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四年間,股份制全國性中小銀行正向一線以外城市擴張,目前已經攻至三四線城市,讓國有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轉變經營理念、轉變服務態度,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是國有行必須要適應的事。這幾項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難,或許只有痛過才會真正轉變。”建行山西分行一位人士告訴《投資者報》記者。
股份制行猛擴張
就在幾年前,很多常年居住在三四線城市的居民對于工農中建四大行以及郵儲、當地信用社之外的銀行還聞所未聞。
但是現在,一批陌生名字的銀行“突然”闖到“家門口”。
“相較國有行來說,股份制行成立時間短、根基淺,不可能一上來就像國有行一樣網點全國各地遍地開花,在新成立后的頭一二十年先在一線城市打開局面、站穩腳跟非常必要。”一位股份制行戰略發展管理部人士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
據該人士分析,中國人有對國企的依戀情結,尤其體現在銀行上,對四大國有行非常相信,乍一見到股份制行,錢不敢往里放。
“所以早期開設分支行時,會首先考慮上海、北京、深圳、廣東這些經濟相對發達、思想觀念不那么陳舊的地區。”該人士稱。
在中國銀行業傳統盈利模式下,基本還是靠規模說話,所以中小銀行不可能不擴張,況且一線城市的競爭已經很激烈。
在前期美譽度有所積累情況下,中小銀行開始向二線城市發展,基本是直轄市、省會和經濟發達的地級市,再以這些二線城市為依托,向三線及三線以下經濟較好的城市滲透。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幾乎所有二線城市都有中小股份制行的蹤跡,有的甚至已經將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吸納完畢,比如成都。
4月18日廣發銀行成都分行正式成立,標志著所有全國性股份制銀行都已完成“入川”初步戰略,下一步可以預見,股份制行將會進一步向西部布局。
另據《投資者報》記者獲悉,浦發銀行籌建南寧高薪支行的計劃也于近日獲批。華夏銀行大同分行年內也有望成立。
國有行存款流失
當股份制行開始全國布局,過慣了舒服日子的國有行開始感受到壓力。
“今年以來,全省對公存款止不住地往下掉,控制都控制不住,分行最新內部公布的數據顯示,較年初掉了40億。”一位位于中部城市的國有行分行人士對記者說,“在我看來,表面上是錢緊的原因,根本原因還是被新來的股份制行搶走了。”據該中部地區國有分行人士介紹,2010年后有多家股份制行“殺入”,勢力逐步滲透到地級市。
據了解,股份制行每新到一個地方,首先是招兵買馬,直接從國有行挖攏人才。“他們新開的分支機構,一般不喜歡用新人,都是從我們國有行挖,而且還有條件,必須帶來多少存款客戶,資金量大的給的職位也高;另一方面國有行因為用人機制比較僵化,上面只要不做人事調整,基層的人永遠都上不了臺階,跳到股份制行也就成了升職的一種手段。所以國有行人才也流失較快。”上述建行山西分行人士表示。
除了人員流失,讓國有行最頭痛的則是業務被分食。“比如大同地區,原來就幾家國有行,基本都是客戶找上門來做業務,現在進來了中信、民生,然后還有些城商行和村鎮銀行,它們一來就和我們搶客戶,而且機制比我們靈活,很容易就把客戶分化走了,以后還會進來更多的銀行,競爭還會更加激烈。”該山西銀行人士說。
僵化機制待轉變
國有行所依賴的縣域壟斷優勢逐漸被打破后,自然需要全力應對競爭。
“地方的國有行被當地企業和政府寵慣了,對變化反應很遲鈍,沒有憂患意識和緊迫感。”上述國有行人士稱。
他舉例表示,比如對待客戶態度上,新來的股份制行會積極主動與客戶聯絡、溝通感情,主動了解客戶的難處,提出優惠解決方案,事后也會維護客戶關系。“但國有行呢?通常都是在申請多次后,支行行長可能才會帶個客戶經理去與客戶吃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主動營銷’為何物。”
“現在到了必須轉變的時候了!”他認為,首先是改變以往僵化的體制,有些沒必要層層上報的,可適當對基層授權靈活應對,內部也要引入競爭機制,讓每位員工都有競爭意識。其次要加大金融創新,突破同質化嚴重的現象,借此更加牢固地吸引和穩定客戶。最后要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