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公司和市場之間,充滿著許多流言蜚語。公眾把盈利和市場操縱畫等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市場中,有許多有操守的投資人,憑著極大的正直精神在做交易,他們每年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我們鼓勵你去研究他們的市場哲學和操作策略,以便讓你明白,他們是怎么取得成功的。我們希望你去研究他們的信念和自我知覺,這樣,你就會明白,他們是如何保持著誠實的態度了。但是,在我們研究別人之前,我們希望你先反省一下自己:你是怎么進行投資的?
應該信奉什么?
下面這些內容是對你的描述嗎?例如,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你是因為無憂理財而感覺很好。然后,網絡時代來了,在它結束時,你已經失去了相當大的一筆錢。你發現自己對分析師、專家、證券經紀商或者是你采納了其意見的投資顧問非常厭惡。你除了采納他們的建議之外,沒有做其他任何錯誤的事情。
現在你會懷疑,是否達到了你的投資目標。你相信市場會有所好轉,你還堅信抄底是個好辦法。你會保留你的投資,但是拿著養老的錢,你決定去做什么就變得很重要了。你現在應該開始認為,在市場中,取得真正的勝利,就好像閉著眼睛碰運氣。
或者,你會想像你的金融世界是這樣的:你在熊市中失去了許多錢,但是,不管是贏利還是虧損,你在承擔投資風險的過程中,享受了股票能創造利潤的快感,投資對你來說就是一種樂趣。另外,你會為了得到別人的羨慕而自夸。你知道自己會由于虧損而感到壓抑和氣憤。
但是,你也知道自己會由于成功而激動不已。那種感覺令人非常興奮。既然你投資的主要目的是取得快速收益,你就會一直做下去,不管是熊市還是牛市。畢竟,多年以前你也曾因為一些消息(hot tip)賺到錢了。
實際上,在考慮投資時,有一個更好的方法。應該信奉什么?在這個問題上你是怎么想的?你的想法應該是客觀而理性的。
在投資時,你應該有足夠的自信心,你應該自己做決策,不去聽從別人的推薦。你應該有耐心,等待有利時機的到來。股價大漲時你不介意追高,因為你知道買入的機會通常是當市場價格創新高的時候。
相反地,當你意識到你做出了錯誤的決策時,你會立即離場。你應該把虧損作為學習的機會,這樣才能進步。過去,你做過的哪些決定一直困擾著你?你應當把做交易當作一項事業,把買入和賣出的交易都記錄下來,在遇到同樣的情況時,你就能學會平衡你的賬目。你應該學會自己做決策。
這是鮮明的對比:前者是潛在的虧損者,后者是潛在的成功者。在你找到這么做的原因時,不要輕易做決定。
投資還是交易?
你認為自己是投資者還是交易者?大多數人把自己看作是投資者。可是,假如你知道市場里的大贏家們都把自己叫做交易者的時候,你不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嗎?道理很簡單,他們不投資,他們只是做交易。
投資者把他們的金錢或資產投入到各種市場里,比如股票和房地產,他們假定投入的價值能夠隨著時間升值。一旦升值,那就是所謂的“投資”。典型的投資者說明,他們沒有一個關于自己的投資項目貶值時的應對計劃。每當貶值的時候,他們繼續抱著投資,希望價值能夠升回去。典型情況下,投資者們在牛市里是成功的,但在熊市里卻是虧損的。
投資者們往往對空頭市場有一種恐懼心理,當他們虧損的時候,他們往往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他們選擇“套牢”,但是,這樣做使他們的虧損繼續擴大。他們也認識到了諸如“賣空”這樣的復雜交易策略能夠減少虧損,但是他們對此知之甚少,并且也不太愿意花時間弄懂。如果主流思想認為投資是“好的”或者“安全的”,認為交易是“壞的”或者“冒險的”,人們將不太愿意把自己和交易者并列,或者很不情愿地去理解交易究竟是什么。
交易者有一個既定的計劃或者是策略,為了一個單純的目的,把資金投入到市場里,這個目的就是獲取利潤。交易者不在乎買什么,也不在乎賣什么,他們在乎的是交易結果如何。他們不做任何投資,他們只做交易。這是非常重要的區別。
長期進行趨勢跟蹤的人就是交易者,不管他是否真的是在做交易——這是湯姆?巴索經常說的一句話。有些人會以為那些天天都出入市場的人才算交易者。其實,成為交易者,不僅僅是因為單純做交易,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生活態度如何。例如,趨勢跟蹤交易者的態度就包括耐心。就像非洲獅那樣,整天等待著有利時機襲擊不期而遇的獵物。趨勢跟蹤交易者會等待幾周或幾個月,迎接趨勢的到來。
(本文摘編自作者所著的《趨勢跟蹤》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