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對于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并認為公司治理結構、股權比例,經理人市場有效性是其資本結構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關鍵詞】上市公司 資本結構 問題 對策
引言
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直接影響著我國上市公司的長期、健康、穩定發展。本文主要從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各個股權占總股本的比例以及經理人市場有效性三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解決策略,往對于我國上市公司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內容
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主要是指企業通過多種多樣的負債與企業效益之間的組合結構,也可以理解為企業權益與長期的債務資本之間的關系。資本結構的合理與否,對于企業的利益分配、經營、籌資等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也是企業的風險衡量指標,證明企業資金的實力。在當前,我國正處于轉型的重要時期,所以資本機構對于我國的企業治理、融資以及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通過對于我國和西方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可以發現,我國和西方國家在上市公司的權益類科目中有著非常大的差別。我國上市公司的流動負債總額保持在40%左右,與西方國家非常相似,但是我國上市公司在所有者權益方面超過了一半,比之西方國家高出了約10%左右。同時由于我國上市公司的家族企業現象嚴重,法人股和未流通股占據的比例很高,企業經理人沒有較高的有效性,所以我國的上市公司資本結構中是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的。在下文中主要對于這些問題以及問題原因進行敘述,并給出相應的策略。
二、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通過對影響資本結構的因素分析,企業最優的融資順序應是;首先內部融資;其次債務融資;最后資本融資。但我國上市公司現狀卻是更依賴于外部融資,并且在外部融資中,更是過于信賴資本融資而不是債務融資。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企業治理結構不合理
通過橫向比較我國的上市公司可以發現,其資本一般都呈現出高度集中的狀態。通過對于我國2010年A股上市公司的情況進行分析,家族控股在其中表現的尤為嚴重,其中海普瑞中李鋰家族擁有75%以上的資本,在人人樂中,何金明家族擁有70%以上的資本,并且凱撒股份中鄭合明夫妻也擁有絕對的控股地位。所以大多數企業的絕對資本都是集中在少數大股東的手中的。
通過對于我國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在目前我國的上市公司中,個人股東或者家族可以在公司中有著較大的影響力。同時,在大部分上市公司中國家股一股獨大的現象也是普遍存在的,我國的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中國家股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我國的上市公司的資本是高度集中的。由此可見,我國的上市公司并沒有較高的控制權競爭。
(二)未流通股和法人股總股本比重很大
在我國各種資本的總體上來說,非流通股有著絕對的資本。并且無論是在非流通股的控股區間還是在公司的內部結構上,其都有著非常高的地位。并且在2009年,雖然我國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占到了總股本的60%以上,但是仍有非常多的非流通股在我國上市公司的總股本中占有非常高的比例。所以,非流通股在上市公司的總體股本中有著非常高的比重。
在我國上市公司中,法人股一直占有非常高的比重,并且其也處于不斷攀升的趨勢中。這在我國上市公司的治理中是非常大的阻礙因素。由于法人股與國有股都是不能夠進行流通的,所以國家股的轉讓方式只能是通過場外協議受讓的方式來進行。同時,由于我國的上市公司有著非常稀缺的資源,所以大部分公司都會選擇借用其他公司的名義進行資產重組,然后上市。在這一個過程中,很多公司都是通過對于國有股的購買而上市的,所以其法人股就有著非常高的比重。雖然在當前的分析過程中,法人股作為一種資本形式并沒有明確的性質劃分,但是其會使得我國的上市公司中國有資本對公司的管理進行操縱。
