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早餐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卻也是一件幸福的小事。營養學家一再告誡我們,早餐是非常重要的一餐,因為只有早餐攝取了足夠的能量人才能在一整天保持一個好的狀態。不吃早餐,或者早餐的質和量不夠,容易引起能量和營養素的不足。不吃早餐導致的能量和營養素攝入的不足,又很難從午餐和晚餐中得到充分補充,所以,我們每天都應該好好吃早餐。聽到越來越多類似的觀點,重視早餐就等于珍視健康,好好吃早餐也成為了好好愛自己的體現。
“早餐吃得像皇帝,午餐吃得像平民,晚飯吃得像乞丐。”如此的飲食規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好在便利的城市生活,為我們提供了早餐的豐富選擇。連鎖快餐廳除了提供實惠的早餐搭配,還附送濃郁的咖啡,可以瞬間振奮我們晨起的些許慵懶;街邊早餐鋪子里,小米粥、豆漿、小籠包、油條……盡管環境嘈雜甚至擁擠,但清晨吃頓順口兒的,被喚醒的也不僅僅是我們餓了一個晚上的胃;還有公交站旁的早餐車和煎餅攤,寫字樓下的咖啡店、西點屋……吃早餐是件如此簡單的小事兒,然而,當口腹之欲被輕松滿足以后,我們卻又發現自己需要的似乎不僅僅是一頓熱氣騰騰的豐盛早餐。
身陷水泥森林,我們周而復始經歷著忙碌的工作和生活,每天能有多少屬于自己的時間,又能分出片刻給家人?于是,把鬧鐘調早20分鐘,起床準備早餐。冰箱里的半成品食物,廚房里的一陣忙碌,隨后是家人的morning kiss和好胃口。犧牲賴在床上的短暫慵懶,卻可以和家人共享一段溫情的晨食時光,雖然短短一瞬,卻足以溫暖一整天。每天和家人一起,用10分鐘吃一頓早餐,然后分頭出門上班,一想到立刻要去面對的那個“復雜世界”,似乎所有嘈雜繁復都已經變簡單。
日復一日的面包、牛奶、雞蛋,我們的早餐總是在毫無新意地重復著……然而內容豐富的早餐卻會令一天開始得完全不同,讓我們變得充滿活力,精神奕奕。每天換個主題早餐,換個心情,然后精力充沛地開始全新的一天。
我們可以選擇雜糧吐司,加一杯放了一大勺麥麩的豆漿、煮蛋生菜沙拉配核桃仁,足夠的粗纖維和足夠的熱量,給工作日一個元氣滿滿的早晨;吐司爐烤出的笑臉面包搭配一杯熱檸蜜,雖然簡單到極致,卻因為有了窗外曬進來的暖暖陽光,讓周身的一切都洋溢著活力;烤脆的吐司,薄切香蕉片,顆粒花生醬,最樸素的食材卻可以混搭出驚艷的味道。自己身為一名北方人,對各種口味來者不拒,雖然不拒絕咸豆漿,但始終接受不了甜豆花。黃花、木耳、雞蛋做鹵的豆腐腦,撒上香菜,淋上辣椒油才是正解。配餐必須得是酥脆掉渣的熱燒餅。內酯豆腐讓在家做豆腐腦也十分便捷。還有紅豆血糯米粥、大米蜂糕、白煮蛋、橙汁……聽起來也許有點小復雜,但實際上稍稍用心即可輕松實現。我們只要隨意在超市里轉上一圈,就會看到原來有那么多可以豐富我們早餐桌的選擇,而我們需要的只是那么一點點用心而已。比如,早餐的水果如果是最平淡無奇的蘋果,那么在洗凈削皮之后,橫著切成薄片,你會看到蘋果里居然飛出一顆顆五角星。雖然每天都是平淡生活,但實際上處處都可能遭遇驚喜。
陪我們吃午飯最多的人,十有八九都是同事;和我們一起吃晚飯最多的人則更多是業務伙伴和朋友;而和我們一起吃早飯最多的人是家人,是我們最愛的人。世上最珍貴的不過“不可得”和“已失去”,因為無可奈何,無能為力。時時提醒自己狠狠愛、愛生活、愛家人、愛自己,而所有的愛其實可以從一頓早餐開始。明天早晨,讓我們陪家人一起吃早餐。
(作者系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