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里永遠都有一股風氣:盲目跟風。
在過去的三周時間里,各大媒體鋪天蓋地談論著H7N9禽流感。目前確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例尚不算多,重要的是,尚未發現有人際傳播的證據。然而,市場還是做出了強烈的反應,部分股票大幅下挫。
禽流感下盲目跟風
上周一,中國股市再創三個月收盤新低,這天美銀美林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的早餐會上預計,“根據前幾年經驗判斷,市場的過度反應相當大,尤其是航空股。”果不其然,中國國航A股當天下跌3.4%。
國內外很多機構及專家也認為,中國股市下跌是反應過度,H7N9禽流感阻礙中國經濟復蘇的可能性很小。
這場禽流感危機將如何發展,投資者難以預測,但投資者或許可以從十年前爆發的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癥(SARS)危機中吸取寶貴的經驗。
SARS危機在2003年5月份達到峰值,當月中國的零售額同比增速從前月的12%放緩至7%。航空客運量銳減71%。香港地區股市和樓市均出現大跌。花旗表示,SARS期間中國大陸股市的總體表現比香港股市要好一些,但保險股仍下跌18.3%,航空股和農業股分別下跌10.6%和8.9%。
不過這一年的年底,香港恒生指數就不僅收復了失地,而且較年初時還高出約三分之一。
反觀今年,大和資本在4月8日發布的報告中稱,盡管不排除H7N9病毒變異和擴散的可能性,但它不會對經濟造成太大影響。
報告認為,即使H7N9病毒的傳播影響了航空、餐飲、旅游、零售和娛樂等產業,這種影響也不會持續很長時間。“事實上,在SARS流行期間,中國的零售業增長僅下滑了三個月,而且這種突然的下滑很快并且更多地被隨后12個月的快速增長所抵消。”大和資本如是稱。
盡管暫時沒有出現人傳人的確切病例,且公眾相比十年前亦有了較強的防范意識,但是,Wind資訊的數據顯示,申銀萬國二級行業分類下的航空板塊還是由3月25日的1615點降至了4月11日的1472點,跌幅接近9%。
再現“王亞偉效應”
上周二,樂凱膠片(600135)發布了年報和一季報,股東榜上顯示王亞偉的首款私募產品“昀灃信托計劃”在2012年12月成立后就迅速買入了150萬股,并在2013年一季度繼續加倉至300萬股,持股量僅次于大股東樂凱集團。
分析認為,在華夏基金時,樂凱膠片曾長期屬于王亞偉十大重倉股。但從2010年四季度開始,隨著股價連創新高,王亞偉從中逐步撤出,此次是“重拾舊愛”。現在,公司股價較當時低了三分之一,由于樂凱集團已整體并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外界對公司戰略轉型一直抱有期待。
于是,消失多時的“王亞偉效應”再度顯現。由于樂凱膠片放棄傳統業務,轉型太陽能電池背膜等富有技術含量的領域,市場很快就炒起了有技術優勢的環保股峨眉山A、三聚環保等。
A股有時候會顯得很可笑。去年11月奧巴馬連任美國總統,居然也能令澳柯瑪(600336)直線拉升。難道是投資者真的認為,僅僅憑名字相似,一主業賣冰箱的就能在大冬天銷量暴增嗎?
A股市場上這些層出不窮的跟風讓專業投資者真的很難理解。沒有實實在在的盈利變化,輕易跟風,很可能讓投資者在高位被套或低位割肉。市場會給“跟風”打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