(三)經理人市場有效性不足
在我國的資本市場中,并沒有完善的并購市場,經理市場,更沒有完善的退市制度。一般,在資本市場比較成熟的國家,兼并,收購等的活動,退市制度,經理市場都是管理者工作最為重要的監督工作。同時,這三種制度能夠在上市公司的外部對于股東轉移或者損害公司利益的行為進行監督。但是在我國由于市場退出制度不靈活,兼并收購的活動沒有完善的機制,經理市場也沒有完整建立,所以在企業的外部并沒有完善合理的約束機制,尤其是在上市公司退出機制的方面,由于地方政府的保護或者企業領導層的限制而不能被推行,很多虧損的企業根本沒有退出市場,大型公司的股東并不能受到相應的懲處。正是由于外部約束的缺失,所以上市企業并不能對于股利政策進行有效的分析,對于中小型股東的利益不能有效維護,其對于股利政策的制定主要是從融資最大化的角度進行考慮。
三、對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優化的啟示
(一)完善上市公司治理體系
首先應該發展多元化的投資主體,使得上市公司的產權結構合理。在我國上市公司目前的情況來看,資本大多都集中在國家的手中,由于資本的所有制結構并不多元,所以董事會才會被大股東操作,公司的經營者并不能對于企業進行自主的經營。只有國家不再對于企業進行操作,才能真正使得企業中的監事會,經理人員,董事會等的方面互相牽制,互相監督,共同營造健康的企業環境。
其次,應該對于董事會的制度進行完善和落實。在企業股東大會中選取并且成立董事會,才能夠將董事會作為大股東代理人的局面予以消除。從而使得董事會于大股東之間形成一定的牽制,使得經理人員也不再單純由大股東任命或委派。在經理人員與董事會之間形成真正的代理委托關系。通過對于董事會的功能與結構的優化,最終對于董事會的各種業務水平以及管理監理水平進行提高。
(二)釋放股權的流通性
1.鼓勵發展戰略投資人。戰略投資人的概念是在21世紀初期,首鋼上市的過程中被提出的。這種觀念的提出對于我國目前的國有股控股無疑是非常大的沖擊,而且又是一種非常有效率的可行的辦法。戰略投資人在其投資的過程中,如果可以作為企業法人而出現,并且對于企業有著長期的支持,因為其對于自身的投資以及公司產出的利潤都有著比較高的關注度,所以其比之國家股股東更能夠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
2.要突破傳統意識形態的束縛。在一些沒有較高保密性的行業中,其公司可以考慮將向境外投資者轉讓國家股。通過這樣的做法,可以有效對于我國的國家股在上市公司資本中的比例進行調節。由于我國目前的上市公司中有著非常高的國家股比例,而且國內投資者又不能將其完全吸收,所以,通過對于國外投資者進行國有股的轉讓,對于我國上市公司國家股比例的降低有著非常明顯的作用。
(三)培育經理人市場
首先,應該對于經理市場實行完善的競爭機制,將最為優秀的人才作為經理人而進行公司經營的管理。這樣,就能夠將經理人由政府進行單方面任命的方式改變為市場選擇的模式,從而以市場競爭的規則來選擇最為優秀的經理人。同時,市場應該建立經理人相關的中介機構,對于優秀的人才進行數據庫管理,建立經理人市場,同時對于經理人進行定期的考核,再培訓。
其次應該對于經營者的獎懲,考核,選拔的制度,經營者應該通過條例的制定來對于人事的安排進行完善,以考核的方式將原來行政任免的制度廢除。同時應該對于經理人的素質與企業的整體發展需求相結合,對于經理人的行為進行嚴格的規范。并且企業的經營者應該加強對于經理人員的管理,最終使得整個企業的經營可以保持在最佳的狀態。
(四)逐漸建立完善的資本市場機制
首先,應該大力宣傳,促使我國投資者進行理性的投資。例如,應該對于投資者進行投資方面知識的大力宣傳,只有當投資者的知識和觀念提升,才能夠對于投資的風險意識加強。只有當投資者的投資行為越來越理性,投資者的知識水平越來越高,整個資本市場的操作才能越來越規范。
其次,是要對于股市的監管力度加強。對于上市公司股票的發行,上市公司股票的流通進行有效的管理與監督,對于各種股市欺詐以及損害利益的行為予以嚴厲禁止,才能真正有利于資本市場的運作。另外,要對于中介機構的行為進行有效的監督,促使其提供最為準確,最為真實的信息來為投資者服務。
參考文獻
[1] 王月.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相關問題探析[J].技術與市場,2009(01).
[2] 宮樹強.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N].勝利油田黨校學報, 2009(02).
[3] 張濤.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存在的問題及成因淺析[J].財會通訊,2009(05).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