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欄·單刀客】
孫二娘,很悶的魔羯女,永遠學不會與陌生人找到恰當話題。朋友評價:“小刀子一樣聰明,卻豆腐一樣迷糊。”目前暫居江南。
“如果你沒聽過某人講粗口,那說明你和他的關系還不夠親密。”這是一位女友告訴我的。
話說我第一次聽到老公講粗口時,不由眼前一亮:“呵!這貨是我的菜。”夠重口味吧,人是有多二,才以粗口定情呢。
我不知道是否人人都需要粗口,就是竊以為,我們人類吃進去那么多山珍海味五谷雜糧瓜果蔬菜,除了汲取食物營養之外,勢必要排泄出大小兩種糟粕。同理,我們每天通過各種渠道接收了無數雞湯鴨湯好壞信息,除了唱歌贊美說理之外,難道就不需要宣泄掉精神的垃圾?
我想這就是粗口產生的根源。我有惡趣味,罵罵益健康,不論你是莽漢潑婦還是紳士淑女,大小便是必須的,宣泄精神垃圾應該也是必須的,是心理需要之一種。至于很多得癌的人是否與太自律太壓抑不宣泄有關,這個我沒研究過不敢亂講,但可以肯定的是,“好人不長命,惡人活千年”是有一定道理的。
比如正忙的時候,電腦突然跳出廣告小框,你知道好多小框是你沒法限制隨時跳出來搗亂,接二連三少臉沒皮,影響工作和娛樂,這事平時也罷了,逢著情緒不好忙亂趕時間,便很容易被激怒,不免大出惡聲:“滾!你大爺的。”——當然,這是周圍沒人的時候。
周圍有人的時候也會罵粗話,但那要確定是親近的人,家丑不外揚嘛。比如昨天,老公郁悶地告訴我,說那筆錢要不回來了,那些人是蓄意行騙的,可是做得天衣無縫很難告倒。我氣得兩眼發直,惡聲惡氣罵了幾十遍“死他全家讓他們用這錢去治病全家得絕癥”,好險血壓總算沒飆上去。
這個惡趣味延伸到網上,就有了些技術含量,不止沖動時宣泄情緒那么簡單了。
這些年,從論壇、博客到微博,我最愛做的事就是圍觀罵戰。凡在罵戰中以一敵十敵百反敗為勝、心理素質超強、罵不倒反而越戰越勇、罵人不帶臟字卻入木三分者,是為戰神。我粉之追隨之,哈之。
早些年沒見識,偶爾半夜出了點什么熱鬧,圍觀得熱血沸騰時,我按捺不住還傻呵呵地跑去QQ把在線的好友一個個地叫出來,在群里也鼓噪幾聲,喊大家都去觀戰。現在想想也太事兒媽了,不符合身份。凡在天涯豆瓣貓撲西祠混過,圍觀過幾場惡戰的,一般的罵戰基本上興奮不起來。
現在成熟了,仍然沒能脫離低級趣味成為高尚的人,反而惡趣味的段位有了提高。我知道什么話題能引起精彩罵戰,罵出高水準罵出知識性娛樂性,就蹲那兒看笑話,看得擊節喝彩感嘆憤怒;我還知道怎樣順著罵者ID去找他的足跡,知道這鳥人都干過些什么,他的話可聽不可聽,甚至,能辯出哪個是哪個的“小號”,哪個是哪個的“馬甲”……到這個份上就太好玩了:有人指出罵小三罵美女罵明星者幾乎全是丑婦怨婦,有人指出罵“農夫山泉”的全是“怡寶”槍手,罵《小時代》的都是過氣大叔,罵……我以為自己早已深諳其中奧妙,可又有人說,罵某人的全是他自己,自己把自己生生是罵紅了啊。
我倒!還有罵自己往死里罵的,長見識了。
罵人也有“罵品”。在我看來,凡做地域攻擊、性別攻擊、年齡攻擊的均屬下下品,內容空洞文字污穢者屬于下品,自然,罵人不帶臟字又罵得對方無法反駁惱羞成怒,應屬上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