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為適應市場對人才需求的新要求,全國高職院校掀起了教學改革的浪潮,各個高職院校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切入適合自己的改革主題,紛紛加緊改革步伐。在轟轟烈烈的教學改革實施中,“項目化教學”逐漸成為一個重要方向。筆者結合金融教學中的一些體會,就近些年來高職院校實施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中的一些問題進行淺層次分析,并提出一些具體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 課程項目化 改革
隨著近些年來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出現了新變化,適應于這一情況,培養符合社會要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性人才成為高等職業教育的共同目標。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實施以能力為本位、以崗位技能為主線的課程改革成為必然。在這一背景下,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在我國高職院校中全面鋪開。通過項目工作任務引領,讓學生在具體實踐中得到綜合職業能力的提高,對實現高職教育目標,深化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一、對項目教學的認識
項目教學就是行動導向教學的一種形式。行動導向是指教師構建特定的學習情境,學生是學習者,教師為引導者,在模擬的職業活動中,通過學生的一種自主學習,使學生更快地掌握專業技能,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能力、與人協作共事的社會能力和創新精神。達到學習知識、形成技能、提升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
項目教學是師生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項目以工作任務的形式出現,通過工作任務的完成,得到一個具體的產品或服務。項目化教學,既能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反映職業教育以能力為本的價值取向,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大為提高。近些年來,項目化教學在我國高職院校中被廣泛推廣運用。
根據項目教學改革的規律和特點,結合本人在教學中的體會,在高職院校項目化教學改革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致使項目化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目前項目化教學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一)唯項目化趨勢
課程教學改革的目的是為了適應學生培養目標,對高職院校來說,高素質技術技能性人才的培養,必須以能力為本。而適應提升學生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應該是多元化的,不應該僅限于項目化教學。
目前,在高職院校的課程教學改革中,從各種質量工程項目的評定,到具體教學活動的實施,都過分偏重項目化要求,有唯項目化趨勢。部分院校不論專業特點,全院一刀切的推行項目化教學改革;部分專業,不論具體課程性質,也一律實施項目化改造;一些質量工程評審,無項目化內容一票否決等等。
如金融專業中的“國際金融”、“金融營銷”課程,其內容雖然有崗位業務內容,但也很難進行全部項目化改造。這種唯項目化的趨勢,違背了項目化教學的規律,弱化了其他教學改革方法手段的創新。
(二)偽項目化趨勢
規劃教材必須是項目化體系,課程必須選用項目化教材,教學實施必須用項目化教案,質量工程項目評審必須有項目化內容等等,從各種教改項目評價指標的引導,到教育教學相關機構運動式的推行,致使項目化教學改革流于形式,出現偽項目化趨勢。
縱觀目前的課程教材,大都是項目化體例,但從形式到內容真正做到項目化要求的并不多,大多數教材只是把“章”變成“項目”,“節”變成“任務”,章節名稱的句式由主謂結構并更成動賓結構。課程評審過程中是項目化的,教學實施中卻是學科化內容。
如金融專業中的《國際金融》部分教材,“國際收支平衡表的編制”這一節,變更為“編制國際收支平衡表”,表面上看,是一個具體的任務,其內容卻仍然是學科化的。這種偽項目化改革不僅難以提升學生的能力培養水平,某些時候甚至造成知識結構上的邏輯混亂。
(三)單一課程的項目化趨勢
目前高職院校的課程,大多仍然是按照學科體系設置的,并未完全對接市場崗位,而項目化教學是基于市場崗位的工作任務。在未對專業課程體系按照工作崗位進行重構的前提下,單門課程是很難實現項目化教學的。
現實是,很多高職院校只提課程項目化改革,不重視專業課程體系的重構。單門課程的項目化實施過程中,就出現課程與課程內容之間的重復、完成工作任務所需知識鋪墊遺漏等問題,導致學生似懂非懂,嚴重影響教學效果。
