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內審工作的重點正逐步由合規、真實性審計向管理、效益、風險性審計發展,在常規審計項目注重防止意外情況對經營的不利影響的基礎上,加快對高風險新業務開展風險分析,為企業提供增值服務。
【關鍵詞】企業經營管理 內部審計 增值服務
在企業的發展中,不僅要關心企業的現實生存,更應關注企業的未來發展。內部審計應成為能動的駕御、監測和推動業務發展的重要力量,使組織內部的制度、各業務操作環節得到持續有效控制。內外部環境都要求內部審計改變以往以事后監督為主的職能,緊緊圍繞企業經營管理目標,積極出謀劃策,內審工作的重點正逐步由合規、真實性審計向管理、效益、風險性審計發展,在常規審計項目注重防止意外情況對經營的不利影響的基礎上,加快對高風險新業務開展風險分析,為企業提供增值服務,為經營管理提供決策依據。
一、為企業提供增值服務,是內審工作發展的趨勢
當前,內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突出表現為:一是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和日益強化的通貨膨脹預期,商業銀行信貸資產質量面臨嚴峻的形勢;二是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實施,對合理把握信貸投放總量、節奏和投向,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保持信貸業務健康平穩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為應對日趨激烈的同業競爭,商業銀行新業務、新產品不斷推陳出新,業務流程漸趨簡約,部分制度缺陷和操作風險正不斷暴露。
上述變化對銀行業內審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嚴、更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內審工作不但要關心企業的現實狀況,更應關注其未來發展。內部審計不能只是簡單地停留在監督和評價職能的履行上,而應轉變審計理念、創新審計模式,通過關注企業制度、流程缺陷和對市場、客戶、產品、業務的研究,開展前瞻性審計調查,及時為管理層提供有價值的審計建議,充分發揮審計建設職能,“幫助組織增加價值”,這也與“公司治理”目標不謀而合。
二、內部審計能夠幫助管理層提高企業效率和效益,是企業價值鏈上的一個必要環節
內部審計的定位應該是“管理+效益”。加強管理和提高效益,是一個組織的永恒主題?,F代內部審計之父——勞倫斯·索耶說過,“內部審計是管理層的耳目?!蹦壳?,社會經濟金融形勢復雜多變,商業銀行的新風險隨時可能出現新的變化,各家商業銀行在業務不斷創新過程中,因管理跟不上,造成新舊制度脫節而形成內控“真空”;同時,又因新的內控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出現創新業務環節形成內控“盲點”,導致創新業務操作不規范,甚至出現風險點。內部審計要及時發現其薄弱環節并提出改進意見,使金融企業在保持金融創新能力的基礎上有效防范金融風險。內部審計由財務收支審計、經濟效益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向以風險為導向的管理審計轉型與發展,由發現型、復核型審計向預防型、增值型審計轉變正是順應這種趨勢。
三、為管理層提供有價值的決策信息,以增加審計價值
審計工作應以審計創新為動力,以創造價值為核心,以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能力,促進企業經營管理目標為宗旨。因此,審計人員不僅僅要扮演好“警察”角色,同時要圍繞企業經營管理目標,積極出謀劃策,做高管層的“智囊”、“參謀”和“顧問”,提供具有較高價值的審計信息,發揮“咨詢顧問”的作用,將知識和信息形態的審計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增加審計的價值可以通過三個主要方面來實現:一是通過促進完善內部控制實現價值增值;二是通過管理咨詢類審計為經營管理層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來實現;三是通過加強與被審單位的信息交流與溝通,增強審計工作的主動性和建設性,幫助風險管理部門改進風險管理,進一步提升審計附加值。
四、為企業提供審計增值服務的措施
內部審計的職能從傳統監督檢查向為內部管理服務轉變,從根本上增加審計成果的含金量和附加值。內部審計人員和機構依賴自身對管理控制深入了解且地位相對獨立的優勢,為經營機構提供有價值的決策參考信息,為股東創造更大價值服務正是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的職責所在。
(一)重視審計建設職能的發揮
內部審計工作不但要關注企業經營的合規性,幫助企業強化內部控制,更應該發揮內部審計的建設和咨詢作用,在業務流程、管理模式上多做文章,重點控制管理風險,在全局高度上發揮內部審計價值。同時,應由關注一般風險向關注高風險領域轉變,由事件事后的反推向事件事前的正向模擬測試發展,由所熟悉的基礎金融工具領域向金融衍生工具拓展,由傳統交易模式下的審計向產品條線的績效審計延伸,使內部審計為經營管理“效率”與“能力”提供增值服務。
(二)建立鼓勵創新的機制
創新需要合適的土壤,內審條線應培育創新文化,建立和完善鼓勵創新的機制,形成勇于創新、敢于實踐的良好風氣和氛圍。只要符合有利于規范經營、有利于防范風險、有利于改進管理、有利于提高效益的各種探索和創新,才可使審計的建設性建議更加具備操作性。逐步形成經營生態的審計研究方法、手段,以及成熟的模式是提高增值性審計的努力方向。
(三)提高審計人員專業水平
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與內部審計質量是有著直接關系。國內、國際內部審計基本準則都要求內部審計人員應具備相應的學識及業務能力,并熟悉本組織的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通過不斷的學習來保持和提高專業勝任能力,提升審計疑點的分析能力。只有具有一定綜合分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才能為經營機構提供有價值的決策參考信息,才能從根本上增加審計成果的含金量和附加值,為股東創造更大增值服務。
(四)持續提升先進審計工具的應用水平
在信息化的環境下,增加審計手段的科技含量,推進審計技術進步已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創新的思維能夠促進先進審計工具的研制與開發;另一方面先進審計工具的應用也能夠帶動審計思維的創新。利用審計模型及時深度挖掘有價值的審計信息,提高審計查找問題準確性和效率,努力實現審計業務的增值服務。
作者簡介:劉珊(1961-),女,漢族,任職于建設銀行新疆總審計室,國際注冊審計師,研究方向:審計學。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