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技術和經濟的大力發展,為加強科技與經濟更好地結合建立了高技術園區,帶動了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和區域經濟的發展。高技術園區對區域經濟的輻射和帶動作用非常顯著。本文深入研究了高技術園區對區域經濟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在分析和評價的過程中,探索科學合理的制定高技術園區的方法和依據。根據區域經濟的增長極理論,分析高技術園區對區域經濟的有利影響,從而促進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高技術園區 區域經濟 輻射和帶動
高技術園區是將科技與工業相結合的一種新型的經濟發展模式,既可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又可以帶動區域的發展。高技術園區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所產生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其實本質上就是園區的自身系統和與之相對應的區域經濟系統相互作用的過程。科學建設高技術園區的機制和尋求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方法,離不開對這一過程的探索和研究。而目前探索的模式中,定性的分析較多,極其缺乏內在的機理分析和深層次的定量評價。
一、高技術園區對于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理論
增長極理論、增長極思想是20世紀50年代的法國經濟學家佩魯首次提出,在漢森、保德威爾等人的研究中得到延伸和完善。增長極理論認為區域經濟的增長在空間上分布不均勻,通常在工業生產的聚集地和經濟發展迅猛的地點首先實現。這一理論借喻磁極是磁場內部最強的位置來詮釋經濟發展迅猛的區域或者產業類型為增長極,增長極通過乘數效應帶動所在區域內其他產業的發展,從而促進了周圍其他產業和其他區域經濟的增長和發展。現在這一理論被用來分析高技術園區對區域經濟的輻射和帶動機制,在各國的區域發展中得到廣泛的使用。
擴散效應和極化效應理論,1957年出版的《經濟理論與不發達地區》一書中,瑞典科學家繆爾達爾把發達地區對周圍地區起到的推動作用或者產生的有利影響起名為擴散效應,把發達地區對周圍地區起到的阻礙作用或者不利影響稱之為回流效應,或者說是極化效應。回流或者極化的現象是將物質、能量和信息集中在發達地區的過程。由于發達地區對其所在的區域內經濟進行正反兩方面的波及,導致區域經濟的發展呈現不同的格局和態勢。在區域經濟的發展中,擴散效應和極化效應之間的關系應該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約。極化效應使得區域經濟從分散、孤立的均衡無序狀態向著局部聚集、發展不均衡的低級有序狀態發展。擴散效應就是聚集的產業向著全區域發展和擴張,從而朝著區域經濟發展相對均衡的高級有序狀態發展。在擴散效應和極化效應理論下,區域成長的初期,由于生產要素的有限,所以只能聚集在少數點上,產生聚集效應和小規模經濟,極化效應比擴散效應顯著,導致區域經濟的發展不平衡。在區域經濟成長的后期,擴散效應的作用顯著,聚集地的能量向著周圍區域擴散,區域內部的差距逐漸縮小,形成了最終的區域經濟空間模式。
二、高技術園區對區域經濟的帶動和輻射
(一)輻射效應
輻射效應就是高技術園區依靠技術和產品、知識和組織的相關擴散效應,使得整個區域經濟的產業結構得到升級。輻射效應主要靠區域經濟增長結構上的變化來體現。高技術園區的發展過程中體現了輻射效應。有些園區在發展的初期,起的作用是孵化作用,目的是培育新型的高技術產業和高技術產品等。經過一定的時期后,部分高技術企業逐步成長壯大,在園區周圍形成聚集,成為真正的高技術園區。這些企業通過結合更多的生產要素,在園區外圍形成高技術的工業區域,使得高技術產品廣泛地傳播擴散到傳統的產業中。也就是說,高技術園區內形成高技術擴散網絡體系,向園區內及其周邊地輻射,使得傳統產業得到改造,促進區域產業的結構升級。高技術園區對區域經濟的輻射效果,一方面是形成了區域高科技產業,另一方面是改造傳統的區域產業。這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高技術園區依靠區內產業形成高技術產業群;區內企業的技術創新,使得高技術可以全面用于產品開發,促進成熟產品的形成;區內滲透和擴散到傳統企業的高技術,可以促進傳統產業的發展和變化,促進區域產業的結構升級。高技術產業形成和發展中對地理特性和空間的要求直接影響著高技術園區的輻射效應。高技術產業形成的初期,需要強有力的開發研究,需要高質量的人才和科技市場以及良好的氛圍。當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到增長階段時,對地理位置的要求降低,對生產規模和生產設備以及追求更大的收益等方面的要求提高,這就表明了高技術向著產業化前進。
(二)帶動效應
帶動效應就是高技術園區內的企業或者研發機構依靠產業關聯效應和擴散效應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區域經濟總量的發展是帶動效應的具體體現。高技術園區對區域經濟的作用大體有兩個方面。首先是極化過程,也就是產業聚集的過程。高技術園區依靠自身的經濟實力和優越的條件將區域周圍的社會經濟潛力吸引進來,產生聚集效應。其次是擴散過程,即高技術園區內企業反作用于區域,進行投資或者技術支援,形成相關的附屬機構,提供市場吸引勞動力。聚集效應的產生不是呈線性增長的,而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聚集效應的必要條件是積累一定的能量,即圍繞核心技術形成一定規模的企業群,具備適宜的外部環境和高技術輻射源,當能量積累到臨界值時就會促進聚集效應的增長。高技術園區發揮帶動效應的依據是區域環境和園區的配合程度。衡量高技術園區對區域經濟帶動效應的標準是高技術園區能否依靠產業內外聯系誘發新的制造業。
三、結語
高技術園區作為區域創新活動和區域經濟增長極的中心,對區域經濟的發展具有強烈的帶動和輻射作用。這種帶動和輻射作用是依靠擴散效應和極化效應體現。能力和效應是園區輻射和帶動評價的兩個方面。高技術園區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輻射和帶動作用,真正意義上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使得區域內產業結構上升。
參考文獻
[1]封丹.全面創新,推進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又好又快發展[J].科技智囊,2008(03).
[2]李泉.地區經濟輻射力比較研究[J].中國國情國力,2012(09).
[3]劉爭波.園區經濟與區域經濟互動發展研究[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2010(05).
[4]關華,曹康.高技術園區與工業區之整合[J].人文地理,2008(04).
作者簡介:韓慶萬(1978-),男,朝鮮族,吉林省延吉市人,講師,延邊大學中國少數民族經濟碩士,研究方向:區域經濟。
(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