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美聯儲向市場透露明顯的收緊流動性傾向后,美元節節攀升,基本上限制了絕大多數非美貨幣的漲勢。雖然上周美聯儲多名官員一再進行“消毒處理”,宣稱實際上市場對美聯儲緊縮預期反應過度,但歐元(歐元兌美元)的表現依舊很頹廢。市場表現來看,上周三(6月26日),歐元下挫到了1.2985的近四周以來的低位,6月19日以來的累計跌幅則超過了3%。
表面上看,強勢美元幾乎令所有非美貨幣都無從招架,特別是自伯南克拋出退出QE的言論以來,市場對強勢美元的回歸已經達成了共識,美元持續走強,而股市、債市和大宗商品市場則大幅動蕩,10年期國債收益率繼續下降重回2.5%下方,黃金價格自2010年8月以來首次跌破1200美元/盎司。
如此軒然大波是美聯儲官員沒料到的,他們隨即陸續發表講話,淡化市場對美聯儲即將結束量化寬松政策的預期。但很顯然,這種講話純屬安慰。事實上,美國經濟數據表現穩固,美元上行勢頭依然完好無損。上周五亞市早盤,美元指數報在83.00關口,距上周四高點83.17不遠,這是6月初以來的高點,并有望創下2011年11月以來最大幅度的兩周漲勢。
但如果我們把歐元的弱勢一味歸結于美元的強勢,似乎并沒有看到問題的本質。歐元區經濟的現狀以及歐洲央行官員對市場預期的影響,才是歐元弱勢的根本癥結之所在。
歐洲央行執委會委員科爾上周二指出,歐洲央行遠未退出寬松的貨幣政策,并將一直對新的措施持開放態度。他表示:“以目前這個時間節點來看,毫無疑問退出是遙遠的,我們的貨幣政策將會維持寬松。”他也指出,歐洲央行對常規或非常規貨幣政策的開放態度將基于物價穩定。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也表示,寬松的貨幣政策就歐洲央行而言仍然是適宜的,由于全球范圍的政策轉移迅速,直接貨幣交易(OMT)購債計劃將是關鍵。
至于歐洲經濟,歐債危機的夢魘依然盤旋在每一個投資者的頭頂。最近歐元區經濟復蘇之路并不平坦,核心區國家的PMI和GDP數據的萎縮程度雖有所放緩,但多數國家并沒有出現增長,而外圍國家也不消停,比如希臘近期出現黨派退出聯合政府,打擊了市場對歐債危機和歐元區經濟前景的信心。此外,歐元區創紀錄的失業率目前并沒有緩解的跡象,進一步為歐元區經濟復蘇蒙上了一層陰影。
筆者以為,美國經濟數據繼續表現亮麗,為美聯儲部署今年稍后縮減買債規模提供了充分理由,亦為美元注入進一步上升的動力。相反,在歐洲經濟弱勢的背景下,歐洲央行寬松貨幣路線則繼續執行。所以說,歐元在接下來的歷程中,注定將繼續下行之旅。
從技術面上看,歐元日線收在200日移動均線切入位1.3072下方可能引發進一步跌向并跌穿1.30,短線有機會進一步向下測試1.2950。在這樣的環境中,歐元可能進入守勢,如果有效跌破1.3020/50一線,那么匯價可能進入1.25~1.2700的下檔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