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主題基金成為市場熱點,除新興產業主題基金凈值走勢高漲外,消費主題基金的較高回報也受到了眾多關注。本報數據統計顯示,已成立的冠以“消費”二字的30只基金,剔除今年以來成立的5只,其余25只今年以來全部取得了正收益,平均收益率達15.22%。
對于消費板塊以及今年以來一直漲勢強勁的中小盤股票、創業板近期的方向,基金經理們怎樣看?本周,走進《投資者報》“基金經理面對面”專欄的嘉賓分別是新華優選消費基金經理崔建波、景順長城中小盤基金經理楊鵬、富國指數投資首席分析師章椹元、工銀瑞信貨幣市場基金經理杜海濤、上投摩根歲歲盈定期開放債基經理趙峰。
消費板塊緊貼投資趨勢
《投資者報》:從消費類基金中收益排名靠前的新華優選消費的中報看,減持了房地產業、建筑業,增加了金融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從重倉個股來看,新增了常山藥業、數碼視訊、眾生藥業、江南化工、中國西電等一批優質消費個股。這種調整預示著怎樣的判斷?
崔建波:我們繼續看好消費領域的投資潛力,行業上,短期相對看好醫藥、白酒外的食品飲料、汽車、家電中的白馬股。長期看,更強調自下而上的選股策略,希望能選出能穿越經濟波動、長期保持快速增長的細分行業個股龍頭,以帶來超額收益。在基金投資上,我們仍將堅持價值與成長的思路,在成長股方面精選個股,同時兼顧行業優選配置策略。
《投資者報》:上半年中小盤基金整體收益也表現較好。景順長城中小盤今年以來凈值增長率高達36.41%,從二季報看,對傳媒、醫藥、環保等行業的優質成長性股票配置較多。
楊鵬:對于中小盤未來的投資機會,我們堅信中國經濟的轉型終將成功,產業結構升級和消費升級的趨勢不可逆轉,成長型中小市值公司將成為改革紅利釋放的最大受益者,民營經濟的活力必將得到釋放,會有一大批中小市值公司成長起來。因此,在操作方面,我們重視自下而上地精選個股,估值與成長性并重,重點關注新興產業和消費行業。
結構調整中創業板先受益
《投資者報》:當經濟進入“結構性減速”,創業板市場是否仍有機可尋?
章椹元:在傳統周期行業增長受阻、外需下滑等綜合因素下,創業板市場作為戰略新興產業的集散地,長期成長空間和投資機會被越來越多的機構所看好。
短期來看,創業板指數今年漲幅已經達到62%,領先上證指數約70個百分點,基本回到2010年時的高點水平,但估值僅為前期的約2/3。創業板的成長性,顯著拉低了指數的估值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創業板上市企業存在較為明顯的“耐克曲線效應”,即上市后一兩年增長滯緩,3~5年階段恢復高速增長。目前創業板的不少企業已經進入業績釋放期。
當然,創業板的波動性不容忽視。不過,正是由于這種波動性,使得杠桿投資更具魅力。
《投資者報》:你提到杠桿投資,我們注意到,隨著創業板指數分級基金的發行,創業板市場杠桿投資的空白被替補。能否介紹一下,創業板的杠桿投資有何特點?
章椹元:與多數分級基金一樣,富國創業板指數分級基金成立以后也將有三類份額:富國創業板份額、富國創業板A、富國創業板B。三類份額各有優勢,可供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選擇。創業板A類似于一個浮息債,每年的約定收益為一年期定存利率+3.5%,相對較高,且沒有違約風險,其償付主要依靠交易機制產生。而富國創業板B初始杠桿為2倍,將是創業板市場最便宜、最便捷的杠桿投資品種。
提到創業板B份額,我喜歡用比較法來說明。首先它是便宜的杠桿投資工具。相對融資融券,杠桿成本較低;相對股指期貨,沒有固定到期日,不用結算,不需要擔心保證金不夠的風險。無論用做波段投資或是長線投資,都是理想的杠桿品種。
貨基流動性是制勝關鍵
《投資者報》:6月份的“錢荒”引發了貨基大規模贖回潮,對于投資者而言,在流動性吃緊的背景下該如何挑選貨幣市場基金?
杜海濤:此次“錢荒”將貨幣基金的流動性風險推向風口浪尖,投資者應當盡量選擇大型基金公司以及運作歷史較長、規模較大的貨幣市場基金。具體而言,大型基金公司擁有相對更加完善的內部控制以及風險管理機制,且基金規模較大、運作歷史較長的貨幣基金具有更強議價能力和抵御流動性沖擊的能力,因此其收益穩定性也更好。
《投資者報》:隨著大眾理財神器“活期寶”、“收益寶”等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橫空出世,理財投資市場創新正在逐漸深化,趙峰能否介紹一下,集流動性與收益性于一體的定期開放債基具體是怎么回事?
趙峰:定期開放債基與傳統開放式債基的不同在于,其擁有一個相對封閉的運作周期,封閉時間以一年、二年、三年不等,期間一般不接受投資者的申贖操作。通過封閉運作,該類基金可有效提升投資組合的杠桿和久期,并通過投資中低評級收益率相對更高的信用品種,獲得較開放式債基更高的收益,可謂是債券基金之中的“高富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