如金融專業的《貨幣銀行學》、《保險概論》等課程,其內容大部分是理論知識,有小部分內容對應崗位任務,所以必須對金融專業所有課程進行梳理,把理論化知識和具體崗位技能知識進行分離,才能實施項目化教學。
(四)傳統教學管理不適應項目化教學要求
項目化教學過程中,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在課堂上起著引導組織作用,所以項目化教學應盡量堅持小班化原則。目前形勢下,各高職院校大規模招生,師生比嚴重偏高,大班上課非常普遍。這種情況下,教師很難按照工作任務要求完成課堂項目化教學的實施。如部分金融崗位技能知識需要分組進行,大班化教學很難有效完成分組任務。
另外,在學生數、班級數急劇增長的背景下,處于對教學管理規范化的要求,在教學課時安排上,大多數高職院校仍然延續傳統的排課原則,一次課排2節,兩次課不連排等。這種傳統教學課時安排,嚴重制約了項目化教學的實施,教師很難在短短80分鐘時間內組織好一個完整的工作任務內容。
三、對項目化教學改革的幾點建議
(一)推動課程教學改革的多元化
高職院校應該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性人才,這一目標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本位的。課程教學改革應該服務于這一目標,以如何有效提升學生技術技能為最終目的。能夠滿足這一要求的方法、手段應該是多元的。
各個專業對接的行業要求不同,崗位各異,工作任務也有所差別,因此,一刀切的實施課程項目化教學,必然是否定了行業特點、專業差異,培養的學生也難以適應行業崗位要求。因此,在高職院校課程教學改革中,在重視項目化改革的同時,還應注意多種改革手段方法并重,不同專業應該允許有不同的教學手段方法,同一專業的不同課程,也可以有靈活多樣的能力培養渠道和對策。
高職院校金融專業課程相對于其他專業來說,理論性、宏觀性較強,所以教學方法應該以其他教學手段為主,項目化教學為輔。
(二)理順目前課程教學改革的邏輯順序
目前課程教學改革大都是以“自上而下”的這樣一種邏輯順序進行:教育教學管理機構主導,教師具體實施。這種順序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主導的部門不完全了解這門課程能不能進行項目化,適不適合項目化,處于教學一線的教師只是被動的適應,最終必然出現形似而神不似的偽項目化趨勢。
所以,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應該是“自下而上”進行。教師根據課程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要求,來權衡什么樣的課程內容最能滿足實現課程目標,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最能有效完成課程目標。把課程教學項目化改革的主動權交給教師,才能使實現真正的項目化,才能發揮項目化教學的最大效用。
(三)應該重視專業課程體系的重構
學科體系下的課程,依據的是知識結構的邏輯順序,而不是工作崗位的任務流程,所以很難實現項目化。要理順項目化教學改革的關系,必須基于工作崗位對專業課程體系進行重構。
重構專業課程體系,必須堅持“根據崗位設課程”這一原則。對學科體系下的專業課進行重新梳理,結合行業崗位要求,對于行業各個工作崗位所需要的一些共性的基礎知識,構建成專業基礎課進行開設;對于各個工作崗位對應的工作任務流程內容,構建成專業項目化課程,各具體崗位所需的具體基礎知識,在項目化課程中體現為知識準備,融合在每一個任務流程單元中。
高職院校金融專業的課程體系,根據課程內容特點,應該把銀行、保險、投資方面的基礎知識整合成《金融基礎》,以學科化知識體系呈現;銀行柜面、理財業務、投保、核損核賠、理財規劃等崗位業務內容整合成相應的項目化課程體現。
(四)教學管理改革必須全面跟進
適應于項目化教學改革的要求,傳統的教學管理理念和體系必須改變。
傳統的排課原則是依據學科體系下的知識邏輯順序,按照知識點要求授課,只要2節課能保證某個知識點教學的完整性即可。項目化教學過程中,要求每個工作任務教學的完整性,其所用教學時數有長有短,所以具體排課中可實施階段性排課。一門項目化的課程,可以集中在一段時間內完成,在時間上保證教師有效組織項目中工作任務的完整性和連續性。
項目教學中的小班化要求,目前在各高職院師生比嚴重偏高的背景下,其實施的難度較大。具體措施除壓縮招生規模、引進師資外,大量聘用企業兼職教師用于項目化教學,既能解決小班化問題,又能提升對業務性要求很強的工作任務內容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張建.高職課程整合視閾:課程項目化與項目課程化[J].職業技術教育,2011(32).
[2] 屈孝初,彭齊林.以市場為導向的高職課程項目化改革芻議[J].教育探索,2010(09).
[3] 陳玉霞,李樹才.淺析高職院校課程項目化改革[J].中國成人教育,2009(07).
[4] 王冬,朱璋龍.高職課程項目化存在的問題與對策[N].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2).
作者簡介:邵書懷(1971-),男,漢族,副教授,現任職于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金融投資。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