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上市公司內外環境的復雜性和可變性,影響著公司經營、管理、決策等各個方面。本文將企業管理理論中的權變理論引入公司股利政策研究的視野,基于權變理論探討影響公司股利政策的因素。
【關鍵詞】權變理論 股利政策 影響因素
一、引言
結合我國證券市場環境及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特點,作者基于權變理論研究環境變量和管理變量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探討影響公司股利政策的因素。
二、理論依據
權變理論的學者們認為由于組織內部各變量之間的影響,再加上環境的沖擊,有效的管理理論、方法需要根據企業的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來確定。權變理論的基本思路是建立和研究環境變量和管理變量之間的函數關系。
(一)環境變量分析
1.外部環境分析
外部環境包括宏觀環境和微觀環境。根據PESTEL模型,宏觀環境包括政治、社會文化因素、環保、經濟因素、科技和法律。微觀環境是指與企業生產經營直相關的環境。
2.內部環境分析
企業的內部環境主要包括企業資源、組織結構、資源條件、核心能力等因素。企業內部環境是企業生產經營的基礎,是獲取競爭優勢的根本。
(二)管理變量分析
管理變量主要由過程變量、數量變量、行為變量、系統變量四個部分組成。盧桑斯提出了權變概念的框架,他認為環境變量與管理變量之間存在著“如果-那么”的權變關系。筆者認為權變理論所體現的兩變量間“如果-那么”的因果函數關系可以來闡述不同上市公司對于股利政策做出選擇的原因。
三、我國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特點
(一)股利支付率偏低
依據“利多多分、利少少分、無利不分”的原則,現金股利的發放水平與公司的業績密切相關。盡管上市公司分紅數量和比重都有所提高,但現金股利支付率偏低。
(二)股利分配缺乏連續性與穩定性
我國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形式頻繁多變,缺少明晰的股利政策目標,在股利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上缺乏連續性和穩定性,投資者很難根據過去歷史股利分配的情況預測未來,從而做出投資決策。
(三)不分配比例居高不下
隨著2000年證監會將分紅作為上市公司再融資的必要條件,不分配股利的公司的數量在絕對數上有所下降,但截止2006年所占比重仍然達到38.42%。2001年到2006年不分配的公司所占比例每年均在40%以上。
(四)公司偏好以股本擴張的方式進行分配
過去十年上市公司所偏好的分配方式依次是送股、派息、配股。上市公司更多考慮選擇股本擴張能夠滿足今后在融資關系以及維護股價方面的需要。為了達到配股的目的,一些凈資產較高的公司采取了發放現金股利,減少未分配利潤以降低凈資產值,相應提高凈資產收益率的辦法。
四、基于權變理論的股利政策影響因素
(一)權變理論與股利政策的聯系
影響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因素不斷變化趨于綜合。環境變量和管理變量之間的關系主要體現在環境的不確定性使得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缺乏連續性及環境的復雜性使得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多樣性。
(二)基于權變理論中環境變量的分析研究管理變量
1.外部因素
(1)缺乏完善的證券市場體制
首先,企業債券和銀行借款成本均大于股權融資成本,股權融資偏好明顯。其次,證券市場的監管部門對上市公司的內幕交易缺乏強有力的監管,進行題材炒作股價的現象時有發生。
(2)政策因素
《公司法》規定:“公司分配當年稅后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10%列入法定公積金,并提取利潤的5%至10%列入法定公益金。”對于剩余的可分配利潤,相關法律沒有做出強制的規定,這使得股利分配政策隨意性比較大。
(3) 宏觀經濟環境
基于對當前宏觀經濟環境的思考,對未來經濟走向的預測及判斷,上市公司會做出不同的股利分配政策。
2.內部因素
(1)公司治理的結構。公司內部控制現象的存在是造成公司治理失效的結構性原因,也是公司大股東嚴重損害中小投資者的利益的內在根源。
(2)股權控制的要求。在制定股利政策時,上市公司通過現金股利的方式進行分配,然后通過增發的形式融資,導致大股東的控股權被稀釋。此外,新股發行導致上市公司的每股盈利和股票價格下降,影響現有股東的利益。
(3)公司的籌資偏好。上市公司債務融資和權益融資直接留置利潤成本較高。那些籌資能力較強的公司,靈活和寬裕的財務狀況使其股利支付能力越強,傾向于較少地提取留存盈余,發放較多的現金股利。
(4)公司持續的盈利能力。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制定往往受到公司持續盈利能力的限制。基于不同的經營狀況,管理者通過現金股利的發放向外界傳遞公司盈利能力的信息。
(三)權變理論與公司股利政策實踐的結合
1. 內部環境方面
通過國有股減持,優化公司股權結構,有效改善所有者缺位下 “一股獨大”的狀況。同時,在公司治理結構中引入獨立董事,約束內部控股股東自利行為,增強內部控制的約束力。其次, 規范和強化監事會的作用, 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強化經營管理、完善治理結構、增強產品核心競爭力。
2.外部環境方面
規范上市公司決策行為,加強監管,從市場環境和約束機制防范和降低市場風險,促進市場有序健康的發展增強上市公司對投資者回報的責任感。此外,證監會和國務院應制定出具體準則,迫使上市公司重視中小股東的意愿和權力,消除不符合市場規律的分配現象,引導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走向理性化。應加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監管,對上市公司非法偽造信息、隨意變更留存收益資金用途的違法行為應加大處罰力度。
參考文獻
[1]白俊.試談影響股利政策的因素[J].財會月刊,2000(06):31.
[2]郭繼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影響因素分析[J].消費導刊,2009(08):105.
[3]尹亞利.淺議我國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J].會計論壇,2009(09).
作者簡介:朱策 (1987-),男,漢族,浙江慈溪人,西南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企業管理研究生。
(編輯:龍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