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一方面使我國經濟取得了巨大程度的發展,但同時也使得我國各個行業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和殘酷,商業銀行市場也不例外。越來越多有實力的外資銀行進入我國,尤其是通過長時間的經營日趨完善的外資銀行的加入,給我國國內商業銀行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沖擊,我們在認清發展環境的同時,要提高信心,抓住歷史機遇,通過不斷提高自身實力和綜合競爭力,完善自身各項功能,構建可持續發展的長久提高競爭力體系,爭取在惡劣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占據主動地位。本文主要通過分析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市場競爭現狀,從國家宏觀調控角度分析相關對策。
【關鍵詞】商業銀行 外資銀行 競爭現狀 改善措施
一、我國當代銀行市場競爭現狀
在現代市場經濟競爭的大潮中,商業銀行的競爭已經逐漸成為其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市場經濟發展的同時,也使得銀行競爭中質的發展和量的發展兩方面得到協調與統一。現代銀行商業競爭中,更多體現出的是金融可持續發展和創新發展兩種發展觀,在銀行發展觀的共同影響下,商業銀行為實現其長久穩定的發展,必須在市場競爭中提升自身的綜合競爭力,如進一步完善服務內容,提升金融商品的綜合競爭力等,在商業銀行服務與金融商品的不斷調整中,銀行之間的市場競爭也呈現出了一定的波動性。從金融角度進行分析,商業銀行間的競爭是具有中性性質的,在多方面符合經濟制度下競爭的一般性的同時,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如在結合社會基本制度的同時,會因社會經濟發展與思想及文化條件的影響等。作為市場經濟競爭的一種基本特征和內在機制,商業銀行競爭更多的是在市場金融體制中扮演基本點的角色,并且利用結構性要素和功能性要素等進一步提升了其自身的復雜性。就結構性要素分析,顯性構件和隱形構件的有機結合是該要素的必要前提,其中顯性構件主要包括競爭主客體的結構要素,空間要素及其時間要素,而隱形構件則主要是指競爭規則,文化及競爭觀念。在功能性要素中,商業銀行競爭力系統作為銀行綜合能力的體現,應從其經營模式和資產輻射效應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定,以此保證商業銀在今后市場競爭中的穩定發展。
二、宏觀調控對銀行效益影響
在宏觀調控對商業銀行運營的影響中,宏觀經濟控制與商業銀行的盈利緊密相關。宏觀經濟的增長,必定會帶動企業的資金需求,當企業的資金需求得到上升,商業銀行的利息收入也會隨之增加,一旦經濟發展面臨下滑趨勢,企業資金需求量降低便會進一步增加經濟周期中銀行行業的波動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帶來運營風險。在經濟發展形勢良好的前提下,銀行貸款違約事件發生概率會得到有效控制,進而提升銀行的資產質量,使得商業銀行的收入在很大限度上轉化為了利潤。市場經濟宏觀調控對銀行經濟效益的影響還表現在貨幣供應方面。積極的財政政策使得貨幣供給量得到有效提升,并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政府的資金供應,使得貨幣供求關系能夠與資金價格波動相協調,并且影響到商業銀行自身的盈利與發展。此外,貨幣政策在宏觀調控中的利用與實施也將會影響到商業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與貸款利率,通過有效減少風險缺口帶動商業銀行經濟收入的增加。
三、商業銀行宏觀調控的具體手段
(一)對外資銀行經營方式的借鑒與應用
在以市場經濟發展為導向的作用下,為進一步提升我國商業銀行的運營效率,并實現對其業務流程的調整與重組,應在商業銀行的運營過程中適當地引入外資銀行的經營方式,并通過嚴格制定風險控制政策、規定信息及資本披露方式以及健全風險管理制度等有效措施使我國的商業銀行也能夠滿足國際銀行發展的統一要求。在借鑒和應用外資銀行運營方式的同時,還要著重強調銀行對其中無形經營理念和管理文化的意識和感觸,在外資銀行無形的運營理念的導向作用下,實現對銀行自身資產的有效管理與分配調動,并探索出適合我國商業銀行發展的經營方式。
(二)提升資本充足率
銀行資本的充足率作為銀行穩健經營的重要保障,能夠通過增加銀行的資本數量得以實現。在提升資本充足率的過程中,銀行能夠采用降低風險資產以及采取必要風險管理手段等措施有效防范銀行經營中面臨的風險,以此有效提高銀行的資產質量,維護商業銀行的公眾信心。而由于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意識與手段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所以我國商業銀行為有效提升其資本充足率,應進一步強化其風險管理意識及其技術水平,為資金充足率的提升提供切實有力的保障。
(三)結合市場發展形勢制定對應競爭政策
商業銀行作為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必須通過提升其市場競爭力才能夠得以生存,因此要提升銀行的市場競爭力,應以充分結合市場的發展形勢為前提,并通過選擇合適的競爭政策,以進一步推進和完善商業銀行的盈利與發展。結合市場發展形勢要求,商業銀行要通過有效的金融體制改革,確立其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競爭關系,與國際化接軌,并推動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的進一步完善,進而促進我國金融的創新型發展。
四、總結
商業銀行屬于市場經濟的產物,因此要想提高商業銀行的市場競爭力,就要根據市場動態來選擇合適的發展政策,換句話說就是保證商業銀行發展政策的有效性和可實施性。我們要在現有的制度和體系上,進一步完善金融體制改革,深入與國際金融市場的接軌,基于我國現有金融發展水平和結構的基礎上,提高我國商業銀行的國際競爭力,優化整合經濟效益與技術進步及創新等內容,提高國內商業銀行的競爭效率,爭取不被市場經濟的競爭洪流所淘汰。
參考文獻
[1]馮鵬熙,龔樸.利率變動周期與商業銀行績效的實證研究[J].國際金融研究,2006(09).
[2]張莉莉,謝康.利率政策中調整存貸利差的效應分析——以中國為例[J].天津市財貿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03).
作者簡介:黃世平(1991-),男,廣西富川人,現就讀于海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大學本科,研究方向:經濟金融。
(編輯:孟子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