本付息,從而形成一定的風險;第二類風險是由于資產結構發生變化,使得籌資風險產生。主要表現為,由于投入的資金不能進行更好的運作,使得經濟效益受到影響,無法滿足投資者的初期收益,從而對未來的資金籌資造成一定的影響;長期債務與短期債務的比例不合理,使得企業的還債壓力增大,資金無法正常的運轉與使用,企業將會面臨倒閉的風險。產生上述風險的主要原因在于,企業沒有對籌資流程進行詳細的規劃與建立,沒對籌資方案進行分析與了解,對于籌到的資金沒有進行合理的使用與控制,造成籌到的資金并沒有得到預想的效益,使得到期無法還款。
(二)對投資風險的控制存在問題
對于現代企業的發展來講,最為重要的一項經濟活動便是進行投資,而投資所獲得的經濟效益情況,對企業的發展起到嚴重影響,關系著企業的存亡。對于投資活動,企業會制定出一套科學性強的控制體系,對企業中的投資活動進行監督與控制,將投資造成的財務風險進行有效控制。由于企業經營結果具有不確定性,投資風險表現如下:企業對投資缺乏可行性分析,存在較大的盲目性,使得投資造成負面結果;盲目追求發展而進行擴張,使得企業的資金短缺,無法進行不計成本融資,造成大風險出現,使得企業面臨倒閉現象;投資后管理不到位,使得項目在投資過程中出現問題時,無法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問題的控制與管理。另外,對于一些規模較大的企業來講,投資進行盲目性的多元化,使得資金在使用上處于分散狀態,核心競爭力缺乏,造成經濟上的損失,嚴重會造成企業的巨額虧損。
(三)對貨幣資金進行控制時存在問題
多數企業的貨幣核算體系不完善,沒有對資金結算數據庫進行統一的建立,使得資金在管理上隨意性大,管理分散,使得對資金的流向無法進行及時地了解與掌握。資金流動管理不到位,使得資金流失現象發生,給企業的資金出現缺口。而對于分公司來講,資金充裕,又無法進行合理的配置與使用,使得資金停滯現象出現。
二、提高企業財務風險防范的有效措施
(一)對風險的控制環境進行改善與完善
對于財務風險控制措施來講,對風險環境進行改善與完善,逐漸形成風險管理文化,樹立風險防范意識,這對企業進行財務風險管理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達到防范效果,是有效的控制財務風險措施之一。企業在進行財務風險防范管理時,要樹立良好的風險意識,對財務風險進行正確的理解與認識,培養每一個員工,提高其風險防范意識,尤其是企業中的領導,要以身作則,起到帶頭作用,將風險防范意識傳播到每一個員工思想中,并將其結合到企業文化中。首先,將企業價值觀進行轉型,改成操作性強的制度與管理流程,例如,對反腐敗進行打擊政策,杜絕企業中出現賄賂現象等,將其立即執行,對于違反規定的行為進行嚴懲不怠。對企業中的財務進行管理制度的制定,對資金的使用權限以及相應的批準程序進行明確,所有資金的使用必須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流程進行。其次,對人力資源的管理政策進行改進,強化用人機制,對用人要求進行明確,招聘一些綜合素質高,專業能力強的財務管理人員,提高企業中的財務風險管理隊伍的能力。另外,還要根據企業的發展特點,制定出考核制度,并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對財務風險控制效果進行考核,激發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并建立獎懲機制,對考核合格的予以獎勵,使得工作人員感受到企業的人文關懷,使其進行自主努力工作;再次,對企業中的治理結構進行優化與完善,突顯出財務風險管理的獨立性,審計部門要加強對財務風險控制工作的監督,加強監督力度。為了提高監督效果,避免串通現象發生,可以將審計工作委托給外部具有專業資格的審計部門,從而使得審計結果更可靠,更具有實際效果。
(二)對預算工作進行管理與控制
對企業中的財務管理來講,對預算進行管理是最為基本的工作。對預算進行加強管理,可以將企業中的資源進行合理化配置,是財務風險防范的有效措施之一,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使得企業能夠在健康的軌道上運行。第一,預算審批制度進行完善,將審批流程進行規范,使得一切預算工作都要嚴格按照規范與流程進行;第二,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制度。預算委員會要對預算編制的具體流程以及措施與方法進行制定,并將預算草案進行擬定與下發,各個部門都要對預算草案進行解讀;第三,根據預算的執行情況,建立檢查機制,并進行嚴格地執行,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檢查,將預算執行過程中不符合標準要求的行為進行糾正;第四,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審計與考核,對于符合標準規定的部門予以獎勵與表彰,對于預算執行過程造成嚴重問題發生的,要對其進行法律責任的追究。
(三)對貨幣資金進行風險管理與控制
對于企業經營來講,貨幣資金是具有較強流動性的資產,是財務管理中的重點內容之一。對企業資金進行管理時,應該從以下進行:第一,對崗位明確的設置,對員工的職責進行分工。做到賬款分離,對支付的權利進行授予,這是資金管理的基本要求,因此,要對企業中的各個部門進行明確的分工,將不相容的崗位職責進行分離,使得各個環節的資金業務直接能夠達到互相監督與制約的作用,對資金管理制度進行建立,并逐漸進行完善;對印簽與票據進行加強管理。領購支票時,要經過資金主管的簽字批準,并建立出納登記簿;對于業務往來時使用轉賬支票的,要改用現金支票時,必須要經過會計科長的審批;所有票據的支付都要有經辦人的蓋章;第二,制定現金控制流程。對于現金的接觸人,除了出納人員以外任何人都不可以碰,對現金的使用范圍進行明確,賬目進行詳細的記錄,并進行定期的盤點。
(四)加大財務管理監督工作,完善財務制度
企業要根據企業的發展情況,對治理結構進行改善,將產權明確,大力推廣現代管理制度,將產權所有人進行理清,經營者的義務、權利與責任進行明確,對企業中的一切財務活動進行監督與管理,實施問責機制,對財務風險進行監督、管理與制約,并形成制約體制,提高企業中決策效果,使得風險降低。與此同時,對財務風險進行加強管理:對財務管理機構進行優化,設置獨立的會計機構與財務機構;對企業的外部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加強對財務人員的管理工作,對相應的規章制度進行完善;對內控制度進行完善,使得企業中的一切經濟活動都能夠順利進行,加強監督力度。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企業發展來講,對財務風險進行管理與控制是尤為重要的,關系著企業的前進方向與發展命運。提高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能力,可以提高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與能力,是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企業經營過程中,管理人員要加強對財務風險控制的管理措施,制定完善的風險控制體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將企業財務風險發生率降至最低,為企業的正常運營提供堅實的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張茹.企業財務風險的分析與防范[J].現代會計,2012(01).
[2]胡敏.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及其對策研究[J].企業管理,2011(06).
[3]許潔.論現代企業的財務風險與防范對策[J].會計與審計,2012(08).
[4]劉昆.企業的財務風險與防范[J].商業財經,2013(02).
(編輯:唐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