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夏老師您好,我進入單位的時間也不短了,但一直覺得領導對我不太信任,我該如何向他“表忠心”,從而贏得他的信任呢?(山西:阮玲)
A:無論官場還是職場,那些身處高位的領導們,表面上看去都風風光光的不可一世。事實上,他們內心深處也藏著各種各樣的害怕。尤其讓領導們提心吊膽的是,下屬是否真正忠誠自己,會不會在背地里將自己出賣了。因此,對于那些自己不是萬分信任的下屬,領導是絕對不會將重要事情交付他去辦的。
因此,向領導表示忠心理所當然就成了親近領導的“敲門磚”。許多人因此常常苦思冥想,如何才能更好地獲得這塊磚。然而,官場處處都是技術活,表忠心也是如此。沒有一定的智商與情商,還真干不好這事。當然,決定能否干好這活的因素,還有比智商與情商更重要的,那就是一個人的道德與心理底線。
就表忠心而言,在歷史和現實里,從來就不缺乏表演者,而且可謂花樣迭出,完全可以每四年舉辦一屆表忠心國際花樣大賽。然而仔細歸納起來,那些最能吸引眼球的忠心表達者,無非就是三類:下作無恥型、剛猛兇殘型和落雪無痕型。
下作無恥型的代表當數西漢時的鄧通。鄧通本是西漢一個不名一文的船夫,無意中因為當時的皇帝漢文帝劉恒的一個夢而得到寵幸。
平日里鄧通很會拍馬屁。據《史記》和《漢書》的記載,劉恒身患癰疽(惡瘡),鄧通常用口為其吸吮膿血。后來,漢文帝竟將幾座銅山賞給了鄧通,允許他私鑄銅錢,鄧通因此富可敵國。
與鄧通這種無恥的表演相比,吳起表忠心則剛猛的多。某年齊國進攻魯國,魯國國君想用吳起為將,但因為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魯國于是猶豫不決是否要封吳起為將。吳起非常渴望能獲得這個機會成就功名。為了向魯國國君表示忠心,以示自己不會傾向齊國,吳起于是就殺了自己的妻子。 “殺妻求將”,這忠心表得夠徹底夠狠的了,但卻因太過兇殘,一直為人所詬病。
真正將忠心表達得有水平的,當屬明成祖朱棣落雪無痕型的表演。洪武十三年(1380年),21歲的朱棣去北平當燕王,隨后將那里整治得非常出色。當時權高位重的大將藍玉看出朱棣是一只潛力股,便設法去巴結他。洪武二十年(1387年),藍玉征蒙古納哈獲得了一匹寶馬,藍玉就給朱棣送去。原本非常喜歡名馬的朱棣不僅不領情,反而將藍玉訓斥了一頓:“將軍俘得名馬,理應送給朝廷。怎么卻送到我這里來了?你這不是尊重君父之禮。”瞧瞧,這話說得多冠冕堂皇。朱棣心里明白,他說的這番話,肯定會傳到父親耳朵里。與能借機向父皇表忠心相比,一匹名馬算得了什么?果然,六年后藍玉因“謀反”被殺,被株連的達一萬多人,朱棣因拒收名馬更為朱元璋看重。
縱觀這些表演忠心者,手法精彩得令人眼花繚亂。但只要我們悄悄揭開那層表演面紗的一角,就會發現所有表演忠心者,心里無不都藏著一個很大的欲望。這心底的欲望越是無上線,表演忠心時也就越是無下線。而且,那些忠心表達得越是精彩的,關鍵時刻可能背叛得也越徹底。對于這點,歷史也不厭其煩地予以了證明。比如朱棣,最后不就篡奪了皇位嗎?
當然,不是誰都有朱棣的智商和遠見。對于普羅大眾來說,不妨簡單一點。比如,在和領導吃飯時,端著酒杯念念這段“忠心經”: 領導的酒量就是我們的膽量;領導的脾氣就是我們的福氣;領導的要求就是我們的追求;領導的想法就是我們的做法;領導的意向就是我們的方向;領導的小蜜就是我們的秘密……雖然赤果果,照樣管用。
不信?看看我一個朋友的故事吧。三年前,他像李陽一樣抽風似的在他的QQ簽名寫道:我愛公司,我愛加班,我熱愛我的老板!最近,我翻閱他的微博,其中一條是:我在全中國最好的行業里最好的公司上班,和最強大的團隊并肩作戰,為中國最聰明的老板打拼天下,我真是最幸運了!結局是,他三年三級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