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推廣實施對于解決農民貸款難,完善農村金融服務,促進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在新形勢、新政策的浪潮中,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無論是在制度設計、操作規程以及推廣過程方面要做出新的改革。本文闡述了目前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內涵、作用以及發展現狀,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措施。
【關鍵詞】農戶小額貸款 村信用社 存在問題 措施
一、引言
近年來,農村信用社落實國家政策堅持為農業、農村和廣大農戶服務的辦社宗旨,立足農村、以農為本,改進支農服務方式、大力推行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在完善農村金融,促進農業發展發面取得了顯著成果。實施推廣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工作是我國農村信貸管理制度的重大完善,是為民辦好事、辦實事的具體體現。簡化農民貸款手續,解決農民貸款難的問題,為農民的生產生活提供重要保障。因此,探究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二、農信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內涵及現狀分析
(一)農信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內涵
農村信用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是農信社將轄區內農戶分為不同信用社等級,并據此給予不同貸款額度,向農戶發放不需抵押、擔保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1999年末農村信用社作為正規金融機構逐步開展了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業務并迅猛發展,并占據了農村金融領域的重要地位。農戶小額信用貸款適用于從事農村土地耕作或者其它與農村經濟發展有關的生產經營活動的農民、個體經營戶等。其發展不僅直接關系到黨和國家對農村金融支持措施的落實效果,而且更好的發揮農村信用社在支持農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加大了支農信貸投入,提高了農村信用合作社信貸服務水平。
(二)農信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現狀分析
目前推行的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用途廣泛,主要解決農民生活、生產貸款,又有經商、個體企業貸款中的資金問題,信用戶憑貸款證(信用證)辦理貸款。信用戶的評定根據信用狀況、家庭現有資產,以及收入狀況為依據,不同的等級可核定不同的信用貸款金額,采取“一次核定,隨用隨貸,余額控制,周轉使用”的管理辦法。實施農戶小額信用貸款是我國扶貧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伴隨著農村信用社而存在。在此間也經歷了幾次重大的政策調整和信用社的信貸體制調整,但是基于我國國情其覆蓋面積和所發揮的實際功效還是遠遠不能滿足我國農戶的具體發展需要。
三、農信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發展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一)農戶小額信貸制度在“期限、額度、利率”設置不科學
一是貸款期限設置不合理,同農業的產業周期不匹配。信用社的農戶小額貸款期限較短,最高為一年,而且普遍為1—3月發放,10—12月到期,與農副業生產周期產生沖突,資金周轉緩慢,當年貸款必須當年回籠,未設置一個同貸款項目實施周期吻合的收本收息周期。二是貸款的授信額度低于農戶期望的額度。在設定農戶小額貸款金額時,信用社從自身利益出發,為降低信貸風險,存在人為壓低貸款額度的現象。隨著經濟的發展小額農貸的具體額度雖然有所上調,但整體水平偏低、地域性差異大。小額度的貸款難以滿足部分農戶專業化生產的資金需求,抑制了農業經濟多元化發展。三是貸款利率過低。小額信貸奉行福利主義,缺乏金融手段,難以較好的彌補所需成本及損失。一旦政府補貼撤出,小額信貸機構的可持續性不能保證,導致無法為農戶提供可持續服務。
(二)操作流程存在問題
一是農戶貸款檔案不完善,摸底情況不真實,導致冒名貸款。一份真實、合規、完整的農戶貸款檔案是貸款評級、授信的出發點,是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根基。二是客戶級別評定、授信不準確,授信額度與實際信用額度不相符。在發放貸款中,對客戶的評級、授信過高,嚴重超過了其所能承擔的信用額度,造成了貸款信用風險居高不下的局勢,嚴重影響著貸款質量和可持續性。三是貸款到期農戶抵觸償還采取“轉貸”方式。調查表明,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形成的不良貸款中,多數為到期后“轉貸”。更嚴重者不按合同正常結息,最后拒絕還款。經過多次“轉貸”,自己為信用社結息比貸款本金都多,情緒抵觸,干脆不再償還貸款,因此造成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風險性提高。
(三)信貸隊伍管理水平低
信貸隊伍不完善,宣傳不到位,農民文化水平低,信息渠道閉塞,導致農戶對信用貸款業務不了解。一方面農村信用社淡化小額貸款的政策性,從自身利益及風險考慮,推廣動力不足,違背了農村信用社服務“三農”的根本宗旨。另一方面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承擔風險與利益不對等,積極性難以保證,從而信貸工作難以進行。
四、防范措施
(一)分類對待,靈活制定貸款的額度、期限及利率
一是在貸款額度上,對農戶承貸能力和用途劃分不同的額度標準,滿足農業產業化條件下農民對信貸資金的需求,授信額度分類做適當的提高。貸款超過授信標準,可采取聯保、擔保、抵押、質押等貸款方式。二是在貸款期限上,根據當地農業生產季節性特點、貸款項目生產周期等決定,可適當延長個別貸款期限到3年,解決貸款期限與生產周期不銜接問題。三是小額貸款利率應依照“利率覆蓋風險”的原則。按對農戶的信用風險評級確定貸款利率,對信用好的優質農戶實行貸款優先、利率優惠等方式,而對信用評級較差的農戶實行高利率。
(二)嚴格操作流程
一是對轄區農戶或個體種養殖戶逐戶摸底建立信用檔案,嚴格進行調查、審查、審批和資料歸檔四個階段對農戶信用等級認定,并按信用等級評定結果配以授信額度。二是貸款用途必須合理。種養殖業等農業生產費用,如購買肥料、農藥、種苗、種子、飼料等;為農業生產服務的個體私營經營用款;購買農機具,如:耕牛、抽水機、脫粒機及其他小型農用機械等;小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用款等。三是貸款使用后的跟蹤監測以及貸后評價分析,根據評價結果更新以往的信用等級評定記錄。完善的操作流程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有效的降低風險率,做到此項業務的可持續發展。
(三)加強信貸隊伍建設,完善操作中的疏漏
一是培養專業信貸人員素質,加強制度建設。完善貸款人員檔案并核實,分析貸款評級及授信額度的準確性。拒絕騙貸,以防冒貸。二是完善各項制度:如評級制度、授信制度、貸后管理制度、貸款收回責任制度等,防范不良貸款的產生,把好貸款關,確保貸款合法、合規,合同內容完善、要素齊全,確保每筆貸款能夠得到法律的保護。三是明確貸款收回責任人,要杜絕“借新還舊”及其它方式貸款轉辦,徹底消除部分客戶抵觸還貸的思想。四是提高信息化建設,改進信貸管理水平,建立市場—信用社—農戶—信用社—市場的信息渠道,進一步為農民增加收入提供保障。
五、結語
農村信用社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在經濟發展、改革的浪潮中不斷完善和優化內部的管理機制,走上正規、快速發展的道路,為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增加農民收入貢獻力量,立足“三農”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參考文獻
[1]姜艷靈.我國農村小額信貸運行機制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2007.
[2]韓紅.中國農村小額信貸制度模式與管理體系研究[D].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8.
(編輯:李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