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對國內外內部控制評價及其與盈余質量相關性研究的文獻進行了梳理,發現國內研究者因循國外研究者的研究思路,近年來主要著力內部控制的評價及其與盈余質量相關性研究上。2011年系我國新的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的開局之年,而今首批試點企業實施企業內控規范體系已兩年年有余,理論界迫切需要新政策背景下的研究成果。
【關鍵詞】內部控制 盈余質量 文獻綜述
一、引言
前幾年鬧得沸沸揚揚的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把內部控制推到了風口浪尖。為了規范我國內部控制及其披露制度,2008年財政部等五部委聯合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并于2010年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正式宣告我國企業內控規范體系基本建成。
二、國外內部控制相關研究文獻綜述
(一)內部控制評價研究
Doyle,Ge和McVay(2006)根據SOX法案302與404條款,圍繞內部控制缺陷的影響因素進行實證研究,這是可追溯的最早的以重大缺陷或實質性缺陷為依據的指數。
Moerland(2007)以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為基礎,考慮了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構建了芬蘭等北歐國家內部控制披露指數。其構建的指數包括風險控制的范圍等九個部分。
Chil-Yang Tseng(2007)從COSO的四大目標--戰略目標、經營目標、報告目標和合規目標的實現程度出發,構建了衡量企業風險管理的績效指標—企業風險管理指數。
(二)內部控制與盈余質量相關性研究
Kam 等(2008)發現按SOX 法案404 條款披露內部控制重大缺陷的公司一定程度上比其他公司存在更多的盈余管理。
Stefano Azzali 和Tatiana Mazza(2013)采用單變量、多變量、線性回歸等研究方法,發現那些遵循諸如COSO內部控制框架、目標等要求的公司操縱性應計利潤更小,財務報告質量更高。
三、國內內部控制相關研究文獻綜述
(一)內部控制評價研究
林鐘高、鄭軍等(2009)借鑒Botosan的設計原則,以我國財政部出臺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等規制為基本參照,采用自愿性內部控制指數來度量三個樣本行業的內部控制信息自愿性披露程度,構建了適用于我國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指標體系。
楊玉鳳、王火欣等(2010)以2008 年6 月財政部等五部委頒發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為依據,設計了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質量的評價指標體系,構建了內部控制指數,并對內部控制指數和代理成本之間的相關性進行了檢驗。
王宏、蔣占華、胡為民等(2011) 以企業內部控制基本框架體系為制度基礎,基于內部控制五大目標的實現程度設計內部控制基本指數,并將內部控制重大缺陷或實質性缺陷作為修正指標對其進行補充與修正 。
(二)內部控制與盈余質量相關性研究
董望、陳漢文(2011) 基于2009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得出內部控制質量與應計質量正相關的結論。
方紅星、金玉娜(2011) 以2009年度A股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通過實證研究發現高質量的內部控制能夠抑制公司的會計選擇盈余管理和真實活動盈余管理 。
葉建芳、李丹蒙等(2012) 以2008—2010年深圳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發現內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不僅應計項目盈余管理程度較高,同時也進行了更多的基于真實活動的盈余管理行為 。
四、研究述評及展望
近年來,國外理論界對如何評價企業內部控制有著濃厚的興趣,各類內部控制指數開始進入人們的視線。比較有影響力的是Moerland和Chil-Yang Tseng建立的以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為基礎的評價體系。國內目前被公眾廣泛接收并引起媒體關注的是迪博企業風險管理技術有限公司基于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程度而設計的內部控制指數(下稱“迪博指數”)。盈余質量作為財務報告質量的一個重要表征,實務界與理論界對其鐘愛可見一斑。用實證的方法探究盈余質量與內部控制的關系成了內部控制研究的新動向。
參考文獻
[1] Doyle J, Ge W, McVay S.Determinants of weaknesses in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7(44).
[2] Chih-Yang Tseng. Internal Control,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And Firm Performance[J].Simth School of Business, 2007.
[3] Stefano Azzali, Tatiana Mazza. Internal Control Over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trol Frameworks[J].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Decision Making, 2013.
[4] 楊玉鳳,王火欣,曹瓊.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質量與代理成本相關性研究[J].審計研究,2010(01):82-88.
[5] 王宏,蔣占華,胡為民,等.中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數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6]葉建芳,李丹蒙,章斌穎.內部控制缺陷及其修正對盈余管理的影響[J].審計研究,2012(06):50-59.
(編輯:龍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