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國標準化工作會議于2月21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學習貫徹大的十八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12年標準化工作,分析當前標準化工作面臨的形式,研究部署2013年標準化工作任務,科技部萬鋼部長,國家質檢總局支樹平局長到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這是指導全國標準化工作的一次重要會議。
未來一段時間全國的標準化工作,將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堅持以服務科學發展為主題,以支撐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提升標準化發展整體質量效益為核心目標與任務,以“系統管理、重點突破、整體提升”為基本要求。重點任務是:推進標準分類管理機制建設、標準修訂全過程管理機制建設、標準與科技緊密結合機制建設、標準化協調推進機制建設。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化推進力度、現代農業標準化推進力度、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標準化推進力度、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推進力度。進一步完善標準化政策法規體系、加強標準化科技支撐體系建設、構建標準化公共服務體系、加強標準化技術機構和人員隊伍體系。推進綜合標準化理論與方法專題研究、重點領域綜合標準化試點示范。
通過學習領會會議精神,結合商會標準化工作實際情況,我們有以下幾點體會和認識。
一、標準化工作要堅持服務科學發展的主題
標準化服務科學發展是一個嶄新的命題,也是標準化工作新里程的標志。這里強調的是標準化是生產和科學發展的技術手段,科學發展又大大豐富了標準化的內涵和水平。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產業的發展,標準已經嵌入科技與產業的全過程,體現在科研過程中有必要充分發揮標準化簡約規范系統的作用,提高科研的效率。另一方面要加速科研成果轉化為標準,應用在生產實踐中,進而實現標準服務科學發展的使命,從根本上實現經濟和社會的科學發展。
結合商貿流通領域的實際情況,我們將標準立項的要點轉移到商貿流通領域管理類標準制修訂工作任務上??v觀商貿流通行業的發展趨勢,管理進步的任務是艱巨的。從傳統的產業發展到現代流通業,管理方法、管理技術的標準化任務很多,直接關系到調結構,轉方式。我們要關注拓展服務標準化領域,開展食品道德誠信指標及考評標準的研究,探索建立食品銷售服務誠信標準體系和重點標準;在加快構建現代服務業標準體系任務目標的要求下,我們將關注品牌建設,加大品牌評價在新領域的標準研制力度;在加強資源環境標準化工作,支撐生態文明建設的國家標準化工作重點工作項目中,我們將全面推進商貿流通領域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標準化工作,開展循環冷卻水等領域再利用標準化的研究和加強限制商品過度包裝標準化研究;提出并研制典型食品包裝限制要求的標準;在加大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標準化力度,推動和諧社會建設方面,我們要研究商貿流通行業特殊商品經營要求的管理標準的立項申請。
二、推進標準分類管理機制建設是標準化工作調整結構的重要舉措
標準實行分類管理是未來將按照標準的不同性質和類別,事實管理,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分類管理將從強制性標準、推薦性標準、企業標準三個角度實施。
強制性標準突出強調政府作用,逐步實現由部門和地方負責提出立項申請、起草、審查、評估等工作,這說明強制性標準將進一步顯現技術法規的效應,促進標準的執行力度,政府在相關領域的管理將依據標準技術法規進行,這是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標準化結構調整的必然結果,也是技術要求法制化的實施,從根本上體現了尊重科學,依法治國的標準化發展方向。同時還要建立相應的評審委員會,使得強制性標準的制定過程更加的公開化、透明化。我們應在商貿流通領域認真思考發現強制性標準制修訂項目,體現管理的必要性和技術指導的權威性,這將是協會服務政府的重要工作。
推薦性標準將更加強調市場作用。要充分發揮企業在產品標準需求、投入、研制和應用中的主體作用,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牽頭承擔產品及產業相關的標準研制任務。這說明企業將在推薦性制修訂工作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企業是技術進步的主體,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都是在實踐中產生的,都可以通過標準化盡快地推廣到整個行業,形成新的生產力。推薦性標準應該更加活躍,更加精彩。我們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進一步調動企業的積極性,關注并組織具有科技內涵和市場推廣價值的推薦性標準項目,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滿足市場的需求。
企業標準將是國家標準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標準化建設推進到企業的經營層面,管理層面,產品層面,服務層面,銷售層面,顧客滿意層面,人才培養層面是企業標準化的未來趨勢。我們要做的是幫助和指導建立企業標準體系,制定適合實際的標準,幫助一、二個企業標準完善標準化工作建設,做好標準咨詢服務工作,使企業運用標準化手段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提高全面質量管理水平。同時在行業積極推進“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的創建工作,鼓勵企業建立聯盟標準并逐步轉化為行業標準,顯現標準效益。
三、堅定不移的推進標準制修訂全過程管理
商貿流通領域的標準化工作與制造業相比,起點低,數量少,標準意識比較淡薄,標準管理缺乏經驗,更缺少研究。自2012年起,商會制定了標準審定會批準的程序,對審定會之前的標準化過程全面監督評價,批準標準審定。保證了標準制修訂過程的程序化,以及嚴肅性和嚴謹性。今年,我們在把控審定會的基礎上研究標準立項這一關鍵過程。我們將進行調查研究,深入了解企業的標準化需求,了解市場需求,了解政府的標準化需求,提出有價值的標準項目。同時,我們要形成標準項目評價協商的機制,在一定范圍,評價標準項目的優劣和申請立項的可能。盡可能將最有價值的標準項目提煉出來并報送上去。把控立項環節也是從源頭解決標準重復交叉矛盾的有效措施。推進標準制修訂全過程管理機制建設的另一項工作,是加強技術委員會的管理。對TC加強管理,加強考核,多多開展活動。
四、積極嘗試綜合標準化工作
GB/T 12366 《綜合標準化工作指南》將綜合標準化定義為:為了達到確定的目標,運用系統分析方法,建立標準綜合體,并貫徹實施的標準化活動。
這個定義突出強調了綜合標準化是以整體效益最佳為目標形成的相關指標協調優化相互配合的成套標準。
綜合標準化是蘇聯的標準化工作者在20世紀60年代的創造,實踐證明具有很好的效果。運用綜合標準化理論方法研究成果系統總結綜合標準化運用實踐經驗,制定實施綜合標準化的指導意見,推動行業、地方、企業等各層面大力實施綜合標準化,促進標準化管理機制和方法創新。
隨著我國標準化戰略的實行,標準化工作已由制定單一的標準和解決單一的問題,發展為由系統化、綜合化的一系列標準來完成一個工作目標,這是標準化管理機制和方法的創新,是今后一段時間,我們要研究實施的方法和機制,更為重要的是要在生產和科研工作中實施。
在標準、規則之爭已經成為世界競爭博弈的焦點和制高點的今天,我們要認真學習國家標準委2013年標準化工作會議的精神,深入思考標準化的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務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探討標準化的工作如何更好的推動理念方法的創新、科學技術的創新和體制機制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