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通過梳理我國第三方支付業務發展歷程,解析其迅猛發展的政策、技術、經濟背景,準確認識第三方支付業務的本質、優勢及范圍,增強對第三方支付業務缺乏引導的擴張風險的認識。
【關鍵詞】第三方支付 電子商務 背景
第三方支付業務本質上還是支付業務,只不過在買賣雙方之間引入一個第三方。所以,具備支付業務本質特點,市場中一方提供商品和服務,另外一方支付貨幣,實現物流和資金流的對流。
支付分時空同步和不同步兩類,如果是當面交易,通俗的說,一手交錢,一手拿貨,一般都是近端交易,比如購買日常生活用品,屬于線下交易模式,典型的如POS收單業務,這些是時空同步類型。如果不是當面交易,無論貨到付款,還是先付款再發貨,一般都是遠程交易,適用于購買價格優勢或者特色產品,形成更大地域的消費需求,逐漸發展成為線上模式,典型如網購業務,屬于時空不同步。
根據支付的時空是否同步,將交易分為線下交易和線上交易兩類,線下的非現金交易(包括POS刷卡、電子支付終端)、線上的互聯網支付和移動支付(狹義的電子商務業務)構成電子商務的兩大模塊業務。(廣義的電子商務,就是不論線上線下,通過非現金的電子支付手段實現)。
無論線上還是線下業務,如果支付結算中,渠道上有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參與,就屬于第三方支付業務。
具體關系請參考下圖:
傳統觀點認為,對于線下的近端交易,一般不需要第三方的介入,就能很好地完成。第三方支付的就是因為遠程支付需求而產生的。不過由于第三方公司與多家銀行系統的廣泛連接,線上線下的業務有內在聯系,這一點會在第三方業務發展趨勢中具體說明。
在我國,首家第三方支付公司首信易支付(payease)于1999年成立,開始我國第三方支付業務探索期。2003年淘寶網上線后,引入信用中介,極大促進網購業務發展,第三方支付業務進入高速發展時期。這是有鮮明的時代背景的:
(一)因為商品價格和種類的地域分布不平衡
跨區域支付的內在需求大1992年開始進行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市場作為配置資源的基礎性手段,價格逐步放開,提高經濟活力,經濟快速發展。一方面,農村地區家庭聯產承包制度的穩定落實,農民增收,鄉鎮企業獲得第一個發展高峰期,也帶動了城市工業、建筑業的發展,消費者的購買能力大幅提高;另一方面,沿海地區(如廣東、上海)的先發優勢,對外開放加強與外界的貿易和信息交流,生產的產品日益豐富,價格的地域差別也越來越明顯。消費者從多樣性和成本考慮,有對遠程合意商品的需求,中小供應商也有擴大市場范圍的需求。
(二)傳統支付方式的限制
1、傳統支付方式的時間限制:一開始要郵購某物品,需要去銀行或郵局匯款,而銀行或郵局的工作時間固定在8小時,限制了支付交易量。而且郵局匯款到賬一般要3天以上,即使后來可以通過銀行轉賬,也受到銀行工作時間的約束。
2、傳統支付方式的地點限制:要遠程郵購物品,一定需要去郵局或銀行辦理匯款,而如果郵局或銀行距離較遠,對實現資金流的支付很不便利。
3、傳統支付方式的信用風險:客戶通過雜志、報紙看到自己有興趣購買的物品(或服務),因為對賣方不了解,如果先匯款,會完全承擔賣家不發貨或者劣質商品的風險,賣家貨到付款,也有同樣的資金回籠的風險。這也是限制遠程交易量的重要原因。1999年我國第一家第三方支付公司首信易支付(payease)在北京成立,因為其只是單純提供與銀行網關對接的第三方支付系統,而并沒有提供交易中介服務,所以并沒有促進C2C業務的發展,后來淘寶使用交易中介系統,迅速地拓展了業務。
(三)金融環境的硬件、軟件提升,提供了必要條件
1、銀行卡的普及使用:因為銀行卡相比現金的便攜、安全,加上人民銀行和商業銀行的廣泛宣傳,到上世紀末,銀行卡用戶已頗具規模。
2、互聯網在從1995年在我國開始民用,2000年后更是迅速發展,軟件和硬件環境逐年提升,為較低成本的網購搭好環境平臺。
3、由企業網銀推廣到個人網銀,解決了在線交易的時空限制,只要連接互聯網,隨時在線支付得以實現。
4、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交易中介模式,在國外已初步成型,穩定運營,為國內突破單一的網關型支付模式,提供了借鑒。2002年3月,美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ebay收購國內的易趣網,將信用中介模式引入,以解決線上交易中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導致的交易難的問題。2003年5月,淘寶網成立,2005年9月,騰訊依據在即時通訊領域的巨大客戶群體,推出拍拍網,二者都提供信用中介服務。信用中介模式的拓展,解決了線上交易中最核心的信任問題,為第三方支付業務的高速發展解決最大障礙。
因為生產生活中實際存在的跨地域支付需求,傳統支付方式的諸多限制,以及信息技術進步帶來的金融環境改善,第三方支付業務一旦消除最大的阻礙因素(信用風險),便順應時勢需求,獲得迅猛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新林.第三方支付發展研究[J].特區經濟,2007(04).
[2]孫柏.電子支付變局[J].金融博覽,2010(06).
[3]付俊平.第三方支付對網上銀行業務發展的影響探析[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2(10).
作者簡介:蘇華忠(1983-),男,安徽蕪湖人,中國建設銀行廣州東山支行客戶經理,中級經濟師,碩士,研究方向: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