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政府的支持和市場需求推動下,融資擔保業獲得了快速成長,但也面臨著一系列問題。本文在分析融資擔保行業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根據國家法律、政策及經濟形勢,提出融資擔保行業發展的思考。
【關鍵詞】融資 投資 發展思考
一、融資擔保業發展現狀
發展迅速,表現出“多、小、散、弱、差”的特點。即數量多、規模小、業務散、競爭力弱以及服務質量差,融資擔保公司實際擔保能力有限,對中小企業融資的幫助有限。
(一)發展質量參差不齊
國內擔保公司發展處于無序狀態,良莠不齊。新增加和倒閉的企業數量較多,業務過濫、惡性競爭、信譽低下的現象,沒有充分發揮融資服務功能。
(二)數量多、資本少、規模小
北京市目前有融資擔保類型企業128戶,注冊資本10億元以上10戶;注冊資本1億—10億元之間100戶;1億元以下18戶。缺乏持續性的股本投入,后續的二次資本投入和補償機制較少。擔保企業收取的擔保費率比較低,一般在2—3%,完全依靠擔保費用收入難以維持擔保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按銀監會等有關部門規定,擔保企業在開展業務時,需要提取賠償準備金和未到期責任準備金。上述原因導致擔保企業貸擔保資金放大能力和擔保能力接近極限。
(三)與商業銀行合作地位不平等
國際上擔保企業承擔擔保責任的比例一般是70%—80%,其余部分由合作銀行承擔;在擔保責任上貸款以借款人抵押為住、擔保企業擔保為輔。由于中國缺少相關的法律和制度規范,由于擔保企業實力較小、所以與商業銀行合作,地位不平等,談判能力弱,很多商業銀行將貸款企業的借款風險轉嫁到擔保企業,承擔百分之百的貸款還款責任,一般還需要繳納10%的保證金。與擔保企業的責任和能力不對稱,與合作的商業銀行談判能力不對等,弱化了商業銀行對于借款企業的考察與評估,制約了擔保企業的發展和擔保業務的開展。
(四)發展的基礎條件薄弱
1.擔保標的物流轉不暢。
2.擔保企業項目評價、技術評估、風險管理、知識產權等方面人才相對缺乏。
3.擔保企業整體資本不足、信譽水平不高。缺少全國性質的擔保信用支持體系、征信服務。無法推動和引導全國性質的擔保信用體系和擔保網絡體系的形成。
4.法律、政策環境不完善。金融創新必須按國家有關要求辦理,受到政策限制。融資擔保和普通擔保公司的政策區別不大,政府保費補貼和風險補償標準相同。沒有體現出風險和收益相匹配的原則。
二、融資擔保業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抽逃注冊資本
存在抽逃注冊資本、挪用資金等現象。
(二)變更注冊信息不進行申報
變更注冊信息,業務經營許可證及金融局許可批復、稅務登記證、開戶行許可證等,沒有按規定進行相關申報。
(三)違規開展業務
按照監管要求融擔公司需按擔保收入的50%計提未到期責任準備金,按年末擔保責任余額的1%計提擔保賠償準備金。但部分民營融擔公司在難以達到準備金提取比例的情況下,依然放大擔保業務。因為,按照規定比例計提,融擔公司很難實現盈利,報表體現利潤較低或者為負值。
(四)規章制度不健全
部分融資擔保公司處于初建階段,企業的戰略不清晰,規章制度不健全。
(五)代償損失的能力不高
擔保行業作為新生行業,頂層制度建設尚不完善,主要依靠市場機制推動銀擔機制的建立,行業整體實力較弱,作為銀行機構的服務行業,擔保企業代償損失的能力不高。
三、促進融資擔保業發展的思考
(一)促進能力建設:重點促進風險承受能力提高
重點在于建設有利于擔保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條件。
1.設立擔保專項基金,提高擔保能力。發展擔保行業解決中小企業貸款融資困難,是國際普遍做法,日本的做法可資借鑒。
2.建設擔保行業聯盟體系。基于市場的基礎性作用,由政府倡導,建立擔保業聯盟體系,共享相關信息,共同防范相關系統性風險。
3.增強擔保企業實力,促進行業“航空母艦”的形成。為解決與商業銀行地位不對等的問題,通過增資擴股,擴大擔保企業的資本實力。增資擴股途徑包括以下幾類:
(1)由現在股東增加資本投入。
(2)吸引其他股東擴股。
(3)整合現在國有擔保企業的股份。
(4)其他途徑。
(二)加強風險控制:強化擔保行業風險管理
1.做好擔保前的風險管控。引導企業加強對被擔保企業的調查、信息采集、初步審查、篩選,風險評估等,加強關于系統性風險防范的指導。
2.做好擔保過程中的風險管控。引導企業加強擔保過程中對被擔保企業的資質審查,加強關于設定反擔保措施方面的指導。
3.做好擔保后的風險管控。引導企業加強擔保之后的跟蹤檢查、風險預警、風險資產管理。
(三)加強監管:完善擔保行業監督管理機制
1.對于抽逃注冊資本的情況,通知工商局依據《公司法》、《刑法》處理。
2.及時掌握注冊信息變化情況,如果企業未及時報告,依據相關規定處理。
3.對超范圍經營行為,依據公司法、國家及北京市有關辦法處理。
(四)提供政策支持:資金、人才、平臺等支持措施
1.設立國家級的、由政府出資的科技擔保公司(或者是多牌照的金融控股公司)。
2.利用財政資金補償擔保企業因擔保產生的部分損失。
3.建設擔保服務網絡。
4.促進人才的培養。融資性質的擔保企業,需要專業化人才來實施擔保業務,因此要努力培養熟悉科技型中小企業特點和發展規律,具備金融創新、風險規避能力的復合人才,同時培養科技項目評價和知識產權評估方面的人才。
5.建設擔保企業科技金融綜合服務平臺。
本著“搭建平臺、整合資源、信息聯動、提供服務、促進發展”的指導思想,建立輻射擔保、創業投資、商業銀行、知識產權以及中介機構等資本市場主體的交流合作平臺,提供如下服務和支持:促進擔保、創業投資機構和各類金融市場主體的合作;爭取投資、擔保、貸款、融資租賃等金融企業的聯動;完善知識產權交易平臺的流通和變現功能;通過中小企業和項目信息交流平臺,減少銀企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建立中小企業貸款平臺和貸款評審咨詢平臺。
五、結語
在政府的支持和市場需求推動下,為了進一步促進融資擔保業發展,企業及政府應當在能力建設、加強監管、風險控制、政策支持等方面加大力度。
(編輯:蔣東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