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內部控制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管理工具之一,而會計內部控制又是保證企業運行與提高管理效益的前提和基礎,是企業內部控制整體的核心。加強企業會計的內部控制對規范企業的財務行為,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內部控制 會計審計 控制系統
內部控制,是指企業單位為了實現其經營目標,保護其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其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可靠,確保其經營方針的貫徹執行,保證其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在單位內部采取的自我調整、約束、規劃、評價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續與措施的總稱。
一、建立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原因
“會議越開越多,審批越來越多,涉及的管理部門越來越多,風險可以越來越少嗎?”“假如每次審批總是進入例外的管理的程序,那我們花費時間討論的正常流程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內控部門是不是文檔制造機?假如一個事項應該在幾個文檔里體現,而實際卻只在一個文檔里體現,假如我們愿意執行又該怎么執行呢?”
鉑略咨詢Linked-F研究顯示,跨國企業的內控部門經常受到來自業務部門的挑戰。鉑略認為,如何向相關業務部門解釋內控是做好內控的關鍵工作。內控部門的第一步就是要給相關業務部門樹立正確的內控觀念,明確業務部門和內控部門的業績區別。業務部門,是要帶領企業高質高效的達成企業的經營目標,將其價值最大化。這個目標是企業的自主性目標,是自己給自己的壓力。它所實現的措施都是積極性的措施,是為了實現要帶領企業有效率的達成企業的價值最大化。而內控部門,更多的是外部強加給我們的,它要求企業里的每個人應該使用正確的方法,做該做的事情,而不是不擇手段的用你的智慧和能力去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內控的目標是強制性的,它的措施是防御性的。所以COSO(美國反舞弊性財務報告委員會發起組織)的報告里寫到“再好的內部控制體系,它不能夠把一個劣跡斑斑的或沒有經營智商的管理層變成一個非常有經驗、頭腦和能力的管理層?!彼运闹饕饔貌辉谟谥腔酆湍芰?,它的作用在于去完成外界強制要完成的事情,在企業實現主要目標的前提下。它是一種防御性措施,它所強調的是一種我們必須做的義務和責任,而不是智慧和能力。
二、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現狀與問題
在一些企業,受計劃經濟的影響,思想觀念和經營方式還沒有完全轉變過來。對內部控制也認識不夠,沒有受到足夠重視。認為會計內部控制只是一堆堆的規章制度,認為這只是一種形式,這種觀念,使內部控制失去了應有的真實性和嚴肅性。還有一些企業,由領導一人說了算,領導一言堂。出納會計一人兼,發票印章也是一個人管。缺乏互相監督,職能部門分工也不科學,不明確。重要人物和重要部門缺乏嚴格監管,從而削弱了企業會計內部控制的自覺性和嚴肅性。
內部審計是企業自我監控、自我約束的機制、保障所有者權益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的重要措施。由于內部審計人員是對企業的高層負責,其職業發展也有企業高層決定。這樣,使審計的獨立性不強。審計報告、審計決定、審計結果就會依附于領導喜好。依賴于領導的意識和行為。股東的權益意識薄弱,對經營者的約束形同虛設。企業關鍵人物人為控制企業內部控制,這方面問題比較突出。
三、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思考
(一)制定和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和公司制度
企業的管理內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規章制度的監管,而監管力度的大小取決于國家頒布的法律法規和公司具體制定的企業會計內部控制制度。所以,國家法律在各行業財務管理中需明確各項權利和職責,對違法行為進行嚴格懲罰,同時,不斷完善各項具體的規章制度,使各項管理有效實施;企業管理層需要明確各崗位的工作職責和具體要求,保證各工作和管理的順利實施。
(二)建立有效的會計內部控制系統
企業認真執行會計法、審計法等國家頒布的法律法規,并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自己制定本企業的管理要求和具體措施,并規范企業的財務會計工作和審計工作。企業的內部控制要防患于未然,重點防止風險,預防為主。
(三)企業預算控制
預算控制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涵蓋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包括籌資、采購、生產、銷售、投資等很多方面。所以企業管理者進行相關預算控制,為達到企業既定目標而編制的一些經營、資本、財務等的年度收支計劃。
(四)認真做好企業內部控制的評審工作
在市場經濟中,所有企業都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各種風險,因此為防范規避風險,企業管理者應建立相關風險評估機制。企業常有的風險評估內容有籌資風險評估、投資風險評估、信用風險評估。內部審計是在對企業內部控制的重中之重。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能及時發現企業經營管理的不足和缺陷,從而采取有效措施,確??刂颇繕说膶崿F。
(五)企業財產保全控制
企業的各種財產物資只有經過相關授權,才可以被接觸或者處理,以保證其資產的安全。主要內容有:(1)限制接近資產。只有經過企業管理者授權的人員才能夠接觸現金、其他易變現資產、存貨資產等。(2)定期盤點實物。企業管理層建立對資產定期盤點制度,對盤點中出現的差異應進行相關調查,對盤虧資產應分析原因、查明其責任。(3)財產保險。企業管理者通過對其資產投保增加實物受損后的一些補償機會,從而保護實物的安全。
參考文獻
[1]樊行健.公司治理與財務治理[J].會計研究,2005(02).
[2]王利勇.企業內部控制的系統分析[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07).
[3]陳新生.公司治理、內部控制、組織結構互動關系的研究[J].會計研究,2004.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