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銀行逐步參與到國家貿易結算的過程中來。信用證支付方式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進、出口雙方在付款和交貨問題上的矛盾。信用證支付方式已經成為國際貿易中的一種主要付款方式,它在處理進出口雙方在交易過程中的不信任問題上起到了很好的延緩作用,與此同時,基于信用證見單付款的付款方式,增加了信用證支付方式的風險防范難度。所以,本文對在當前國際貿易中,采用信用證支付方式所面臨的風險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防范策略。
【關鍵詞】國際貿易 進出口 信用證支付 風險 防范策略
在現代國際間的進出口貿易中,通常貿易雙方為了保障交易的有效性,會采取可以對雙方信用進行擔保的,風險較低的支付方式。此時,信用證支付方式的有效性就能得到很好的體現,信用證支付方式成為了目前國際貿易中最主要以及最常用的結算方式。它是一種由銀行依照客戶的要求和指示,向受益人開立的,在規定的期限內憑規定的單證支付貨款的書面保證文件。只要出口商提供了符合信用證的單證,開證行即擔當第一付款人向出口商支付貨款的一種結算方式。銀行經過對進出口雙方的資質審查確定雙方有條件支付交易款項并開具證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國際貿易中的預付貨款風險。
一、信用證支付方式的特點
(一)開具證明的銀行擔負首要付款責任
由于信用證是開證銀行在對受益人出示的信用資質經過審查后確定受益人符合信用規定后而開具的,相當于銀行對受益人做出了信用保障,所以,銀行要擔負首要付款責任。首先銀行需審核出口商所提供的單據是否與銀行信用證相關條款相符,如無不符,銀行即將單證交由開證人簽字確認同意承兌后,在有效工作日內安排付款。銀行付款的程序并不以其他條件作為前提。
(二)信用證具有獨立性
雖然信用證的開具是建立在貿易雙方的買賣合約上,但在此種前提上,信用證開具后便具有了獨立性,它是獨立的具有法律效應的文件,并且之后再不會受到買賣合約的限制。在《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第600號(該慣例是國際商會對各國銀行審核信用證單據標準做的規定)中明文規定,“在信用證業務中,各有關當事人所處理的只是單據,而不是單據所涉及的貨物、服務或其他行為”。銀行在對出口商遞交的單據進行審查核對后,發現單據與信用證是相符的,那么就可以進行接下來的付款的程序。如若發現單據不符,那么其責任方則不在銀行,需要貿易雙方進行自行交流。
二、信用證支付方式中進口商面臨的風險
基于信用證支付方式的特點,有許多不法分子會趁虛而入,將信用證支付方式作為欺詐的手段,以此來謀取利益。
由于貿易雙方在信用證支付方式中的權責是相互分離的,導致銀行對貿易過程無法實施有效的監測。銀行只需對單據進行審核,與條件相符便可以確定付款。如果出口商信譽不佳,偽造質檢單、保險單、提單等單證并使單證以假亂真并符合信用證條款,就有可能造成了許多進口商在進行付款后按照交易規則去提貨時,發現根本沒有貨物可以交易,以及出現出口貨物以次充好或短少數量,與合同和信用證要求的物品不符。而此時款項已經支付給出口商,進口商并沒有強制將款項追回的方式,只能憑借合同約定向出口商索賠,而一些帶有欺詐性質的出口商早已逃之夭夭,導致進口商無從索賠,以致承受巨大的損失。
一些不法的出口商會采取許多手段對進口商進行貿易欺詐,其中主要方式有通過單據的偽造以及違法的提貨單簽發方式來達到欺詐的目的。欺詐方進行單據偽造主要是指其利用銀行憑借單證相符進行付款的原則中忽略貿易雙方合同的漏洞進行單據偽造的行為。通過偽造信用證指定需要與之相符的單據來騙取款項。另一種是進行違法的提單簽發方式,其中包括預借提單、順簽提單和倒簽提單等方式。主要是在貨物運輸過程中,對提貨單進行控制的行為。
三、信用證支付方式下進口商對于風險的防范措施
(一)在進行貿易合作時,對交易方進行調查,謹慎選擇交易對象
在國際貿易中,出口商信譽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進口商儲匯是否安全可靠。進口商要保障自己的利益,必須對貿易合作的另一方的進行了解,確保對方具備合作的條件。進口商可以通過一些駐外機構對出口商在其所在國家的信用進行評估,對相關資料進行搜集整理,確保出口商在信用度和資質方面滿足貿易合作的要求,再與之進行合作。
(二)對開具的各種單據進行嚴格的審查
為避免出口商在單據上進行欺詐,進口商應對開具的各種單據進行嚴格的審查,在保障單據與信用證相符的前提下,還需要審核單據中涉及到的貨物情況是否與交易時的貨物情況相符,貨物運輸過程中的提單時間是否符合常理,如果發現有倒簽提單、預簽提單及順簽提單的可能,則需要對貨物運輸的過程進行查詢,判斷是否有侵權行為的產生。在進行確認后,搜集證據,再對出口商以及貨物運輸方要求索賠。
(三)根據交易類型,對信用證臨時付款條款提出不同證書要求
貿易雙方在銀行開具信用證時,根據貨物的規格以及交易的類別申請讓銀行在信用證中提出對各種證書的嚴格要求,為了使交易過程中風險降低到最低,同時為了保障出口商貨物的質量,可以在信用證臨時交單條款中要求出口商提供權威機構開具質檢證書,并作為臨時付款的條件之一。
發揮企業和銀行雙方在防范結算風險上的互補作用
進口企業要制定嚴格的企業內部操作制度,通過銀行根據出臺的新政策對企業人員定期舉辦培訓,以提高企業人員的業務素質。要加強銀企雙方的配合程度,提高貿易結算效率。只有銀企雙方立足于各自的內外環境,樹立自我防范風險意識,才能有效維護銀企雙方的共同權益。
四、結束語
為了確保國際貿易能夠健康有序地進行,同時為了使進口商的利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使貿易雙方風險降到最低,需要對信用證支付方式中的一些可能存在的漏洞進行不斷的改善,增強風險防范意識,促使貿易雙方友好的合作,維持良好的貿易秩序,使進出口雙方在國際貿易中達到雙贏。
參考文獻
[1]徐金玲.從一則案例看信用證支付方式下進口商面臨的風險及防范[J].中國經貿導刊,2012(02).
作者簡介:劉瑩(1971-),女,湖南衡陽人,經濟師,1994年畢業于衡陽師范大學,研究方向:國際貿易結算方式及風險防范。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