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生祥1971年出生于臺灣高雄美濃鎮,1999年組建“交工”樂隊,用音樂參與美濃反水庫運動。1999~2001年間,樂隊共發行《我等就來唱山歌》、《菊花夜行軍》兩張專輯。交工樂隊解散后,他與口琴手彭家熙、貝斯手陸家駿、三弦-月琴-琵琶手鐘玉鳳合作組成瓦窯坑3樂隊,出版《臨暗》專輯,其后就一直以個人名義進行音樂實踐活動,分別榮獲2000、2002、2005、2007年臺灣金曲獎。
鐘永豐是詩人、作詞人和文化行政工作者,出生于美濃的煙草的農家,在臺灣完成土木工程專業的學士學位后赴美佛羅里達大學攻讀社會學。畢業后返回臺灣。2000年高雄縣政府水利局成立,他出任史上第一位高雄縣政府水利局局長。在美濃反水庫運動中與林生祥結識,隨即開始了長期合作。2000年憑借專輯《我等就來唱山歌》與林生祥、陳冠宇摘得第11屆行政院新聞局金曲獎最佳專輯制作人獎,2007年又憑借《種樹》獲得第18屆行政院新聞局金曲獎演唱類最佳作詞人獎。和林生祥合作期間,創作大量反映臺灣鄉土和客家文化的歌詞,在文學性上豐富了林生祥的音樂。
TIPS:你應該知道的
①美濃反水庫運動
1992年,臺灣當局準備撥巨資修建美濃水庫,以此解決新建的濱南工業區用水的問題。但當美濃當地的民眾了解到水庫建成后將淹沒這里美麗的雙溪河谷,致使臺灣獨一無二的熱帶叢林與黃蝶谷永遠消失,他們立即開始了自發的抗議活動,反對政府修建美濃水庫。8年后,臺灣政黨論題,民進黨政府宣布停止水庫修建的計劃。
②“交工”樂隊的得名
在臺灣農村,農忙時節,地里的工作繁重瑣碎,需要大量的勞動力,而有的家庭勞動力有限,于是村民們就互助組成“交工”班,協同合作,一起采收田里的收成,一直到整個農時結束。這種互助共濟的制度不似金錢買賣的勞動力交易,是農村廣泛采用的一種極富效率的制度。有感于這種制度中散發出來的濃濃的人情味,林生祥把樂隊命名為“交工”。
③月琴
在林生祥的多首作品中,都使用了一種叫做“月琴”的樂器。它是由我國傳統的民族樂器阮和琵琶演變而來。林生祥使用的臺灣月琴,較普通月琴頸較長,音箱為木制圓形,也有六角形或八角形,它的面板通常用臺灣泡桐制成,演奏特定曲調時用純5度定弦。傳統月琴只有兩根弦,而在《我莊》中,林生祥使用的是自己改造的六弦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