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輕小說”有個并非權威卻約定俗成,說著說著也就真像那么回事兒的提法:傳統小說是以情節為中心,輕小說是以人物為中心。所以人物性格倒未必要多有特色,但一定要有萌度,是萌角色的萌反應推動情節而不是相反——不然就容易因在三章內抓不住讀者而撲街。
男主貧弱又軟糯、男二輕浮又可靠、大小姐勇于倒貼……這些都是流水線上的萌點標配,只看你怎么組合。米澤穗信用以上元素+校園微推理,揉巴揉巴變成了《冰果》系列,也是幾乎公認最成功的“推理輕小說”。而另一位“日常推理帝”東川篤哉的路子略有不同,他在以上配料表里又投入了風土旅行筆記和奇妙曲折的交通路線圖,裝配出了這一部《再也不綁架了》。
下關市的沒落黑社會“花園組”二小姐繪里香因為某個煽情的理由急需籌錢,于是伙同打工大學生翔太郎來了一出“斯詐綁架”向家里要錢兩千萬。大小姐皋月救妹心切,卻要同時應付突發假幣案和組里的微妙人際關系……
東川篤哉最得我心的一點就是:他追求的喜劇效果也許夸張荒誕,但他從沒有被“要細細賣個萌”束縛住手腳,看他的小說有一種聽相聲《報菜名》似的快感——情節鐺鐺鐺鐺往前飛馳,雖然速度摧枯拉朽但推理核心扎實穩健……咦,這么一說他根本不“輕小說”?可是嬉皮笑臉的劇情又讓人怎么嚴肅地說出口:“不,不要誤會了!人家可是正經的本格喲!”
好吧,其實《再也不綁架了》里運用了兩個核心詭計,而兩個橋的展開都離不開地理依托——位于福岡與山口交界處,風景獨特的“下關市”簡直也是主角之一。同時擁有喧囂市區和遼闊大海,海面上大橋縱橫、船只交錯,實為交接贖金、殺人拋尸、玩弄“時間差詭計”的天然良港……說到“時間差詭計”就有種脫力感,日本人對這種制造不在場證明的方法真是愛得感天動地走火入魔啊!可是管你把鐘表調快調慢呢,去查一下街道探頭監控錄像不就行了嘛!我可是從美國罪案劇里滾過來的,還是《疑犯追蹤》的粉呢,這點小伎倆怎可能瞞得過我呼呼呼……
可是,這樣較起真的話,“日系本格”那自成世界觀的儀式感不就沒法存在了嗎?比如第二個核心詭計涉及道具機關,又類似一個在“關彥橋”上演出的大型實景魔術,真的是超本格,超日系,包括那根在各式劇情中歷久彌新百用不厭,制造殺人密室和上吊專用的透明漁線……
劇情在三分之二處有個突然轉折,從沒頭腦和不高興的假綁架變成了殺人藏尸與栽贓。可是秀逗的人物和早期周星星電影般的荒唐喜感讓人沒啥緊張感。大小姐那一番神靈附體般的精彩推理居然是“我只是覺得差不多是這樣,虛張聲勢說出來罷了”。而讓反派伏法的船頭無仁義之戰,居然功勞全靠特攝片式的“裙帶菜男”——話雖如此,翔太郎身披海帶的英姿,在夕陽中依然動人~而他也完美地化作了下關都市傳說的一部分,為這出不驚險不冷酷的風土犯罪喜劇最后再添一個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