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78年以來,河南省出口貿易發展迅速,但外貿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卻很低。由此,本文通過構造模型進行定量分析的方法,對河南省對外貿易的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研究,并提出政策性建議。
【關鍵詞】對外貿易 經濟增長 因果分析 協整檢驗
改革開放之后,河南省出口貿易得到快速發展,進出口總額從1978年的1.9896億元增長到2011年的26931億元,年均增長11.6%,在全國排第五。然而河南經濟外向度在全國的排名卻落后其經濟總量在全國的排名。河南進出口商品總額占全國進出口總額的0.9%,排在全國第14位。作為人口大省,河南省的對外貿易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到底起了怎樣的作用?是對外貿易的發展拉動經濟增長還是經濟增長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進出口貿易對經濟增長又分別發揮什么作用?由此,我們通過實證分析法對河南省外貿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研究。
一、文獻綜述
對于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問題,諸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得出各自結論。
林毅夫(2001)通過聯立方程組,得出“出口增長對經濟增長具有較大作用”;石傳玉(2003)通過誤差修正模型,得出“短期內出口促進經濟增長、長期內進口和出口共同促進經濟增長”。孫敬水、高玲芬等(2005)以浙江省為例,得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均與經濟增長存在長期穩定的關系,除了進口對經濟增長影響不大之外,投資、出口、消費均對經濟增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可認為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密切關系。但作為地域遼闊的國家,因不同地區的經濟結構、經濟發展水平和對外開放度間存在差異,使得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在不同的地區可能存在著不同的數量關系。本文擬在測算河南省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的基礎上,分析河南省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間的數量關系,并進行相關分析與討論。
二、實證分析
(一)數據與變量
經濟增長指標用國內生產總值表示,對外貿易指標用出口額、進口額表示。為了消除時間序列中的異方差現象,分別對這些變量取自然對數,標記為:LNY、LNEX、LNIM。本文所用樣本數據來源于1978—2011年各年的《河南統計年鑒》。
(二)ADF檢驗
首先對LNY、LNEX、LNIM進行單位根檢驗,得出所有變量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是不平穩的,而一階差分后,所有變量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是平穩的。因此得出所有變量均是一階單整的,可以對河南省的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的因果關系做進一步分析。
(三)因果檢驗
通過前文對LNY、LNEX、LNIM的平穩性分析結果,進一步對河南經濟增長和進出口之間的關系做Granger因果檢驗,結果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河南省出口與經濟增長之間沒有因果關系,二者均不是對方的Granger原因;進口是經濟增長的Granger原因,但經濟增長不是進口的Granger原因。這一研究結果與河南省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相吻合。
(四)協整檢驗
由方程可知,回歸方程的各項系數均是顯著的,R2=0.9722顯示方程的擬合度很高。LNIM的系數是0.6194,表明進口每增加1%,國內生產總值將正向增加0.6194%。
通過對協整回歸方程的殘差平穩性檢驗,可以得出進口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是否長期穩定。殘差平穩性結果見表2。
由表2可以得出:殘差序列e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是平穩的。由此可以說明國內生產總值與進口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協整關系。這一研究結果雖然與很多國內學者的結論不一致,但與河南省的實際情況相符。
三、結論
本文對河南國內生產總值、出口、進口進行了單位根檢驗和因果檢驗,并在此基礎對進口與國內生產總值進行協整檢驗,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河南省經濟增長與進口之間存在著長期穩定的因果關系,與出口之間沒有長期穩定的因果關系;河南省進口額的增長明顯促進河南經濟的增長,因此,以往將進口作為GDP的一個抵消國內需求的減量因子的看法是片面的,我們應該提倡擴大內需的基礎上同時鼓勵進口消費。
河南省出口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是不顯著的。河南省的出口貿易之所以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不顯著,主要是因為出口商品結構落后,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比重偏低。因此,應該加強科技創新,加速成果轉化,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林毅夫,等.必要的修正——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再考察[J].國際貿易2001(09).
[2]石傳玉,等.我國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J].南開經濟研究,2003(01).
[3]孫敬水,高玲芬,等,浙江省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協整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05(10).
[4]朱春蘭.浙江省進口貿易與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J].經濟論壇,2006(15).
(編輯:龍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