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1年初,28歲的王姬與男友高峰在洛杉磯結婚。同年10月,女兒高曉天出生了。
1993年王姬在電視連續劇《北京人在紐約》中扮演女主角阿春。因戲份重,王姬每天至少要工作18個小時,連續三四天不能睡覺是常有的事。兩個月后,王姬發現自己再次懷孕了。王姬打電話把喜訊告訴丈夫和母親后,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去。
1993年10月21日上午,王姬順利生下兒子高曉飛。兒子的出生給王姬帶來了好運,《北京人在紐約》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后,創下了收視率最高的記錄,王姬也榮獲大眾電視金鷹獎的“最佳女主角”獎。
1994年11月的一天夜里,剛滿一周歲的高曉飛熟睡后突然大叫一聲,從床上滾到地板上,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兩眼朝上翻,臉色變得青紫。王姬嚇壞了,趕緊與丈夫一起抱著孩子去附近的醫院。進醫院后,高曉飛抽搐等癥狀卻突然消失了。醫生給他做了CT、腦電圖等檢查,沒發現什么異常情況。但此后,高曉飛隔三差五就會抽搐一次。
王姬在朋友的幫助下,與紐約市的一位老中醫取得聯系。老中醫診斷孩子得的是癲癇病。隨著老中醫的解釋,王姬這才知道,自己帶孕拍戲時,因身體極度疲憊,營養匱乏,給兒子的健康帶來了先天的傷害。
王姬后悔莫及,回到家里,她終日黯然神傷、以淚洗面。她對丈夫說:“戲可以拍很多部,但兒子只有一個。作為演員,我贏了;作為母親,我輸了。”
王姬此后拒絕了所有的戲約,抱著兒子到處尋醫問藥,從洛杉磯到紐約,從紐約到北京。1996年春節后,高曉飛不再抽搐了,可他與同齡的孩子相比,在語言、動作及反應上都慢幾拍。醫生診斷高曉飛是腦神經受損,引發智力障礙,最好的治療是以藥物修復腦神經,輔之以康復功能訓練。
王姬了解到,1~6歲是智障兒童康復的黃金時期。為此,她想方設法給兒子增智。而到了1998年,高曉飛仍不能連貫地喊“爸爸”“媽媽”,連吃飯、穿衣、上廁所都要有人照顧。王姬一遍遍地教兒子喊“爸爸”“媽媽”,喊得自己口干舌燥,說不出話來。
2000年底,王姬聽朋友說,深圳海洋世界在嘗試對智障兒童進行海豚康復治療,效果不錯。海洋館的負責人告訴她:聰明的海豚能發出2萬赫至10萬赫的高頻超聲波,能對智障兒的腦神經產生良性的強烈刺激,能激活處于休眠狀態的神經細胞。這讓王姬看到了希望。
一個月后,王姬帶著兒子從洛杉磯飛抵深圳。初到海洋館,高曉飛害怕身軀龐大的海豚,嚇得直往后退。王姬再三鼓勵他靠近海豚,說:“曉飛,不用怕,靠近些,再靠近些……”漸漸地,海豚激起了高曉飛的好奇心。王姬伸手做示范,讓兒子學著伸出雙手,試著觸摸海豚的身體。王姬又讓兒子把腦袋貼近海豚,聽海豚的叫聲。經過短短幾天的海豚治療法,高曉飛有了可喜的變化。
此后,王姬回國拍戲就多了—項任務,那就是帶兒子去深圳看海豚醫生。曉飛進步很快,他能完整地說一句話了,他能自己上下樓梯了,他會與陌生人溝通了,他學會游泳了……
2006年9月,王姬在湖南衛視推出的《變形記》節目中擔當前兩期的主持人。面對觀眾,王姬第一次將智障兒的隱私公布于眾。她最大的感悟是:名利和地位只不過是過眼云煙,親情、快樂和健康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田龍華摘自《老來樂》2013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