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球經濟發展競爭的日益激烈,對于企業來說,獲取利潤并保持競爭地位是生存之道,而傳統的封閉式創新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的長遠發展和經濟戰略。一種新的技術創新模式開始出現,即開放式創新模式。相對于封閉式的創新模式,開放式創新模式是通過與其他企業合作、購買其他企業的科研成果、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出售給其他企業用于研究等開放式的創新。因此,開放式創新不僅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有著重要作用,而且對于整個國家的創新模式的發展也具有深遠的影響。本文就是在企業的角度,研究開放式創新的模式并進行實例分析。
【關鍵詞】開放式創新 創新模式 技術資源 導入與輸出
一、引言
Henry Chesbrough于2003提出了“開放式創新”一詞,為企業走出技術創新的兩難境地、維持競爭優勢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管理研發和創新的模式。不僅如此,企業對本組織外部知識的維護也不斷加強,因此這種視角表明,企業和企業間的關系其實是企業組織內部知識的一種延伸。開放式創新模式意味著:有價值的創意、想法能夠從公司的內部和外部同時獲得,其獲取商業化價值的路徑可以從公司內部進行,也可以從公司外部進行。開放式創新模式的本質就是企業在技術創新過程中,同時利用內部和外部兩方面的創新資源實現創新。開放式創新更強調企業對內外技術創新資源的整合。
二、企業開放式創新模式分析
(一)技術資源導入型
1.產學研合作模式
當前各國都將產學研合作作為推進技術與經濟相結合發展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主要作用于技術與經濟在相互發展進程中,組織與大學、科研單位在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機制下開展合作。
企業通過產學研可以取得有利于企業發展的優勢:第一,眾所周知,技術創新的先決條件或者基礎是知識創新,而高校在知識創新上已經具備很明顯的優勢條件;第二,高校通過知識創新的研究基礎去進行技術創新研發,國家在創新領域研究方面的主力軍現在必然屬高校的應用研究。產學研在實際中也有成功的典范:如北方重工公司360工程項目實際上就是一個產學研的典范。從2006年工程項目啟動以來,360工程項目按照自主研發、科學規劃、企校聯合的原則,各單位協同配合,全體參戰人員克服資金、技術、設備、等諸多難題,最終取得圓滿成功。
2.企業技術聯盟模式
技術聯盟的成立對于各個企業來說具有很強的目的性或者說是戰略性,四個方面的內容可以概括:(1)通過增加企業在技術創新領域的投入規模,規模經濟報酬得以實現,技術創新的盈利能力水平得以提高,從而達到企業內部的目的。(2)擴大技術創新空間,抵御技術創新風險。當存在機會時,各成員會合作一起為共同的目標努力,但是當機會失去,技術聯盟就會解散,各個企業就會離開聯盟,之后為了各自目標與其他組織結成新的技術聯盟。(3)股權參與,之所以股權參與模式能夠被企業所采用,是因為它保證企業、組織在技術創新研發上能夠進行穩定、長期的合作,而且還可以兼顧到其他方面的各項權益和利益。(4)項目聯合開發,該模式就某一具體項目進行聯合攻關,集中資源易于管理和操作,如蘋果和摩托羅拉公司曾經聯合開發一款名叫PowerPC的微處理芯片,并通過這一芯片向當時的芯片霸主英特爾的壟斷地位發起了強有力的挑戰,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3.并購模式
并購模式之所以能夠在近幾十年被許多企業所采納式,原因有二:(1)并購能夠補充企業內部自身在技術創新、研發上的不足和劣勢。(2)并購還能提升企業內部的核心競爭力和核心技術。進入高速發展的21世紀,科技革命的飛速變革,某些技術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促進創新者成功取得壟斷,然而導致大型公司中常常無法快速地進行技術創新的轉變與研發的原因在于他們運行機制的傳統。而通過并購規模相對較小的新技術公司成為他們在短時間獲得高新技術的秘訣,這也推進全球企業的并購浪潮向以技術創新為目的方向前進。
(二)技術資源輸出型
1.技術轉讓模式
技術轉讓模式是技術成果由一方企業轉讓給另一方企業的經營管理方式。所轉讓的技術包括獲得專利技術、專有技術、商標、傳統技藝以及管理方法經驗等,而轉讓方式一般為有償,目的在于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當然這是需要在產品的生產能力提升的前提下才能達到目標。從企業方面來說,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會因為技術轉讓模式的實施而造成比較大的威脅;這是因為一方面企業打算進行市場化發展的核心技術成果不可能是這些企業想要轉讓的技術,這樣的話就不會對企業內部的核心技術戰略造成阻礙發展的影響;另一方面,雖說是技術的所有者將技術轉讓給他人,但是所有者依舊保有與專利技術密切相關的一些特殊式樣的專有技術,這些特殊知識不會輕易的隨技術的轉讓而轉讓出去。
2.內部成果外部開發模式
相比大多數企業習慣于的將外部技術成果引進到企業內部進行利用的傳統來說,內部技術成果外部開發模式恰恰與以往相反,內部成果外部研發模式的本質是將公司內的技術成果拿到外部市場上利用、研發,而且該模式針對內部技術條件的基礎上,外部風險評估企業機構應運而生,這樣不僅能夠為高新技術的進一步研發創造良好的環境,而且最終也能夠實現新技術成果的商業化這一根本目的。
3.技術轉移型模式
技術轉移指技術成果在國家、地區、行業內部或之間以及技術自身系統內輸入與輸出的活動過程。技術轉移包括技術成果、信息、能力的轉讓、移植、吸收、交流和推廣普及。從企業開放式創新模式來說,企業技術資源輸出的主要方式就是技術的轉移。就目前國際情形來說,技術轉移和技術擴散的主要載體就是許多國際跨國公司,有限的技術和國內市場不能滿足國際跨國公司的需求的時候,企業為了繼續鞏固在新技術領域的壟斷這一根本目的,壟斷全球市場是這些公司的根本戰略,從而海外市場已然成為了大型跨國公司積極擴展的新領域。
參考文獻
[1]王成軍.官產學三重螺旋研究——知識與選擇[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2](美)亨利·切薩布魯夫.開放式創新——進行技術創新并從中贏利的新規則[M]. 金馬,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3]馬鋒,張玉芳.封閉式創新與開放式創新模式研究[J].航空工業經濟研究,2006(06).
(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