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下半年,湖南桃源縣官方微博“桃源網”出爐,成為中國最早開通微博的政府部門。緊接著云南省委宣傳部的官方微博“微博云南”面世。隨后,以“平安肇慶”、“平安北京”為代表的全國各地的公安微博,以及各級黨政領導的微博如雨后春筍般開通。
《2013年第一季度新浪政務微博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通過新浪認證的政務微博數突破7萬個,政務微博發博總數達4295萬余條,平均每個政務微博發博數約為608條,這些微博被新浪微博網友轉發及評論2.1億余次,平均單條微博被轉發及批評約5次。另外,在新華網、騰訊網、人民網也都涌現了大量的政務微博。
盡管政務機關開通微博的初衷各有不同,但經過觀察不難發現,政務微博之所以受網友關注,更倚賴于內容的親民,而在解答社會熱點問題上,卻并未發揮公眾理想民中的作用。推薦菜譜、發布“淘寶體”或“凡客體”的公告、提供生活常識、會“賣萌”、夠幽默,確實吸引了大量粉絲,但通過微博真正與網友互動的并不多,聽取網友意見、接受網友投訴的更少。僵尸微博、官腔、發博而不言政、謬論等都讓網友們大跌眼鏡。
期望與現實相背離,讓人不禁疑惑:政務微博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