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介紹了國內外對傾銷與反傾銷的博弈研究, 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傾銷與反傾銷的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對傾銷與反傾銷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傾銷 反傾銷 博弈分析
一、前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不斷發展,進口關稅、配額和出口補貼等貿易保護手段作為保護本國經濟的一種手段,其作用越來越弱。反傾銷作為一種被世界貿易組織所允許的合法而有效的手段,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采用。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外貿易迅速發展,但隨之而來的是國外反傾銷調查的迅速增加。根據WTO統計,截止至2012年12月,我國所遭受反傾銷調查數量為885件,是全球遭受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世界各國對我國頻繁實施的反傾銷訴訟已經嚴重阻礙了我國對外貿易的健康發展。
傾銷是指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將一國商品銷售到另外一國市場的行為。WTO反傾銷協議規定,如果一項產品從一國出口到另一國的出口價格低于在出口國國內消費的正常貿易過程中的同類產品的可比價格,則該產品被認為是傾銷產品。反傾銷指進口國當局依法向對進口國產業造成損害的傾銷行為采取征收反傾銷稅等措施,以抵消損害后果的法律行為,這是一種被世界各國普遍認可的限制進口手段。
目前,國外對傾銷與反傾銷的博弈研究既有理論研究,又有實證分析。理論研究主要集中在完全信息條件下雙寡頭靜態博弈,如Brander、Krugman、Spencer等。Prusa、Tharakan等則對反傾銷進行了實證分析,并從博弈角度論述了反傾銷法作為指導局中雙方博弈的規則尚有不完善的地方需要修訂。國內運用博弈論分析傾銷與反傾銷問題的尚不多見,張維迎和馬捷從產權角度研究了產權對傾銷問題的影響,楊仕輝就外國對華反傾銷的逆向選擇作了實證分析,楊仕輝和張娟通過構建不完全信息條件下的傾銷與反傾銷動態博弈模型對反傾銷效應進行了理論推導。本文在參考國內外文獻的基礎上,運用博弈論為分析工具,建立了傾銷與反傾銷的博弈模型,對傾銷與反傾銷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
二、傾銷與反傾銷的博弈論分析
(一)傾銷與反傾銷的完全信息博弈分析
假定國外企業不進行傾銷而國內企業不進行反傾銷訴訟,其效用分別為u1 和u2;國外企業進行傾銷,傾銷成本為c1,同時國內企業不進行反傾銷時國外企業進行傾銷的利潤為m;國內企業進行反傾銷,反傾銷成本為c2。通常m>c1,m>c2。博弈矩陣如圖1。
當國外企業傾銷時,如果國內企業進行反傾銷,國內企業的效用為u2-c2;如果國內企業不進行反傾銷,國內企業的效用為u2-m,由于u2-c2>u2-m,國內企業的最優策略是進行反傾銷。當國外企業不傾銷時,如果國內企業進行反傾銷,國內企業的效用為u2-c2;如果國內企業不進行反傾銷,國內企業的效用為u2,由于u2-c2 如果一個人采取混合戰略,其對手不能準確地猜出他實際上會選擇的戰略。假定國外企業進行傾銷的概率為p,不傾銷的概率為1-p;國內企業進行反傾銷的概率為q,不進行反傾銷的概率為1-q。 (二)傾銷與反傾銷的不完全信息博弈分析 假設進行傾銷與反傾銷博弈的參與人仍是國外企業和國內企業,他們追求利潤最大化。但信息是不完全的,潛在國外企業決定是否對某國進行傾銷,國內企業并不知道國外企業的成本函數。假定國外企業有兩個可能的類型:低成本或高成本;國外企業是低成本時,實施低價策略不會導致國內企業反傾銷的成功,而高成本時國外企業的低價策略會導致國內企業反傾銷的成功。兩種成本情況下的支付矩陣如圖2所示。 國內企業在博弈開始時只知道國外企業是高成本的概率為p,低成本的概率為1-p。無論國外企業是低成本還是高成本,出口到某國的選擇都有低價格和高價格。博弈的第一階段,當國外企業選擇低價策略,國內企業的最優選擇是反傾銷;當國外企業選擇高價格,國內企業的最優選擇是不反傾銷。博弈的第二階段,國內企業是否對國外企業的價格策略實施反傾銷,依賴于國內企業對國外企業成本的判斷,如果國外企業是低成本的時候,國內企業的最優選擇是不反傾銷,當國外是高成本,選擇低價格的時候,國內企業的最優選擇是反傾銷;反之,則不反傾銷。國內企業是否進行反傾銷,依賴于他對國外企業成本的判斷。高成本國外企業如果選擇價格a21時,會招致國內企業的反傾銷,因此,高成本企業可能會選擇價格a11或a12,以避免招致國內企業的反傾銷。在觀測到國外企業的第一階段的價格選擇后,國內企業會修正對國外企業的成本函數的先驗概率p。如果國內企業觀測到國外企業選擇低價格a21,就可以推斷國外企業一定是高成本,采取反傾銷就是最優選擇。國內企業看到國外企業選擇低價策略,可以估計國外企業在低價條件下低成本和高成本的概率, 即P(c1∣p1)和P(c2∣p1)。 假設p=0.5,低成本條件下選擇低價格策略的概率大于高成本條件下選擇低價格的概率,即a1>a2,可以得出P(c1∣p1)>P(c2∣p1)。如果國內企業作出這樣的估計,就不會對國外企業進行反傾銷了,反之,則選擇進行反傾銷。如圖3,博弈方國外企業選擇了低價策略,這個低價策略可能來自兩種不同的成本類型。博弈方國內企業在決策點有兩種選擇,即反傾銷和不反傾銷。如果國外企業是低成本類型,即沒有傾銷行為,國內企業的最優選擇是不反傾銷,因為b11 三、結論 近些年,我國在外貿出口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面臨嚴重的反傾銷危機,中國企業在面對反傾銷調查時,大都采取消極避戰的態度,助長了國外對華反傾銷的氣焰。從博弈的角度來看,主要是因為我國企業還沒有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的博弈過程,不能通過主動介入改變被動局面。要改變這種局面,必須積極參與博弈,并利用可置信威脅改變對方的博弈路徑,以獲取利潤最大化。同時,在企業選擇價格策略時,要從長遠利益出發,注意進口國對自己價格策略的反應,盡量不給進口國一個低價傾銷的印象,以免使自己陷入反傾銷的訴訟中。 參考文獻 [1]張維迎,馬捷.惡性競爭的產權基礎[J].經濟研究,1999(06). [2]楊仕輝.反傾銷博弈與逆向選擇[J].世界經濟,2000(01). [3]楊仕輝,張娟.不完全信息條件下傾銷與反傾銷動態博弈[J].中國管理科學,2000(03). [4]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程慕華(1987-),女,漢族,山西太原人,就讀于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研究方向: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 (編輯:劉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