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貸款利率的全面放開,利率風險將逐漸成為企業的主要風險之一,企業參與利率互換是降低融資成本及化解利率風險的有效途徑。本文在闡述我國企業開展利率互換業務必要性的基礎上,詳細解析了企業進入人民幣利率互換市場制約因素,并提出推進企業發展利率互換的原則和對策。
【關鍵詞】企業 利率互換 對策
一、企業開展利率互換業務的必要性
(一)企業開展利率互換業務是規避利率風險的需要
2013年7月19日,人民銀行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通知》,《通知》要求金融機構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結合期限、信用等風險因素合理確定貸款利率,標志著人民幣利率市場化已漸行漸近。在利率市場化的形勢下,所有企業都要承擔利率波動的風險。在企業負債管理中,企業可依據對利率走勢的預期,通過利率互換將浮動利率負債與固定利率負責之間的轉換,或將短期負債與長期負債之間的互換,來規避利率的風險。如果企業不開展利率互換業務,相應的利率風險就不容易規避。
(二)企業開展利率互換業務是降低融資成本的需要
利率互換是一種基于比較優勢和互換利益共享的交易,是企業規避利率風險,降低融資成本的重要手段。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由于其行業特點、區域差異、市場知名度以及信用等級等原因,不同企業在相同融資品種上的融資成本存在差異。當一家企業在浮動利率融資品種上具有融資比較優勢,另以企業在固定利率融資品種上具有比較優勢;兩個企業融資所需類型不同,可以通過利率互換,各自得到其所需的融資類型。利率互換中,兩個企業均發揮比較優勢,從中獲取共享的互換利益,使雙方融資成本均降低。
(三)企業開展利率互換業務是提高利率互換市場流動性的需要
人民幣利率互換是一個漸進過程。2006年2月開始交易,當年交易名義本金355.7億元,隨后各年交易的名義本金快速增長,到2012年,已經達到2.9萬億元。互換品種集中在債券市場和拆借市場, 2012年債市規模近26萬億,同業拆借市場累計成交 46.70 萬億元,利率互換產品交易量僅占債券市場和拆借市場規模的3.9%,國際市場上,這一指標在15%左右,相對而言,我國利率互換市場的流動性偏低。利率互換市場流動性偏低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互換產品創新不足,二是互換需求同質化。當前,利率互換市場主體是金融機構,需求的同質化造成市場交易方向趨同,市場買方和賣方嚴重不平衡。引入企業進入利率互換市場,可以創造不同的需求,能夠推進互換產品創新,提高利率互換市場效率。
二、企業進入利率互換市場的制約因素
(一)政策因素制約企業進入利率互換市場
人民幣利率互換從2006年2月推出,就明確規定了市場準入機制,交易主體限定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者中,市場參與者開展利率互換交易要簽署《中國銀行間市場金融衍生產品交易主協議》,非金融機構只能與具有做市商或結算代理業務資格的金融機構進行以套期保值為目的的利率互換交易。這些政策,限制了企業直接進入利率互換市場進行自主交易。目前利率互換市場交易的需求,主要還是以銀行對沖自身利率風險敞口所進行的自營業務為主,互換對象是在金融機構之間進行,銀行還未與企業客戶進行互換交易。盡管準入機制有所放松,備案機構已增到103家,但企業之間的利率互換仍未開閘。
(二)自身因素制約企業進入利率互換市場
長期以來,企業習慣于傳統的風險管理模式,對利率市場化帶來風險意識不足,規避風險的手段比較單一;一些企業對利率互換交易了解不夠,對互換規避風險功能以及互換獲取收益的功能缺乏足夠的認識;企業與銀行之間利率互換、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利率互換,需要有經驗豐富的專門的人才才能達成互換。由于企業相關人才短缺以及對利率風險意識淡薄,導致企業進入利率互換市場的意愿不高。
(三)互換平臺不完善制約企業進入利率互換市場
互換平臺不完善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有意愿參與利率互換的一些企業,無從了解市場的互換需求信息,其二, 做市商制度還不完善,提供的互換品種不能滿足企業利率互換的需求。企業要達成利率互換交易,需要一個完善的平臺做支撐。
三、推進企業開展利率互換交易的原則和對策
推進企業開展利率互換交易要堅持以下原則:一要堅持循序漸進原則,由于我國的利率互換市場處于穩步推進階,決定了利率互換市場準入是一個循序漸進過程,在放開金融機構準入的基礎上,可階段性的、有步驟分期分批選擇不同行業的大型優質企業準入利率互換市場;二要堅持制度先行原則,在企業準入之前,針對企業參與互換的特征,要先制定好相應的法規和制度,完善信用評估體系建設,可借鑒國外相應的監管經驗,制定相關的實施細則,從法律層面確保利率互換市場健康平穩運行;三要堅持規避風險優先原則,利率互換市場對企業的準入以套期保值為目的,企業必須建立完備的風險控制制度,對可能出現的法律法規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要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
推進企業開展利率互換交易要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要提高企業利率風險意識,督促企業建立利率風險管理機制,加強企業利率風險管理培訓,逐步提高對利率互換風險的認識和管理水平。互換企業要設立專門的風險控制崗位,實行嚴格授權和崗位制衡制度,引導企業理性互換;其次,要完善利率互換產品,多開放一些浮動利率債券和浮動利率貸款,為企業利率互換提供產品,逐漸開展企業與商業銀行之間的貸款利率互換,積極開辦企業間的債券互換和貸款互換業務,進而推動企業利率互換業務的發展。再次,建立利率互換平臺,完善做市商制度,促進利率互換市場健康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魏瑋.利率互換交易及其定價分析[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1(02).
[2]林清泉,王振.利率互換產品及其在我國的應用[J].湖北社會科學,2006(06).
[3]曹華,陳異.中美商業銀行衍生品業務比較[J].國際金融,2013(06).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