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新課改我覺得每位教師都應該有自己的思考,不能總是采老式的教育教學方式。時代在進步,學生在轉變,所以老師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有所轉變。本文主要結合自己在新課改的浪潮下,去山東學習參觀時所得的感受,談談新課改中的幾點教學方法。
關鍵詞:傳統教育;新課改;因材施教;改進教學方法
從上學到高中畢業這十來年,我一直接受的是傳統式教育,即老師在課堂上講,學生在底下記、背、做大量的習題,效果對大多數學生都不好,最后弄得老師和學生都筋疲力盡。現在與從前大有不同,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課堂,改變教學模式勢在必行。學校領導班子早已發覺這一點,所以在充分的準備之下組織老師去山東學習,我很幸運參加了這次學習旅程。
初到山東省昌樂二中(以下簡稱“昌樂二中”),并沒有感覺出與自己學校有什么區別(只是覺得校園大一點),但后來我發現了,學生下課時都有自己該忙的,或是預習下一科或是寫“典型題集”,或是在黑板上寫下一節的學習目標,沒有下課打鬧或是吃東西的現象。單就“典型題集”來說對他們就很有好處,上面記錄的是他們做錯,不會或認為重要的,這樣以后復習時就可以有目的地去做。上課時每個小組(AA組,BB組,CC組)的同學都有任務,或是上黑板展示自己做的題,或是就題進行討論或是查閱相關資料,總之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沒有“溜號”現象,也沒有睡覺趴桌子現象。我在昌樂二中聽了三節課,兩節高二物理復習課,一節高三生物課,學習了他們所推行的“271”模式,即把大部分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主動去思考,不思考是真的什么都不會,因為老師不會講太多,老師只是起到點撥的作用。學生討論時也很有激情,因為他們思考了,有了自己的觀點,都想以自己的觀點說服別人,所以必須掌握大量且正確的論據,這就得靠他們自己去探索,再也不是麻木的“拿來主義”了。只要學生采取了主動那么一切就都好辦了。昌樂二中的學生找到了學習的樂園,他們不再把學習當成負擔,而是一種快樂。
之后又去山東省杜郎口中學學習,與我們學校不同這是一所初中,基本上以住宿為主。這所學校的學生從入學就受到學校的良好教育,不論是從學習方面,還是生活方面,或是做人方面。我覺得最值得我們學校學生學習的是自覺性。有一節課老師來晚了,可他們就像老師在一樣繼續著課堂進程;還有討論問題時很認真,不會借機打鬧或說與學習無關的話;討論完畢會很快安靜下來;寫黑板字時很工整不用老師盯著;寫完字會把粉筆灰自己擦干凈,吃飯時很有秩序等等,這些都是新課改和新型教育的結果。上課時由學生進行講解,其他學生點評或是提出更好的解法,最后老師點評,徹底把課堂還給了學生,老師起到了引導啟發的作用。
通過本次學習參觀我意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學習過程是探求新知、學會合作、學會做人的一個綜合過程。所以我在很多方面都應該做出改進,比如應該放開手,大膽的讓他們自己去探索知識,讓他們自己去思考,不做他們成長的絆腳石。我會很努力地把本次學習過程中所得到的啟發應用到自己的教學過程中,結合本次學習我覺得好的課堂,好的教學方式,好的新課改方法應該具備以下幾點:
1.要客觀對待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才施教
學生從初中升到高中時就存在著參差不齊的狀況,高中教育的目的在于針對學生的實際因材施教,不斷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思維能力。老師在課堂上就要把握好度,要引導到位,在教學過程中,不能“一言堂”,要留給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時間,要鼓勵他們獨立的完成問題。要讓學生自己思考、總結、舉一反三,形成一定的自學能力。
2.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學生的自學效率
課堂教學一定要分清誰是主角,誰是導演。除了讓學生思考外,學習的側重點是老師要把握好的。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突出基本現象、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注意貫徹循序漸進的原則,知識要逐步積累、擴展和加深,思維能力、自學能力等要逐步提高,不能要求過急過高,否則就可能挫傷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物理的興趣。
3.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關鍵是要使學生有正確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踏實的學習作風。老師在講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時,要思路清晰,使學生理解其中的道理,領會研究問題的方法。要重視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的應用,使學生學會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物理現象。獨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只有真正地打好基礎才能談上全面提高能力。
4.把握自己的教學心態
老師與學生的關系很復雜,可以說是朋友,可以說是敵人,在課堂教學時就要把握好度,不要把自己的心情帶到課堂上來,比如看這個同學不順眼,看那個同學不聰明,教學時忽視他們的感受,不問他們是否理解了,這樣就不是一名合格的老師。最起碼要對待學生一視同仁,我們教學的目的是讓盡可能多的學生理解,你的情緒很可能影響到對方,對他的學習更為不利,我們要雪中送炭,不能雪上加霜。親切而不失威嚴,和藹而不失莊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孩子是父母的孩子,也是老師眼里的孩子,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才有利于學生的學習。
在信息化的大時代背景下,教師的轉變是必然的,這就要求教師要打消一切顧忌,不能再畏首畏尾。這樣對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是有利的。我們要有量的積累,才能有度的變化,要循序漸進,不能盲目激進。現在我們學校所進行的課堂改革已小有規模,學生慢慢的已經適應,也開始配合教師進行課堂教學。要想讓自己有所發展,不落后,就得跟上時代的步伐,讓課堂多樣化,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解題能力,增加師生互動,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我相信這樣不久后就會有好的收效。
(作者單位: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第二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