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對于美國來說是一個充斥著性、毒品、搖滾、迪斯科、工業化的時代,是一個開放的時代。而越戰帶來的人心惶惶,也使軍事消費開支激增,經濟步入衰退。水門事件、通貨膨脹、高失業率和能源危機也為這個時代注入了一股緊張氣氛。這些在70年代不同時期的電影中都能夠反映出來。
《周末夜狂熱》(1977)
Saturday Night Fever
推薦理由:很多人對《低俗小說》里文森特與米婭那段魅力十足的扭擺舞印象深刻,其實文森特的扮演者約翰·特拉沃爾塔就是跳搖擺舞的好手,他正是憑借《周末夜狂熱》和《油脂》在歐美青少年中紅得發紫。青春歌舞片《周末夜狂熱》除了將約翰·特拉沃爾塔捧上舞王寶座,還帶動了當年的迪斯科熱潮,Bee·Gees的歌曲也風靡一時。電影一開頭他張牙舞爪行走的樣子,還有片尾兩個人在曼哈頓的公寓窗前接吻的溫情鏡頭依然令人歷歷在目。
《教父》(1972)
The Godfather
推薦理由:我們每當談到黑幫片,總愛拿《教父》做例子。弗朗西斯·科波拉導演的《教父》創造了黑幫傳奇的不朽典范。影片開頭可謂影史上最經典的電影開頭之一。《教父》三部曲,作為影史上最偉大的黑幫電影,為黑幫片重新標注了定義,它成就了科波拉、帕西諾,讓人們記住了偉大的馬龍·白蘭度,也成就了黑幫電影的巔峰。時至今日,它仍舊霸占著影史各大榜單數一數二的位置。
《艾曼紐》(1974)
Emmanuelle
推薦理由:如果說《深喉》是那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色情片,那么《艾曼紐》就是最具代表性的情色片。該片導演賈斯特·杰克金對情色和猥褻的劃分:“猥褻是下流之事,我看色情片不到十分鐘便離席而去;而《艾》卻是文雅的情色片,沒有一絲不堪入目。人們看過這戲滿意離去,不帶一絲犯罪感。”以美國標準看,《艾》是“軟調”情戲,和同時期美制“硬調”性片截然相反。《艾》帶有明顯的女權色彩,強調女性的主動與自由選擇,并且電影拍得唯美柔和,非常浪漫。
《洛奇》(1976)
Rocky
推薦理由:“洛奇”的靈感源于拳王阿里與查克·維普納的著名拳賽。是硬漢史泰龍的成名作(自編自演),影片還曾榮獲當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獎。洛奇的經歷,其實是一個美國夢的實現。那年是1976年,是美國獨立200周年,而這部電影恰恰代表了“美國夢”。當然,它的故事、拍攝與表演也都堪稱經典。
《星球大戰》(1977)
Star Wars
推薦理由:好萊塢太空科幻片的技術里程碑電影,在沒有電腦特技的情況下,喬治·盧卡斯開辟了電影特效的黃金時代,重新定義了流行文化。這套瑰麗宏偉的太空冒險史詩一直為后人所津津樂道。整個星戰系列就是一個電影特效發展史——包括傳統的化妝技術、比例模型道具、鋼絲牽動拍攝、高曝光及手繪一直到《星戰前傳》的全數字制作。至今,星戰文化還在影響著美國本土及全球許多國家。
《現代啟示錄》(1979)
Apocalypse Now
推薦理由:美國人打了一場錯誤的越戰,整個國家都在反思。七、八十年代衍生出許多經典的越戰電影——《獵鹿人》、《第一滴血》、《野戰排》、《全金屬外殼》等,而《現代啟示錄》絕對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影片對戰爭及人類的關系,做出了哲學層面的探討,是一部帶有荒誕意味的戰爭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