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歷了6月A股市場瀑布式的下跌以及7月份的小幅度反彈后,一向表現出不錯抗跌性的券商集合理財產品,交出了怎樣一份成績單?
《投資者報》數據研究部統計顯示,目前偏股型券商集合理財產品共計261只,截至8月2日,實現正收益的產品有185只;虧損幅度大于10%的僅有3只,包括方正金泉友靈活配置、銀河金星1號、中航金航2號。
引人關注的是,方正證券旗下的方正金泉友靈活配置不僅進入虧損10%的陣營中,該公司旗下納入統計的共計3只理財產品,亦全部為負回報。它們分別是方正金泉友2號、方正金泉友3號、方正金泉友靈活配置,今年以來這3只產品的收益率虧損幅度分別為1.24%、6.20%、10.07%,在261只產品中均排到了200名以后。
判斷失誤導致雪上加霜
據同花順iFinD顯示,方正金泉友靈活配置在一季度末持倉的5只個股分別為天士力、云南白藥、同策醫療、康美藥業、麗珠集團,占凈值比分別為6.33%、4.14%、3.64%、2.31%、0.66%,倉位控制在17%左右。
令人奇怪的是,這5只個股中只有麗珠集團從4月初至8月2日股價下跌,其余4只股票雖然在6月也隨市場下滑,但整體呈現出較大幅度的升勢。而麗珠集團占其倉位比僅有0.66%,為何方正金泉友靈活配置仍然出現較大的凈值損失?
對此,記者以投資者的身份聯系到該產品信息披露負責人楊曉斌。他解釋稱,報告中所顯示的持倉情況只是披露期末的情況,中間的操作過程并未呈現,這款產品的凈值損失主要還是因為6月的市場大跌造成的。
對于中間的操作過程,楊曉斌坦言,在市場變化的判斷上他們確實存有多次失誤,比如,在下跌過程中拋出了股票,而在底部時卻沒有買入,沒能抓住反彈機會;另外,也存在錯誤地認為反彈即將出現而買入股票后又繼續下跌的情況。楊曉斌透露,目前他們認為市場窄幅震蕩的可能性很大,且整體較為低迷,所以目前倉位已控制在10%左右。
依托北大體系仍虧損嚴重
3只偏股型產品都處于虧損狀態,其方正金泉友靈活配置更是處在墊底位置,跌幅超過10%,遠輸同類產品的成績——如此業績,方正證券的資產管理部門恐怕沒什么好心情。
記者注意到,方正證券金泉友系列理財產品中都著重提到,公司作為北京大學體系內唯一一家綜合型證券經營機構,其宏觀經濟研究會得到研究所的直接支持。
在產品介紹中,方正證券對研究所的描述為“國際頂級投行背景研究所——首席行業研究總監擔綱投資主辦,李儉儉博士擔任首任研究總監、機械行業首席分析師,具有系統全面的宏觀經濟研究根底以及敏銳的市場感覺,擅長把握個股中長期的投資機會”。
且這僅僅是一小部分描述,在產品介紹中,“首席”、“頂級”、“國際先進”等字眼頻頻出現。
在產品亮點介紹中,最“上檔次”的就是方正金泉友靈活配置。
該產品成立于2012年2月10日,主要投向“十二五”規劃中國家重點扶持的戰略新興產業。為了存托自身的“北大”背景,產品介紹中還專門強調,在關系國計民生的“十二五”規劃重大課題研究中,北京大學的專家學者貢獻卓越。
顯然,華麗的產品介紹與強大的團隊構架從目前看,都顯得“太虛”,只有產品凈值上去了才是真正的好產品。
記者注意到,方正金泉友靈活配置在成立以后,凈值就一直處在1元以下,從未有過明顯高于1元的時期,投資人沒有任何的機會實現收益,唯有不斷處于虧損狀態。今年以來,這款產品下滑幅度為10.07%,總回報率為虧損24.64%,凈值下滑到0.7536元。
如果說方正金泉友靈活配置成立時間過短——僅一年半,還難以充分反映方正證券資管業務水平,那么,成立近3年的方正金泉友2號情況又如何?
記者發現,自2010年底成立,方正金泉友2號凈值持續走低,幾乎沒能給投資者任何正收益的機會。截至8月2日,這款券商理財產品累計下跌幅度達到20.4%,凈值為0.796元。
業績不佳導致換帥
目前,方正金泉友靈活配置的產品主辦人李儉儉已自2013年7月15日起不再擔任投資主辦人一職,而改由方正金泉友2號產品主辦人歐書昆擔任此職位。
但管理方正金泉友2號同樣虧損達20%的歐書昆,能否給方正“金泉友”系列產品帶來轉機?
歐書昆在二季報中表示,由于及時預見了經濟下行風險和大盤系統風險,該集合單位凈值在二季度跌幅僅為1.25%,大幅低于市場同期跌幅,較好地維護了廣大投資人的權益。
“相對其他185只正收益的產品來說,這個成績肯定不會令投資人滿意。而且,這種解釋也顯得極不誠懇。”一位投資了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向《投資者報》記者坦言,從產品成立至今,在一個中長期的時間段里,他們并沒有看到“擅長中長期個股投資”的管理人給相關產品帶來好的收益,只看到產品凈值的持續下滑,十分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